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青少年,甚少要為生活而煩惱,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香港,年僅13歲的孫偉倫已要為口奔馳。從酒樓的「樓雜」做起,累積40年入廚經驗,到今天成為深圳四季酒店中餐行政總廚,他的精緻粵菜備受城中名人富豪欣賞,在內地更培育出逾千名廚師。至今仍在不斷精進廚藝,鑽研新菜式的孫偉倫直言:「為香港粵菜發揚光大,是我作為廚師的使命。」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孫偉倫曾在香港及內地多間知名酒店及米芝蓮星級食府,擔任大廚及行政總廚。不少名人明星也曾是他的坐上客,對他的廚藝讚譽有嘉。「我曾為60多個頂級富豪下廚,他們都很滿意我的菜式。」
這些名人富豪各有不同飲食喜好,少油少鹽少糖已是基本要求,「我的點心多吃也不會覺得膩。」孫偉倫認為,粵菜主要是吃原味,要「淡中見真味」,即要味淡才能吃到原味。而菜式要煮得好,他認為,「要堅持自己風格、理念、思維和眼光。要對菜式有執著,有自己的見解及理解才會做得好。」

探求美味之道
「盡力做自己認為最好的菜式。」是孫偉倫的理念。他曾到訪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法國、澳洲等地,工作之餘也體驗當地文化,了解各地餐廳美食,從中思考個人的粵菜特色。另外,他亦曾到北京、上海、杭州、寧波、福州、西安、海南島、廣西等地當顧問,對中國不同菜系及食材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米芝蓮評核過程中,孫偉倫幾乎每日試菜,為蝦餃、燒賣、叉燒、燉湯等進行試味,然後再考慮改良方法。「單是咕嚕肉已試了兩年,試過數百次。每日不停思考菜式,就像『走火入魔』一樣。」他表示,過程雖然艱辛,但卻是一場歷練。有這些紥實的功底,才能做精做專,令自己不斷變強。




追味、回味、品味
一道菜式是否受歡迎,孫偉倫認為可從「追味、回味、品味」中反映。他解釋,追味是吃了一件還想再吃;回味是有回憶的,會記著這個食物,想再次品嘗;品味是能夠分辨食物的味道,說得出它的美味由來。他希望,他的叉燒可以做得到。
孫偉倫以傳統手法烹調的厚切叉燒,肉厚脂肪適中,吃起來肉質鬆軟有豬肉味,帶點焦香及蜜味,伴隨肉汁滋養味蕾,令人一試難忘。他坦言,「叉燒鬆化不難,但鬆化得來有豬肉味,很難。」研究美食很花時間,孫偉倫單是鑽研這款叉燒,試過內地十多款黑毛豬,也在外地試過六款以上西班牙黑豚肉,最後決定用西班牙梅頭肉製作。他不諱言,每道菜的製作都要付出很多心機,要用心多年才能取得成果。








入行磨練廚藝 追求極致粵菜
孫偉倫在小時候居住在黃大仙下邨,因父母離異,家庭環境欠佳,他惟有上學同時,每逢周末到酒樓做「樓雜」。由於年紀輕,身材瘦弱,受到同事欺負,也被廚師無理辱駡家人。不過他也不甘示弱,還擊之餘,也學習泰拳保護自己。回望這段刻苦生活,他坦言,「人生就是要面對困難,夠強,才能面對對手。」

從樓雜做起工資三級跳
隨後,孫偉倫轉到何文田新光酒樓工作,一般人由「樓雜」升到「打荷」要一年半載,但他一個月就做到。之後再升為「上雜」負責蒸櫃,年僅15歲的他已是一名小師傅,工資由最初4,200元躍升至7,000餘元,在1998年有此水平實算不俗。當時他提早上班烹調員工餐, 也願意為其他廚師分擔工作。由於不怕蝕底,肯做肯捱,廚藝也不斷累積提升。
以往為了生活,孫偉倫坦言只是埋頭苦幹,但十年過後,他期望提升廚藝,專注精緻粵菜,因此即使降薪四分一,也決定轉到五星級酒店擔任「頭鑊」。他不斷磨練廚藝,功底也愈來愈紥實。
粵菜博大精深,不可能全部熟練。孫師傅坦言,「我喜歡炒菜,但對著砧板就想睡。但我肯試。」他認為,廚師除了廚藝,味覺也很重要。「個人標準一定要高,才能有良好的食物分辨能力。」因此他不吸煙、少喝酒,也不捱夜,以保持味蕾的敏感。每日還做百多下掌上壓,保持健康體魄。
粵菜傳承人品最重要
孫偉倫很感恩能靠自己一雙手,可以將「一副爛牌打好」,成家置業,他的粵菜得到認可,並在內地培養了千多名廚師,當中十二名更已獨當一面。最近兩年,他出任深圳四季酒店中菜行政總廚,他表示,四季酒店向來注重餐飲,特別是香港四季酒店的龍景軒,在他小時候已取得米芝蓮,在他心目中有著超然地位。為了提升廚藝,學習四季酒店的餐飲態度,因此來到深圳四季酒店卓粵軒,期望給食客品嘗這些性價比高的精緻粵菜。
時代不停進步,他相信「機械人炒菜」必然會出現,但難以跟人手比較。他有信心,「機械人比不上我的味覺、要求、思維及對粵菜的理解。」回想當年學廚經常被師傅責駡,他不諱言自己以往也很強勢,每每是硬橋硬馬,但學了太極後,整個人也放鬆了。喜歡公益活動的他,還會每月寄幾百斤米給韶關蔡姨動物救助站、每月寄數十斤貓糧給廣州的動物救助站、資助偏遠山區興建廟宇、供養國外貧窮兒童讀書等。他為兒子起名為孫樂善,正代表他希望做到「樂善好施」。
「我現在很少鬧人,口善心善,也是學習得來的過程。」以往的師傅總是「留一手」,只能靠從旁觀察。孫偉倫授徒,會先示範製作,給他們品嘗,再從中糾正他們的廚藝。他無懼傾囊相授,因為他仍在不斷學習及鑽研新菜式,自信會比他們「強」。他不怕廚師學得慢,「最重要是聽話、懂感恩、有道義及有誠信,要培養人品良好的廚師。」孫偉倫希望可以將粵菜好好傳承下去,更希望香港的粵菜可以做得更好。他強調「根」最重要,必須要專注菜式的味道,單靠造型「打卡」難以持久,走到最後都是靠味道。「如何做到長時間保持水準,愈來愈好才是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