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文學夢 文學舘開新篇●莊園

分享

編按:歷經二十年,香港文學舘終於今年五月建立,落戶灣仔茂蘿街七號三樓,香港文學與文獻史料終於有自己的家。今期香港文學舘助理學術總監莊園帶來喜訊的同時,率先介紹五月底至八月文學舘精心謀劃的開幕展和香港文學常設展,以及五月中於香港中央圖書館主辦的「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並闡述各展覽的背景與意義,以及文學舘如何塑造地域文化。專題同時收入香港文學舘籌建歷程一覽表以及多項活動與計劃。

香港文學舘三大主題展五月為開舘鳴鑼

●莊 園
歷經二十年的長途跋涉,香港文學舘即將落成。位於灣仔茂蘿街七號三樓的香港文學舘,五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二十六日推出精心謀劃的文學舘開幕展及香港文學常設展;在此之前,由香港作家聯會、香港文學舘、中國現代文學館主辦的「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將於五月十一至二十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

香港文學舘兩主題展──開幕展及香港文學常設展

五月二十七日開始的香港文學舘展覽包涵了兩個主題展,一是開幕展「萬物有文,文裏有花」,二是香港文學常設展。舘長潘耀明先生強調,文學舘要重視作家的手跡與原件的保存與推廣。這關乎「物」與作家形象建構的重要課題。
海德格爾認為探討物的目的在於探討人,從中探討人的存在與世界的關係,因為「物與人類在現實生活中生存以及人類的存在命運息息相關」。文學舘中被放置的曾經屬於過去的物,在舊時光裏原本可能正在被使用,或者被閒置在生活某處,或許已經被遺忘,但在進入文學舘後它們發生了位置的改變。文學舘中的物在展覽中共同指向文化,物的文化性是懷舊的,它們的意義在於指向歷史與過去。作家本人的精神活動與作品就是文化。他去到不同的城市與不同的人交往,用自己的思想影響一個地方或者讓自己原本的精神受到地方文化的浸染,文化會被不斷詮釋,符號的所指也在不斷更新與豐富。物這個符號背後的深刻內涵與歷史故事需要被發掘與重視。劉以鬯的《酒徒》啓示王家衛電影的靈感;金庸的武俠文本風靡整個華語地區。物是生命最唯物的客觀存在,在人的生命消逝後,承載着人與文化的物凝聚著人的生命記憶,文化的烙印將跟隨它們去延長它們自身與人物的生命長度。

二十年的文學夢 文學舘開新篇●莊園
金庸、梁羽生的武俠作品風靡整個華語地區。圖為一位大師悼念另一位大師的文稿—金庸悼念梁羽生手跡。

文學舘是講述作家特色與成就的地方,文字、圖畫、展品及多媒體技術共同讓參觀者參與到作家的生平中。參觀者通過展覽走進作家的經歷,感受作家的思想情感。戴望舒的詩抒發戰亂時代香港的憂鬱,蕭紅在九龍完成偉大的創作《呼蘭河傳》,張愛玲的小說打開了中國人的靈魂。物連接著參觀者與作家之間的感情,它被擺放在展台中,參與著構建作家形象的活動。物凝聚了時代的個人與集體記憶的經歷痕跡。當它們進入文學舘成為展品,融入文學舘的敘事脈絡,物開始成為沉澱文化的載體。在文學舘中,它們可以延長自身生命與擴展自身價值,同時它們為作家書寫傳記,綿延作家的生命。
文學舘收集作家的物,是把零落四方的有關作家的記憶集合、固定,再把記憶轉換成確切的文字、圖像及物件,讓參觀者在媒介物對人物的重塑中深入了解作家。黃慶雲二十一歲在香港創辦第一本兒童雜誌《新兒童》,六十七歲在廣州創辦發行量巨大的《少男少女》,晚年移居香港後又迎來另一個寫作高峰。物在這裏是媒介與推進器。它們寄寓了人的氣味、性情、精神與多重內涵,在歲月的變遷中,遺留下來的物逐漸沉澱了越來越多的含義,也幫助浸染地域的文化氛圍。香港文學舘炫目的亮點,是在展覽中引入新技術和互動元素,讓展板、圖片、文字、手稿及其他靜態元素變得活色生香,策展人對享譽世界的香港電影的借用,更令文學舘開幕展及香港文學常設展錦上添花,凸顯國際化大都市的先鋒與繁榮。

二十年的文學夢 文學舘開新篇●莊園
文學舘是講述作家特色與成就的地方,參觀者通過展覽走進作家的經歷,感受作家的思想情感。圖為黃慶雲在香港創辦第一本兒童雜誌《新兒童》。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走進文學的時光卷軸

