編按:二月二十二日,廣東省作家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在廣州閉幕,並選舉產生了省作協新一屆主席團成員。謝有順當選為廣東省作協第十屆主席,向欣、劉春、郭松延當選專職副主席,吳君、張況、張培忠、陳橋生、陳繼明、林俊敏、逄貝、賀仲明、葛亮、蔡東當選兼職副主席。

會議提出,全省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重任在肩,大有可為。新時代廣東文學的天地無比寬廣,廣東作家要秉承「敢為天下先」的嶺南文化精神,把文化底蘊轉化為創作優勢,多下苦功、多練真功,出精品、講格調,營造蓬勃向上的文學新生態,把廣東建設成與其經濟地位相稱、與文化強省相符的文學強省。
二月二十一日下午,省作協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向欣受省作協第九屆主席團委託,報告過去五年來的工作成績。向欣指出,五年來,省作協在強化文學使命擔當、鍛造文學精品力作、提升文學惠民服務、促進文學平台建設、加快文學互聯互通、建好文學「溫馨之家」方面重點發力,已取得顯著成績。
建成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廣東文學館,攜手港澳文學界將「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逐步打造為全國重要的文學版塊之一,一批優秀作家作品摘取國家級文學榮譽……廣東文學成為彰顯廣東現代化建設格局、氣象、高度的閃亮名片,成為涵養向上向善、剛健樸實文化的探路先鋒。
向欣介紹,接下來,省作協將部署實施新時代廣東文學高質量發展「1+2+3+N」工作體系,增強作協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抓好文學精品創作,推動文學研究、文學評獎、文學培訓、文學惠民、文學陣地建設、文學交流合作等重點工作規範有序開展。
身處海納百川、百舸爭流的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的融通前途似海。謝有順表示,要守望相助共畫培根鑄魂的「同心圓」,攜手並進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孕育催生一批文質兼美的時代佳作。用深情講述「何以中國」、「何以灣區」、「何以廣東」的豐富故事,共同創造新時代廣東文學百花競放、雲蒸霞蔚的新局面。
作為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著名作家、廣東省作協兼職副主席葛亮大多數時間在香港工作、生活。在他看來,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脈是大灣區的橋樑和紐帶,廣東作家要深入挖掘粵港澳大灣區這座文學富礦,「這是廣東文學非常重要的創作方向,我們要努力在作品中彰顯出嶺南文化海納百川的特質」。
(整理者為本版特約撰稿人。)
【萬花筒】■ 搶遊客:香港作家可怎樣給力? ●黃維樑
編按:香港如何以文化「柔實力」破局?作者主張山水、人文雙軌並進:四大名山經余光中、金耀基等巨擘賦予文學注腳,中文大學可活化為人文地標。與其競逐煙花盛事,不如以文學經緯牽引「高山流水」雅客,開創旅遊新維度。
香港近年為了振興經濟,想盡辦法,甚至使出「搶」的招數。二○二二年十月政府的施政宣講會上,就用了「搶人才,搶企業」的大字標語。二○二三年三月香港旅遊發展局提出「四招」吸引旅客,包括辦盛事、放煙花等等,宣傳時連個心都掏出來了,飛起來了。
香港有購物天堂、美食天堂等美譽,又有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等「吸客」勝地。當前美食天堂之譽似已蒙塵——深圳就「搶」了很多香港人北上吃喝消費。香港如何吸引更多遊客,可能真要用「搶」字訣了:和「搶人才」一樣地「搶遊客」。
「搶」是個生動誇張的說法,吸引遊客的手段還是要溫柔的。許多香港文學人都寫遊記,或研究旅遊文學,都可以為「搶遊客」賣點「柔」力氣——香港還有很多旅遊資源等待開發。
香港有四大名山
香港處處有海景,其中維港白天壯麗、夜晚璀璨,其美世界無敵。遊客來港必會觀夜景、看煙花,不用旅發局費心提醒。香港的群山之美,對很多住六星級酒店,志在勞力士手表和愛馬仕手袋的豪客來說,則可能相當陌生。看官!一九九六年九月,香港郵政局發行「群山系列」郵票,一山一票,四枚郵票分別是馬鞍、鳳凰、獅子、八仙,是為「香港四大名山」。
用的應是一種文雅的「柔實力」。我們可呼籲當局發展山水旅遊和人文觀光兩方面的業務,以吸引旅客。來港的遊客,其吃喝玩樂的「樂」,可包括遊山觀海之樂,以及人文訪勝之樂。我們應溫柔地「搶遊客」,讓他們來觀賞名山之美。沒有入選的飛鵝嶺也是名山,余光中就曾情文並茂地記述此山之攀登與感懷。我當年曾發表文章記述此事,文中對香港的一些山水散文曾加以點評;該文題為〈這商埠也有山水人文之美〉,後來收入拙著《突然,一朵蓮花》(香港:山邊出版社有限公司,二○○二)。
四大名山常常在一些香港作家的筆下出現。金耀基的金筆一揮,「馬鞍山之雄奇,八仙嶺之峻秀,吐露港之清麗」,形容恰到好處,地名閃閃生光;梁錫華則多年繾綣面對的八仙嶺,而有〈八仙之戀〉的美文;余光中繪寫香港的群山,用的是大斧劈皴的筆法:「香港的地形千折百皺,不可收洽。蟠蟠而來的山勢,高者如拔,重者如壓,瘦者欲削,陡者欲倒,那種目無天地的意氣,令人吃驚。」這裏的文字陽剛得令人吃驚。旅發局製作宣傳的小冊子、單張、網頁,在圖片之外,加上雄奇、峻秀、如拔、如壓、欲削、欲倒的警雋文字形容,應該能夠溫柔地「搶」到一些志在「高山流水」的雅客,讓他們來觀賞名山,同時讚歎文采。
地靈配上人傑
地靈如果配上人傑,那就在「搶遊客」時如虎添翼了(如「富」添「益」,再為旅遊業進賬)。余光中、梁錫華、金耀基都曾經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金氏更曾任中大校長)。科學的人傑有鼎鼎大名的高錕和楊振寧,人文的傑士也有多位。來中大參觀遊覽的,如果到過中央圖書館裏面的校史館,當會為一幅名為「大師身影」的圖像而停足注目。圖像中的錢穆、饒宗頤、余光中等先生,都為兩岸四地和海外的人文愛好者和研究者所知曉、所敬佩。中大校方可曾想過為圖像中的全部或部分大師建個展覽館呢?
文、史、哲三學中,文學最為普及。「大師身影」的八人圖像裏,余光中居「C」位,這樣安排或有寓意:這位大師成就卓越,他的詩文名篇傳誦遐邇,景仰者眾。我甚至認為校方應該單獨為余光中建設一個文學館(或特藏室),讓慕名者來參觀,讓學者來做研究。
中大的地靈人傑,遊客在中大校園,金秋時節到金耀基校長稱說的「香港第二景」天人合一亭徜徉,仲春佳日腳踏大學道遍地的相思樹黃金花蕊,又看看這館那館展覽的大師人文,這該是多麼有山水有文化的高雅之旅!中大校園之外,名山如大帽山、飛鵝嶺,名水如淺水灣、清水灣,人文勝地如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饒宗頤文化館等,不勝枚舉。

