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再完美的旅程,途中總有意外之喜,那是旅行這件事本身的bonus,這次去江門便有很多意外收穫。
回港已經一周,同事們還在回味江門的舊時光。雖然只在新會區輕輕鬆鬆遊走大半日,誰也沒想到「中國第一僑鄉」的文化底蘊,在心底吹起的漣漪波動至今……
撰文:駱丹
編輯:鄭會強
拍攝:王文斌
製作:WAW Creation
景堂圖書館——百年圖書館
仁壽路步行街和廣東其他城市的步行街別無二致,在老建築群中生長着新時代的商店。不過,景堂圖書館就「藏」在這條路上,是鬧市中的世外桃源。
香港大學有棟樓叫「馮平山樓」,還有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馮平山圖書館」。景堂圖書館便是香港著名華人企業家馮平山為家鄉新會興建的一座公共圖書館,為紀念父親馮景堂而定名。
馮平山當年聘請香港建築師設計了中西合璧花園式館舍,藏書樓正面由戴季陶題寫「智識府庫」四個字。圖書館1925年投入使用,後又翻新並擴建,現如今新舊樓總面積達6,510平方米,館藏書逾40萬冊,並收錄大量珍貴的古籍文獻。
遊走手記:
當時正值內地國慶節長假,沉浸書香中的讀者不在少數;尤其在報刊閱覽室,滿頭華髮的長者伏案讀報,唯有翻動報紙的清脆聲,站在門外看他們時好像在看一部民國電影。
景堂圖書館
地址:新會區仁壽路16號開放時間:9:00-21:30(逢周一不開放,法定節假日除外)
門票:免費,無須預約。
梁啟超故居紀念館——中西合璧
新會有「海濱鄒魯」的美譽,意指沿海文化昌盛之地,這一類名城多分布在廣東和福建兩省。香港的九龍城寨公園亦有一塊「海濱鄒魯」的石碑。單從近代史來算,新會就誕生了理學泰斗陳白沙、維新先驅梁啟超、史學大師陳垣、蔡李佛拳始祖陳享等名人。
蒼鬱的鳳山下,魚塘、水網、沃野田疇環繞四周,大榕樹、石板巷、青磚房有序分布,這裏便是梁啟超出生和少年時期生活、學習的地方——陳皮之鄉「新會茶坑村」。梁啟超故居建於清光緒年間,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青磚土瓦平房,格局為清代「三眼灶」式建築群,面積有400多平方米。
故居南側是落成於2001年的梁啟超紀念館,白色主體,建築形式中西合璧,既有晚清嶺南僑鄉建築韻味,又隱現天津書齋飲冰室的風格,這正如梁公所同時接受了儒家思想和西方教育。旋轉式樓梯蜿蜒而上,令整體視覺效果更加高挑大氣。館內展示梁公的生平經歷、合集和珍貴典籍。
梁啟超故居
地址:新會區銀湖中路茶坑村
開館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逢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和特殊情況除外。)
門票:免費
新會學宮——歷史香火味
如果以人作喻,新會像一個有歷史傳承的大戶人家。除了有百年圖書館,還有千年學宮,這可是江門地區歷史文化的核心區域。紅牆綠瓦,古色古香,頗有故宮的味道。站在學宮門口便能聞到一股香火味悠悠飄來,你很難想像,在這裏居然見到很多小朋友出出入入。
新會學宮始建於北宋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按山東曲阜孔廟圖案而建造,元代時不幸毀於兵火,至明朝洪武年間重建,後續歷代皆有重修。在民間,學宮亦被稱為孔廟、文廟。在大成殿內,設有神龕奉孔子像,多數家長和學子來此祈求學業精進、金榜題名。今年是孔子誕辰2574年,有小朋友在紅布條上調皮地寫道:祝孔子生日快樂。
新會區博物館亦設於學宮內,展示當地歷史文化演進過程,據說館內各類藏品自遠古至近現代有5,000餘件,「烏利單刀」是四件鎮館藏品之一。
遊走手記:
從學宮出來,沿着公園路步行三四百米,我們被不遠處嘹亮的歌聲吸引,時而粵劇,時而流行歌曲對唱。走過去細瞧究竟,原來是一幫熱愛唱歌的「老友記」夾份租下一台「移動點歌三輪車」,在廣場上自得其樂。
新會學宮
地址:新會區公園路12號