「南來作家」是一個從香港地緣出發,追溯知識人自身民族文化淵源的複合概念。其群體的身份定義寬泛,活動性質多元,向來是學術界討論百年香港時必定觸及的課題。潘耀明先生以「南來作家展」為文學舘開館熱身,目的在於凸顯香港新文學與中華文化特別是「五四」現代精神的內在淵源,在香港中央圖書館用一千多平方呎的空間呈現南來作家對香港文學的形塑與影響。
這二十四個南來作家,經文學舘學術委員論證,包括許地山(一八九三至一九四一)、曹聚仁(一九○○至一九七二)、戴望舒(一九○五至一九五○)、葉靈鳳(一九○五至一九七五)、黃谷柳(一九○八至一九七七)、徐訏(一九○八至一九八○)、蕭紅(一九一一至一九四二)、李輝英(一九一一至一九九一)、端木蕻良(一九一二至一九九六)、何達(一九一五至一九九四)、駱賓基(一九一七至一九九四)、高旅(一九一八至一九九七)、劉以鬯(一九一八至二○一八)、阮朗(一九一九至一九八一)、秦牧(一九一九至一九九二)、司馬長風(一九二○至一九八○)、張愛玲(一九二○至一九九五)、黃慶雲(一九二○至二○一八)、羅孚(一九二一至二○一四)、徐速(一九二四至一九八一)、梁羽生(一九二四至二○○九)、金庸(一九二四至二○一八)、金依(一九二七至二○一六)、吳羊璧(一九二九至二○二三)。他們有的短暫居留,有的安居樂業,還有的離港移居內地或海外。這些作家的字裏行間,關注國家與民族的危機,對平民百姓悲憫與關愛,同時洞察人性的幽微,留下深刻的香港印記。

張愛玲的照片牆是此次布展的其中一項。照片是證明已經不存在的過去的一種證據。照片保存了過去時刻中的痕跡,人們從照片中了解過去的方方面面,人物的神態、髮型、穿著打扮等,經由它走進過去的社會與歷史。在發黃的照片、斑駁的舊書和充滿痕跡的用品中,人們能探究更多關於過去的故事與細節。「南來作家」展中,張愛玲的手稿《小團圓》的複製品被製作成一個螺旋的圓型裝置,除了寓意書名外,也象徵著「打開時間的卷軸」。文學舘及展覽的物來自於不同的年代與不同的人,物背後人與人的關係就像一根根連綿交錯的線,共同組成了作家意識的綿延。
文學展覽與地域的文化景觀密切關聯。因為文學遺產呈現了地域文化的特殊景觀:服裝、傳統、節日、思想、宗教等等。文學是遇見一個地方、遇見它的傳統的絕佳方式。曹聚仁的《北行小語》、黃谷柳的《蝦球傳》、秦牧的歷史小說《洪秀全》等,文學作品傳達作家的觀點和一種特定文化及其非物質意義所限定的個人經歷。在這個意義上,文學展覽起到闡釋文學遺產的作用並促進讀者的感悟與理解。
參觀文學展覽是對思想、知識、傳統和其他概念的探尋。這些思想、知識、傳統和概念讓我們思考、教導我們並為我們講述歷史。作家思想和詞語的非物質世界通過書頁變成了物質。經過這第一輪的物質化,文學遺產得到了拓寬。許地山在香港大學的創作手稿與研究筆記、創辦《新晚報》的羅孚的藏書、葉靈鳳的漫畫、梁羽生的簽名,以及金依、劉以鬯的書信等,他們在這座城市有過活生生的存在,與他們相關的紙張、筆、桌子、房屋、庭院、景觀和城市等成了文學遺產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它們曾是作家生平或靈感來源的一部分。

二十年的文學夢 文學舘開新篇●莊園
物是生命最唯物的客觀存在,在人的生命消逝後,承載着人與文化的物凝聚着人的生命記憶,文化的烙印將跟隨它們去延長它們自身與人物的生命長度。圖為張愛玲珍貴的證件照一張。

文學舘塑造地域文化

西方博物館最本源最傳統的一個解釋是祭奉繆斯的場所。繆斯是希臘神宙斯的九個女兒,她們分別主管口才與史詩、歷史、音樂、抒情詩與愛情詩、悲劇、頌歌、舞蹈、喜劇、天文學,其中有五個都與文學有關。博物館最早的淵源便具有文學的職責使命,即追求美好的感情與精神,啓蒙人們關注不可看的、不實用的卻對人有益的一個領域,而不僅僅是收集、展示珍貴戰利品或個人奢侈品的地方。博物館被視作傳播文學遺產的有利平台。
博物館和展覽,在商業社會中幾乎成了不可分離的雙重包裝文化現象,猶如「軟件」和「硬件」,兩者缺一不可。觀賞者反應熱烈,這種現象在西方世界也是與日俱增的。哥倫比亞大學比較文學系的徽森(Andreas Huyssen)教授認為,博物館展示的古董或文物可以讓觀眾在觀賞的那一段時間感覺到一種暫時的「重新著迷」(re-enchantment)。先後任教於哈佛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的李歐梵教授指出,徽森的這個理論指出人們對於時間觀念的執著:記憶穿過遺忘的屏障找尋著被時間埋葬的痕跡,找到過去與當下的聯繫,重構過去在當下的意義。建築、私人物品等物是記憶的載體,具有記憶性。文學舘和圖書館的展廳並非來自歷史的真實,而是一種重新塑造出來的「文化感」。
參觀者走進文學舘,在音樂、燈光效果的襯托下,在物與物之間發現一個個真切的個人,走進另一個不熟悉的人與他的人生。物是活過的生命,它們積澱了時間的重量,時代的變化與個人的選擇都由它們講述。文學舘這一記憶的空間是延續物生命的場所。每件物在作家漫長或短暫的生命中都有特定的位置,構成了他的人生,可以說構成文學舘展覽的並不是物,而是作家本人。
潘耀明指出,我們透過文學推廣香港的文化、了解香港的社會嬗變及歷史經驗,感受這個都市的獨特創意與文化品牌。文化是都會的靈魂,文學是國家、城市的文化核心與精神支柱。香港文學舘及其展覽,可以讓更多的人認識香港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特別是香港與中華文化不可割裂的關係。
(本文圖片由香港文學舘提供。作者為香港文學舘出版部主管兼助理學術總監。)