發揮「柔實力」吸引「雅客」
宣揚山水美景,增闢人文勝地,應能「搶」到一些遊客。在山水佳勝的景點,以石刻或銅鑄香港作家詠寫山水的雋語名句,就如石刻文字之於泰山一樣,則山水與人文結合,更是一記高招。此外,精編精印《香港的山水與人文:香港作家詩文集》一類的書,如《岳陽樓新景區散文詩詞集》,或山水人文導遊書,如《牛津版英國文學圖文導遊》(The Oxford Illustrated Literary Guide to Great Britain & Ireland),相信高雅的遊客會購買閱讀。
香港作家能為「搶遊客」給力?當然!一是用彩筆描繪讚歎香港山水人文之美,發表之,以廣傳揚;二是編印上面所說的山水人文詩文集;三是呼籲並支持多些人文展館的建設。這些是香港作家和學者都可以有的秀才式貢獻。山水之勝和人文之美,不可能「搶」得大量遊客和大筆旅遊業收益,但是肯定可以增加香港旅遊的豐富性,更可以提升香港旅遊的文化品位。
用「搶旅客」一詞,只是為了讓文章的題目顯得「搶眼」。我們憑着「柔實力」吸引來港旅遊的高山流水「雅客」;一擲萬金的「豪客」如果也有雅興遊觀,我們自然喜出望外。
(作者為香港著名學者、作家。)


【創作園地】■ 夢囈集 ●周蜜蜜
一
我的心坎,如一片寬闊無垠的大草坪,當夜幕低垂的時候,心扉一下子敞開了。敞開了,夢幻振動着五彩的羽翼,翱翩飛舞而來。
來吧來吧,可愛的夢幻之仙!你給我以啟示;給我以嘗試;給我以悲愁;給我以歡娛;給我以回憶;給我以先知;給我以溫馨;給我以興奮;給我以熱力,我將毫無保留地歡迎你,並且願意一一錄下你閃光的軌跡。
二
夢與真是一對孿生的兄弟,他們在同一條生命線上起跑。真老老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着他應該完成的歷程。夢卻愛開玩笑,活潑好動,時而落在真的背後,時而搶在真的前頭,更有甚者,同真搶道,作弄人也。
三
此生此世,夢與我結下了不解之緣。
白天的時候,你看不見麼?他就在我的瞳仁中躲藏。夜晚的時候,你聽不見麼?他就在我的腦際中回旋。
請相信吧,夢與我是長相廝守的伴侶。
四
時間是無情的,他會把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朝夕相處的親友一掠帶走。
夢卻恰恰相反,他能時時有意地把這一切留住,並統統帶回我們的心裏。
五
「處世若大夢」,這是古人曉以我們的人生真諦。
因而,可以想見,對於愚人來說,生活是遊戲。對於智者來說,生活是夢境。
六
美夢和噩夢,常常會輪番向我們探訪。
成功與失敗,亦不斷地交替來到我們身上,既然如此,又有何足惜,又有何足懼呢?即使是多來千次、萬次也無妨!
七
我對真的尊重就如對夢一樣,不分彼此。
我將永不對真說:「但願這是夢。」
同樣,也永不對夢說:「最好這是真的。」
八
我在花叢間,夢如變幻多彩的魔蝶,飛撲而來。
啊!不知道,到底是它着意追尋我,還是我有心等待它?
九
只要我的生命不息,思絲不斷,夢幻之錦就編織不完——織進我的笑,織進我的淚,有朝一日,將會鋪蓋於我的靈魂之上。
十
我有過這樣一個夢:
造一隻天大的籃子,把世上所有人的夢都採摘進去,創出另一個字宙,那將全是夢的天地,再奉獻給世人們。
(作者為香港作家、兒童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