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鐵四通八達,各個地鐵站又往往巧妙地融入商場、知名景點或各區的CBD中心等城市地標,共同構成一方獨特的城市風貌。細心留意,很多地鐵站都與博物館相鄰,在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時,也方便大家探索這座城市的文化。
在地鐵3號線六約站附近,有珍藏奇石的萬國珠寶匯礦物博物館;緊鄰16號線龍城公園站有中醫藥「百科全書」般的深圳中醫藥博物館;而在9號線下沙站旁有下沙博物館,承載著下沙的起源與歷史印記。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礦石世界蔚為奇觀
「萬國珠寶匯礦物博物館」成立於2014年,是以展示礦物標本、普及礦物知識和文化交流的專業博物館。館內珍藏了幾百種產自世界各地的礦物標本,這些礦物標本是由礦物質經過億萬年的高溫、複雜的地質運動慢慢結晶而成,是不可再生的珍稀資源。
走進博物館,玻璃櫃中展示著眾多白色方解石礦物,有片狀、塊狀等區分,其中對正門口位置有一塊重達6噸的柱狀方解石,巨石上大片的白色晶簇層層向上,層次分明,宛若一片白色石林。博物館以礦石種類劃分了方解石、熒石、鏡鐵礦、水晶、孔雀石、黃鐵礦、重晶石類等展示區,每個區域都有獨特的礦石可觀賞。其中不乏一些具有自然共性的奇特礦石,有的紋理神似牡丹花,還有外形如珍珠蚌、榴槤等,以及一些古生物的化石標本,遊歷其中,仿佛置身於奇妙的礦石世界。
閱覽中醫藥「百科全書」
「深圳中醫藥博物館」是深圳市首家以中醫藥為主題的博物館,坐落於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內,展館面積2,300平方米,劃分了珍稀標本、動物藥標本、中醫歷史文物三大展區,這裏還設有花園式百草園長廊,種植了多種藥用植物可供細賞。
踏入博物館二樓,置身於現代方形筒樓空間,可見長廊內擺放著四座金色塑像,分別是黃帝、張仲景、華佗、孫思邈四位中醫藥文化的先驅。目前博物館開放了兩間展館,一展館為珍稀標本館,內裏中草藥物薈萃,前來參觀親子家庭頗多,有講解員向他們講述中藥的用途。二展館有動物藥標本和中醫歷史文物兩個區域,能親身感受一些中藥飲片標本、了解古代行醫的器具、醫學典籍等。
探尋下沙起源與歷史
環顧福田下沙地鐵站,除了熟知的KKONE、中洲灣C FUTURE CITY、下沙文化廣場,「下沙博物館」同樣值得一遊。下沙博物館又稱下沙村展覽館,整座館不算很大,但卻記載了下沙800多年的發展歷史。
館內劃分為四個展區,分別是細述了下沙起源的「駿馬堂堂出異方」;「耕山耕海八百年」展示了下沙人農耕,養蠔與捕魚的生產方式,還有下沙村民居住的瓦房模型和一些農耕工具等;「天下共用大盆菜」主要講述了當地元宵節吃大盆菜的民俗,通過雕塑的方式再現了當地居民歡聚一堂,共用美食的熱鬧場景;「改革開放新征程」則記錄了下沙改革開放後的蛻變與繁榮。
是「撐」也是「橋」還是愛!
偶然間看到小紅書介紹,一張巨人雕像的相片格外矚目。石臺上的巨人單膝跪下,兩臂展開,雙手撐著兩邊白色的房子,似是透出一股不屈服的意志,傳遞出堅毅的力量。這巨人位於深圳東部坪山區的一座雕塑藝術創意園內,搜索地址,雖路程較遠,奈何心頭的衝動驅使我奔赴了這趟旅程。
剛步入園區便看到一座犀牛雕塑,痕跡斑駁,不知經過歲月幾何。漫步園區,形態各異的雕塑錯落在草坪上、房屋前、或藏於角落,還有幾間咖啡小屋開設在內,多了一番尋覓的趣味。
園區目前設有三間展館,不定期會舉辦藝術展覽。在館外「狹隘」的空間內,我見到了那尊《橋》之雕塑,細讀石臺上作者所留的幾行話後恍然大悟,何曾想一尊煥發力量的雕塑,竟寓意的是愛情?確實,巨人俯身凝視著大地,或許是在思念他的愛人,雙手苦苦支撐的房子,或許是想給予愛人以庇護。細細回想,果然還需親身經歷才能了解其中的故事,「所見即所得」大概便是如此。
搭地鐵遊博物館推薦
1號線
南山博物館- 桃園站
深圳博物館古代藝術館- 科學館站
深圳失戀博物館- 老街站
2號線
鋼結構博物館- 登良站
3號線
龍崗文博展覽館- 龍城廣場站
客家民俗博物館- 南聯站
萬國珠寶匯礦物博物館- 六約站
4號線
深圳博物館- 市民中心站
深圳望野博物館- 清湖站
中國版畫博物館- 牛湖站
水圍雅石藝術博物館- 福民站
5號線
天后博物館- 赤灣站
6號線
深圳鋼琴博物館- 科學館站
惜物博物館- 紅花山站
7號線
華強北博物館- 華強北站
深圳珠寶博物館- 水貝站
8號線
蛇口海洋科普館- 東角頭站
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沙頭角站
弘法寺人文佛教博物館- 仙湖路站
9號線
下沙博物館- 下沙站
10號線
甘坑博物館- 甘坑站
11號線
世紀琥珀博物館- 後亭站
12號線
招商局歷史博物館- 太子灣站
字在活字文化博物館- 左炮台東站
南頭古城博物館- 南頭古城站
南山博物館- 南頭古城站
16號線 深圳中醫藥博物館- 龍城公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