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四年五月二十九日,著名作家劉震雲教授蒞臨我校演講。
過程中,劉震雲教授以風趣幽默的話語,講述自己走上寫作路的點滴,又分享了自己的寫作經歷。
劉震雲教授參軍時,在部隊裏的戰友影響下開始嘗試創作,發掘自己的天份,總會在閒置時間裏借着燈光看書,由於對數學最感興趣,經常塗塗畫畫,構思自己的思路,將數學自學到微積分,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的身份考入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系裏每個人都在寫着文章,於是劉震雲教授也跟着一起寫,後來周圍的同學一個又一個地放下了自己的筆,只有劉震雲教授繼續堅持自己的寫作。
劉教授說:「當你堅持走到百分之九十九時,就差百分之一了,這時往往會出現岔口,很多人都會在此時堅持不下去,轉而走向了一條岔道上。」「當我寫完一本書後,過了一段時間再來翻看時,會發現自己有着不足的地方,使自己在寫下一本書時不斷想改善,從而產生了動力,讓我寫下一本又一本。」
是劉教授的堅持,使自己在寫作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在我十六歲時,被檢查出患有先天性弱視,醫生曾對我說:「如果你的病情能在八歲前就發現,是很大幾率可以治癒的,但如果超過十至十二周歲以上,那麼想要恢復的幾率是非常低的,你如今已經錯過治療的最佳年齡,不過你可以嘗試去糾正自己的視力,看看有沒有作用,只要在二十一歲之前治療,雖然希望很渺茫,只有你能夠堅持治療下去,總有可能會恢復一些的。」
我想,痊癒的幾率那麼低,堅持治療也沒什麼作用,於是在堅持治療幾個月後,就放棄了。在聽完劉教授的演講後,我豁然開朗,在願意堅持做一件事情時,不要放棄,當快要放棄時,或許就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
劉教授的給我帶來了動力,只要堅持下去,也許我的眼睛就能夠成功恢復正常。
羅老師小評:
丹惠:你提及堅持抑或放棄的命題,令我聯想起那句「以生命影響生命」,既是老掉牙的,可也是雋永、永遠為真的。然則作家的天職是「以書寫影響生命」,既提筆往自己的書文中寫滿自己;也藉着書寫自己,而書寫了他者的人生。
「想要做好,做精一件事情,那麼最不可缺的就是堅毅。」
劉教授出生於普通的農民家庭,在十五歲的年齡選擇了當兵,因為深受戰友的影響而開啓了人生第一次的詩歌創作。但他真正的寫作生涯從大學開始,由於中文系同學都在寫作,劉震雲教授便也跟着寫作。當時很多同學都寫得比他好,可是後來大家畢業之後大多顛沛流離,去了不同的地方也就不寫了,而劉震雲教授卻能依舊一直寫作。他告訴我們:「耐心和堅持是特別重要的東西。」
劉教授認為文學是生活的反映,但也不僅僅是生活的反映。生活的流動特別快,縫隙裏的東西,來不及思考的東西,都在文學裏被開始思考。所以,文學是生活停止的地方。
當有同學問他對於寫作的看法時,劉教授會說:「有時候文學會把生活裏大家都忽略的思考撿起來。而作者要做的就是傾聽,傾聽是一種力量,傾聽生活中被忽略的人,訴說自己的情感,這也是我們成長的經歷。」細想我們成長路上漫漫,大家都顧着抬頭望向前方奔跑,卻不會有人願意低頭留意路上的風景細節。
劉教授對於自己所寫的書並沒有「最」字一說,他和我們道:「每當我寫完一本書,並不會立刻認為非常滿意。只要過段時間再重新翻看,就能揪出許多不足之處,就是這些不足之處,會讓我在寫下一本書時不斷想改善。」他笑說:「正是這股勁,讓我不斷有動力地寫下一本又一本。」
劉教授的故事令我十分動容,他用風趣幽默詼諧的語言概括了他捍衛堅持道路的艱辛,這種精神令我感到非常敬佩。遙想人生之長,我卻只是剛剛過了不到一半,看得不如劉教授透澈,也深深被折服。在快馬加鞭的時代裏,我們忙着上學、上班,步伐匆匆根本來不及仔細觀察腳下的每一步風景。我們很難接收到角落中有趣的信息,發現不了那些縫隙裏的美好。
面對寫作時,我也常煩惱自己腦袋空空。其實是因我根本沒有仔細享受生活帶來的樂趣,所以才無法進行創造。就像劉震雲教授說的那樣,要傾聽,傾聽生活的歡聲笑語。興趣上我愛好廣泛,想學畫畫,想學彈琴,想學下棋。可事實上幾乎每樣都在半途而廢,如劉教授所說:「專注做一件事就好了,那樣一定會成功的。」我有精力去消耗,卻沒能夠繼續下去,又總想着是其他問題。可我知道,是因為「耐心」。
人活一世,追求一件事,耐心全部耗在裏面,要堅持,不許放棄,要踏出最後一步,雖然很難。但我們可以成功的,只要勇敢地,堅持不懈走進那百分之一。
羅老師小評:
靜雯:你反覆談及「縫隙」意象,恰似《莊子.知北遊》所述:「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駿馬飄逸,縫隙不過霎眼一瞬,即使內裏深藏奧妙諸多,大抵也無暇覺察——可能長有頑強一株嫩綠,或是半掩一隻擱淺的鯨——但願我們偶然煞停雙腿,換上草木皆見的眼眸,而文學是一柄鏟子,我們一挖一掘。
很榮幸可以親眼看到劉震雲教授來本校舉辦講座,在這之前我從未親眼見到過作家,亦或是和作家近距離的接觸。在這之前也有聽說過劉教授的作品,例如《一句頂一萬句》、《一日三秋》、《我不是潘金蓮》等等……
在演講的過程中,我了解到原來劉震雲教授曾經是高考狀元,我本來以為身為作家的他,中文科理應在高考中獲得優異的成績,結果令人驚訝的是,當年劉教授考的最高分的科目居然是數學。
劉教授告訴我們:「當時北大中文系是分數最高的,我就進去了,等畢了業之後,身邊的同學都不寫了,而我還在繼續寫。」不得不令人心生佩服,因為劉震雲教授貌似真的把一生獻給了寫作。而我也感受到來自一位作家深深的魅力,那種魅力是不斷的思考、學習而積累下來的。劉教授在演講的過程中,那種談吐大方鬆弛是我非常渴望擁有的,也正是因為他在寫作道路上的堅持,他也獲得了不少成就。