開館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12:00-14:30休館,16:30停止入場)
門票:免費
居民樓下——別有洞天
在新會區中心地帶,打開地圖導航,常會發現步行的時間快過駕車,有時步行還可在居民區裏抄近路。在旅行中,人人各有小眾偏好,例如有人喜歡逛菜市場,亦有人喜歡轉轉居民區。
我們故意穿過的一些老居民住宅區,只有五六層高的老房子,一樓開着社區店,有便利店、小吃店、理髮店、五金舖等等。巷弄裏行人不多,乾淨整齊,路面用一塵不染來形容也不為過。
在計劃之外,意外發現年輕人開的店舖在居民樓下「扎堆」湧現,尤以咖啡店居多,還有精釀啤酒店和輕食店,這個現象代表一批老城裏的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到了夜晚,推薦一家會令人眼前一亮的清酒吧——一樹cocktail&bar。打開酒吧的門,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帶你穿越到異域。
招牌台山黃鱔飯
逛完海鮮街,就近選了一家傳統餐廳食午餐。來到台山,必點傳統名菜——台山黃鱔飯。名菜還需當地品,店家選用台山稻米,以砂鍋煲煮,水量控制極佳,米粒顆顆分明有彈性,裹挾香軟鱔魚肉,不油不膩。這一份有一斤米一斤黃鱔,價格68元人民幣。
鮮蠔紫菜湯
海鮮街看到一籮筐一籮筐的生蠔直流口水,哪有不品嘗一下的道理?點菜也頗有趣,店員直接問要幾斤,並不像平時在餐廳按隻計算,十分「豪猛」。端上來是一窩蠔湯,本身鮮甜的生蠔,加上紫菜更提一層鮮。廚師火候掌握有水準,令蠔肉達到剛剛熟的狀態,爽脆肥美。
棟企雞
顧名思義,在粵語中是指站着的雞。做法上將醃製好的雞掛在不銹鋼盤上的鋼管上,然後將整個鋼盤放入烤爐內烤。據說這道菜發源於順德,但江門幾乎家家店都有這道菜。說起口感,坦白講,除了這一口香脆的雞皮,雞肉反而並無太大驚喜。
同場加映
古兜溫泉小鎮:親子遊
寒露已過,天氣轉涼,若是驅車經港珠澳大橋去江門,首站可去風光旖旎的古兜山下泡溫泉。「三邊青山兩碧湖,四面清風一遍綠」,古兜靠山面海,擁有山、泉、湖、海於一體的自然風光,擁有海洋溫泉和氡溫泉兩種溫泉資源。小鎮內還有主題酒店和財神玻璃棧橋、財神纜車、泉水世界等服務設施,適合家庭旅遊度假。
江門船廠戶外博物館:回看昔日繁華
江門是一座百年工業重鎮,從20世紀初大批僑鄉人回家鄉投資建廠開始,工業廠房拔地而起,分布在江門河南岸。船舶業也在改革開放初期迎來黃金時代,曾造出香港最大的拖船。如今,碼頭仍在,破舊的車間和鏽跡斑斑的起吊機仍在,這個有時代印記的造船廠已經改造成一個博物館。來這裏,可沿河散步,在工業遺跡中想像昔日繁華。
都斛海鮮街:多、便、鮮
當地朋友說「廣東人食嘢不介意路程」,駕車一兩個小時就為了去台山市都斛鎮的海鮮街吃一頓海鮮是很正常的。
聽店家們說,他們亦有一些港澳客人慕名而來。這裏的海域位於珠江出海口處,鹹淡水交界。類似於香港三聖邨海鮮街,都斛海鮮街亦是集批發、餐飲於一身的市場。不過這裏的海鮮檔更多,品種更豐富。周邊十餘家專營海鮮的大排檔和酒家們,可以直接為食客加工。
台山海鮮中最出名的當數台山生蠔,蠔肉飽滿爽口。市場上生蠔大小規格不一,從拳頭大小,到成年男性的巴掌大小;價錢一定有驚喜,每隻只需人民幣4元到10元,明碼標價且公道。
出行提提你點去江門?
從香港到江門,可有四個選擇,分別是船、巴士、高鐵和自駕。其中珠江船務提供從香港中港城碼頭到江門港的客船服務,船程約2小時30分鐘,收費為440港元。如乘坐跨境巴士可直達江門心臟地帶的直通巴士,全程約4個小時,在本港各區上車,車費約120至130港元,相對便宜。乘坐高鐵,從西九龍站直達江門站的往返車次每日一班,大約2小時;或者,其他車次需從西九龍站到廣州南站,再轉乘廣珠城軌至江門,2小時之內可到達。
在大灣區11座城市中,江門的面積居第三位,約9,500平方公里。江門如此之大,三區四市,餘下的好去處留待日後繼續遊走,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