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四個著名大湖,不包括我上次所說的白沙湖。四湖各有美態。其中三個在北疆,第四個也幾乎在北疆了——但其實一般算入南疆的行程。新疆四湖各有特色,看一眼就分得開來。綠油油的博斯騰湖是內地最大淡水吞吐湖,一望無際,長滿了幾個人高的蘆葦。北地南風,是博斯騰(綠洲)湖給人的感覺。夏天到了,更是一身熱帶味道。但有人比較喜歡的是喀納斯,因為她拐彎抹角,委婉徐行,如泣如訴,水色如玉卻不如綠玉之俗艷,樹影如簾卻不如簾幔之無光,滿滿的北地風情。杉林盡是喀納斯的忠誠近身侍衛。賽里木湖的名字最有意思——平安。走到湖邊,或爬到山頂看,賽里木湖都平滑如絲,深遠可靠,這正是暗灰明藍所傳遞的正直晶瑩。像一個隱士在陽光下冥想,無風無浪,處變不驚。
天山天池卻是善變的,一時深沉湧冒,一時碧壓晴空,一時白嶺投水,一時驕陽凌岸,一時澄淨如鏡,一時怒氣衝天。天山天池,無論怎樣,都是新疆第一池。我九年前去過,當日冷得很,風大雲低,浪頭起伏。我們坐船出去,繞了個彎回來。怎會有這麼像一個峽灣的天空之池呢?遊客都冷壞了,衝出去甲板拍個照,馬上回來,船艙裏面面相覷多於看水。
今天雖然只有攝氏幾度,但風和日麗,視野清晰,雪山又剛在早一天給夜雪任性點綴過,煞是好看。山頂尖尖的反射着白光,雪下冒出絲絲山翠,甚是壯觀,也非常精緻,像把永恆的關係扛在峰頂上了。
這天山上的天池讓我想起新西蘭的峽灣,龐大的藍色家族分出成千上萬的層次,有深沉的,有輕佻的,有躲藏的,有高調的。天色池水像一對雙打選手,互相補充,彼此馳援,使人心神嚮往。
山上的原生高樹大概是杉,成行成市,迎風而立,正直不阿,互相雕刻,立體而整齊,好像一支大軍,密鋪着山坡的平面。新栽的垂枝樺,白幹黑枝,樹身斑駁,十分中國,也非常水墨。
天空、天山、天池,是造物以還就挨在一起的三兄妹。大哥發脾氣時,小妹就哭。惟獨二哥站在中間,沉默不語。吵架過後,天空清新如洗,天池安靜無語,還原了天山的氣度。
(作者為香港作家。)

技術在突破 靈魂怎能空閒 ●伍 嶺
今年春節期間,除了DeepSeek掀起了一輪AI熱潮外,還有一件和科技相關的事兒刷屏網絡—大年初二,山東泰山,一名遊客身著「機械裝甲」,健步如飛地向上攀登,引得網友們驚呼,「爬山也可以像散步一樣悠閒」、「輕輕鬆鬆『拿捏』泰山」,研發這款「機械裝甲」的企業來自深圳的肯綮科技,而我想說的是,技術的突破正進一步重塑科技與人文的關係。
科技與人文結合的典型領域,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在醫學中。比如研發新藥物所帶來的福利,更早的時候屠呦呦團隊發現的青蒿素,就為治療瘧疾作出巨大貢獻。科技的進步不能不說對人類有更深切的關懷。
埃隆.馬斯克說過,如果人類不付出巨大努力,科技完全可能倒退,甚至可能崩潰,即使是現代社會,這種情況也常常出現。這句話點出了,人類在不同認知階段下,技術發展無不與我們的生存密切相關。
你是否知曉那個大名鼎鼎的安提基特拉機械?一九○一年,它被人們發現於希臘安提基特拉島附近的海底沉船中,這是一台極為精密的青銅機器,後來利用X光影像技術發現其遺骸擁有三十多個齒輪,而完整機器可能有七十二個齒輪,輸入一個日期,它可以算出該日期日月行星在天空上的位置,所以有人猜測這可能是歷史上第一台模擬計算機,用以描繪天空中行星的運行軌跡。要知道這台機器製作於公元前一百五十至前一百年之間。遙想歷史,人類的需求和科技的發展令人歎為觀止。
「所以科技無一例外指向人類歷史中能夠真正推動科技進步的內在動力—需求。」(張笑宇《技術與文明》)
說到前文中提到的「機械裝甲」,它其實是「外骨骼機器人」的一種,之後會有怎樣的突破,非常值得我們想像與期待。再說說這家公司的名字「肯綮」,出自《莊子》,意思是筋骨相連的地方,他們創業的初衷就是想要增強人類的體能。人類首先是一種動物,這種動物有他生理層面的局限性,而技術就是其超越自身局限性的工具。
但超越自我的本質是以人的需求為最大的價值,在《技術與文明》這本書裏也提到,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人類這一物種的生物屬性,但反過來人類也可以賦予技術以靈魂。這種特定關鍵點上的技術突破,對於有着足夠信念、勇氣和技術洞見力的人來說,就像是一個能夠翹起地球的支點。
在深圳,還有許多技術人在不斷地追尋這樣的支點。要使人類文明不沉淪,就必須面對技術對人類根本性塑造的能力,但我們也要讀書勞作,研發技術與利用技術都是一種積極的態度,正所謂「空閒是靈魂的敵人」。
(作者為《深港書評》主編、文化記者。)
關於舉辦粵港澳青年灣區故事徵文活動暨第八屆廣東省大學生寫作大賽的通知
各高校及有關科研機構、各會員單位:
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展示粵港澳大學生及留學生的新風貌,推動寫作學科的發展和繁榮,經研究,決定舉辦粵港澳青年灣區故事徵文活動暨第八屆廣東省大學生寫作大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與作品形式