香港文學舘活動與出版計劃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兩項配套活動

「南來作家手跡遺物展」展場內的配套活動有二,其一是開幕禮(5月11日上午9:30-10:15);其二是文化沙龍四場,具體如下:
5月11日/10:30-12:00
宋以朗、梁慕靈主講:「續集——張愛玲與香港的未完故事」
5月11日/14:30-16:00
嚴吳嬋霞、何紫薇主講:「香港兒童文學的傳承與啟後」
5月12日/14:30-16:00
吟光、李峻一主講:「情發於聲:跨媒介與未來文學」
5月19日/10:30-12:00
黃燦然、萍兒主講:「從新詩到香港詩」

舘刊《品賞》與兩套大型文叢將陸續出版

香港文學舘將於開館推出舘刊《品賞》創刊號,兩套大型文叢——「香港文學作品選集」和「香港文學研究選集」聘請了著名學者黃子平教授、許子東教授擔任主編,作家兼資深編輯舒非女士擔任副主編。

其他系列活動進行中

香港文學舘還有系列活動針對全球讀者及香港的中小學生。進行中的主要有三項:香港作家手跡物品徵集(長期有效)、全港中小學生文學金句徵集(2024年3月1日至4月1日)及「校園裏的文學舘」(2024年5月開始)。
「校園裏的文學舘」將通過流動書車的形式進入學校,並在學校舉辦一系列的閱讀活動,包括漂書、文學小遊戲、香港文學及香港文學舘展覽活動等。

香港文學舘籌建歷程一覽表

2004年
由香港作家聯會發起「香港必須建立香港文學舘」的倡議書,共三十四人簽署。
2006年
潘耀明組團到日本考察。日本全國共有七十多家頗具規模的文學館,幾乎每一個縣市都有文學館,他為此感到十分震撼。
2006年至2022年
潘耀明不斷爭取,並在多家刊物發表文章,呼籲建立香港文學舘刻不容緩!
2018年
潘耀明代表香港作家聯會及多個文學社團致函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會主席唐英年,建議在西九建立香港文學舘。
2018年11月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訪港,潘耀明陪同鐵凝會見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再次表達建立香港文學舘的迫切性。
2022年4月
香港作家聯會致函候任特首李家超,希望他支持建立香港文學舘。
2022年7月
李家超上任後,在立法會接受議員諮詢,公開表示支持建立香港文學舘。隨後籌建團隊獲特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支持,正式展開建立香港文學舘的規劃,並成立顧問委員會。
2022年12月
香港文學舘董事會成立。
2023年1月

香港文學舘確定選址在灣仔茂蘿街7號3樓。
2023年8月
香港文學舘管理有限公司註冊成立。
2023年8月24日
文學舘召開第一次董事會會議。會議一致表決通過聘任潘耀明為舘長,羅光萍為助理舘長,金耀基為榮譽舘長。
2023年9月14日
香港文學舘文化學術及舘藏委員會成立。
2023年11月
香港文學舘與香港珠海學院簽署合作協定。
2024年1月
新世界集團提供優惠租金,經大半年裝修,文學舘管理有限公司辦公室落腳於灣仔循道衛理大廈。
2024年5月
香港文學舘正式開舘。

香港文學舘倡議書簽署者名單

也 斯 王 璞 王 煜 王齊樂 巴 桐 甘豐穗 何沛雄 吳康民 金聖華
金耀基 周蜜蜜 施議對 周鍚䪖 馬文通 海 辛 陳家春 陶 然 梅 子
犁 青 黃坤堯 黃維樑 黃慶雲 張詩劍 張隆溪 舒 非 漢 聞 曾敏之
鄭培凱 劉以鬯 潘耀明 羅 琅 羅忼烈 璧 華 饒宗頤

(香港文學舘提供)

更多《明月灣區》內容可瀏覽:

《明報月刊》網站:https://mingpaomonthly.com/gbaspecials
《明報》網站:www.mpgba.com > 點選右上方「明月灣區」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