(一)大賽主題
1. 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傳播
2.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傳播
3. 粵港澳青年的大灣區故事
4. 外國留學生的大灣區故事
5. 校園內外的故事
6. 創意寫作與人工智能的機遇與挑戰
7. 應用文寫作
8. 自定主題,主題需積極向上、鮮明、有時代性。
(二)作品形式
形式不限:小說、散文、詩詞、劇本、演講稿、新聞稿、公文、方案設計、學術論文、調研報告、案例分析報告、說理性文章等均可。發表或出版與否不限。
二、主辦單位與支持單位
(一)主辦單位(排名不分先後)
廣東省寫作學會;暨南大學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廣東省文化學會;香港作家聯會;香港都會大學;澳門中文寫作學會。
(二)支持單位(排名不分先後)
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華文文藝研究學會;世界旅遊文學學會;國際華文詩人協會;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廣東嶺南詩書畫研究院;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粵港澳大灣區跨界文化研究中心;澳門研究中心;香港中外文化推廣協會;《文化遺產》。
三、流 程
(一)初賽:二○二五年三月初啟動大賽初賽,各高校校內初賽,自定形式,形式和方法不限。
(二)作品評審:初賽後五月一日前由各高校理事上報名單,廣東省寫作學會只接受理事申報,不受理個人申報。由廣東省寫作學會組織專家對作品進行評審,評出各類獎項。
(三)獎項公布:二○二五年五月將在暨南大學隆重召開頒獎典禮,公布大學生優秀作品評獎結果、優秀指導教師獎等,並頒發證書。優秀獲獎作品將推薦發表。評獎結果將於簡訊、公眾號等媒體公布。
四、獎項設置
(一)特等獎,可以是已經畢業的大學生,各校推薦一名候選人的簡歷。
(二)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三)優秀指導教師獎,每份作品最多有兩位指導教師。
(四)優秀組織單位獎(會增多獲獎名額),請上交申報優秀組織單位工作總結。
五、有關要求
(一)廣東省各高校理事上報名單截止日期:二○二五年五月一日上午八點(以郵件為準)。每個高校限報四十個名額,做好按初賽分數從高到低的排序工作,即從第一名到第四十名。評價標準自定,未中獎的學生作品明年還可繼續提交參賽。
(二)碩士生、博士生可以參加。每位參評者只能送評一個作品,參評者為第一作者或第一擬稿人,且為近四年的作品。各高校自行對作品進行查重,避免抄襲。上報學會後,由專家評出獎項。
(三)本次大賽廣東省各理事單位需繳納九百元報名費,用於支付專家費、評審費、證書費等各項開支。廣東省寫作學會開具發票,由各高校或高校二級單位報銷。
(四)填寫匯總表(見香港作家聯會網站https://hkwriters.org),各高校按初賽排名依次按一至四十名填寫優秀作品。匯總表文件夾以「高校名+理事名」的格式命名,壓縮後發送至指定郵箱:gdsxz2023@163.com。
六、香港和澳門的組織工作
香港的組織工作由香港作家聯會(連絡人:潘耀明會長)、香港都會大學(連絡人:人文社會科學院梁慕靈副院長)負責。澳門的組織工作由澳門中文寫作學會(連絡人:馬雲駸副會長)負責。
港澳各高校校內初賽,自定形式和方法。初賽後五月一日前由各高校上報名單(電郵至gdsxz2023@163.com),每個高校限報四十個名額,評價標準自定,做好按初賽分數從高到低的排序工作,即從第一名到第四十名。每份作品最多有兩位指導教師。未中獎的學生作品明年還可繼續提交參賽。最後評委會組織專家對作品進行評審,評出特等獎、一、二、三等獎及優秀指導教師獎。
廣東省寫作學會的管理與服務理念是:「有為就有位,有位更有為。」尚無理事的高校,討論確定理事後可上報廣東省寫作學會批准同意,理事一般為副教授職稱或博士學位或有行政職務。
我們的目標是以賽促學,以獎促學,激勵學生講好中國故事。寫作大賽有助於提升各高校的影響力,有助於培養寫作學教師的職業榮譽感,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寫作是星辰大海,寫作是夢想之舟,寫作是飛翔之翼!廣東省寫作學會從事的是偉大的事業,致力於全省寫作水平的提升!眾人拾柴火焰高,團隊力量無窮大!
廣東省寫作會
二○二五年三月
(活動連絡人:夏致,內地電話:180 1170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