他的小說特點就在於把所有人物的命運放在最日常的生活中,用實物、行動及話語來表達他們內在的精神面貌,與其他作家不同,劉教授大多時候聚焦於普通平民,反而是這樣的「平凡」也為他的作品帶來了許多特色。
這一次的活動,也讓我更深刻的認識了作家,跟我想像的不一樣,劉震雲教授很親切,在這三十分鐘的演講中,空氣中瀰漫的都是輕鬆愉悅的氛圍,到尾聲的時候,許多同學都向劉教授提問,而他也很耐心的回答,回答的內容也引人深思,我想或許這就是作家的魅力和吸引力吧,讓人不由自主的想繼續和他聊天說話,總感覺他的話語中有着數不盡的道理和故事。
羅老師小評:
依雯:文學,本質上是「人學」。一個讀者未必能夠成為一位好作家,但一位好作家必然是一位好讀者——讀的不只是文字和技巧,更是對世界的洞見。但願我們都配上一雙明眸,從一切平凡,看出不凡。
首先,很高興著名作家劉震雲教授到我校對香港作出評價,他認為香港人給人一種非常興奮和急促的感覺,這反映了香港現狀的一些特點。香港是一個充滿活力和競爭的城市,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影響了香港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
其次,劉教授在與學生交流中談及了文學的重要性。他認為文學是一種記憶,是民族歷史的記錄。如果沒有文學,就失去了這種記憶,歷史也將變得模糊。優秀作家能夠照亮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這體現了文學的重要性。他還認為,文學能將生命在特定時空固定下來,讓生命長生不老,這體現了文學的獨特價值。
此外,劉教授在交流中也談及了創作靈感和作品與作者的關係。他認為文學創作需要反覆坐下來寫作,不能僅靠講話的幽默感。作品與作者並非「親子關係」,而是平等的關係,作品有時會超越作者本身,表達一些作者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東西。這些觀點讓人對創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後,他提到舉辦這樣的活動對學生的意義重大。不僅能讓學生接觸到國際知名作家的指導,也能培養他們對文學的興趣,對他們未來的發展都有很大幫助。為我們提供更多學習文學的機會。
劉教授與我們分享文學作品,展現了作家對文學的獨特見解,也反映了學校在培養學生文學素養方面的責任。給人一種良性互動的感覺,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寶貴的學習經歷。
羅老師小評:
依寧:劉教授遠道而來,光臨我校,既無華貴排場,也不擺出架子,單單誠摯地與我們分享作為作家的心路歷程,點滴滋味甚是有趣。能夠近距離與知名作家對談,你一言,我一語,毫無隔閡和制肘,在愉快的氛圍裏暢所欲言——共度這一個不尋常的午後,實是學生之福。
早前劉震雲教授親臨我們的學校,為中四中五的學生進行作家分享講座,講座名為「作家是一頭牛」。這不禁令我思考:為何作家是一頭「牛」呢?這背後又有什麼含意呢?他說作家就是一頭牛,傾聽那些被世界忽略的人,我才恍然大悟:這個世界確實有太多被忽略的人了。
他又說明了,為何文學如此重要。文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現實生活中時間在流動,但是文學可以把一個片段記錄下來,並將那個時空固定在當下。倘若沒有文學,人們在回望歷史的時候都只不過是一片沙漠。我聽得一愣一愣的,從來沒有往這方面想過。在發問環節,我斗膽向劉震雲教授提出問題:「請問您認同作家創作的作品是他的孩子嗎?另外,您最喜歡自己哪一本書?」對於第一個問題,他認為作品與作家是平等的關係,而書中人物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接下來他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讓我感到震驚,他認為他喜歡的書永遠都是下一本,因為在回望過去寫過的小說,寫作的是當時的劉震雲,現在的他總是會有一些地方是不滿意的,這促使他繼續創作下一部作品。
羅老師小評:
均垣:享負成名者,要目空豐功偉績絕非易事。劉教授輕看名利得失如浮雲流水,既是響噹噹的大人物,卻有如此謙厚的肚量,虛懷若谷,確實教人敬佩!「最好的一次是下一次」,正正是積極向上的完美體現。
劉震雲教授在演講中提到文學的重要性,令我大有感悟。劉教授說,文學的意義在於記錄人們的生活,例如《史記》中記錄了漢朝建立及之前人們的生活,同時也記下當時宏偉的歷史,令後人可以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而文化正是人們的生活習慣的傳承,文學代替着歷史,更充滿着文化。
從水下第一個生命的萌芽開始,到石器時代的巨型野獸,再到人類第一次直立行走,文明已經歷許多。而將這一切記錄下來,是在洞壁上的「文學」,在竹簡上的「文學」,在紙上的「文學」。文學將歷史記錄展示給我們,令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劉教授說:「我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我們的思考方式是由巨人所構造的。」這個巨人便是文學知識。老子將知識放進文學,令道家文學得以傳承,文學可以在歷史洪流上令文化扎住腳跟。
羅老師小評:
嘉熹:我常聯想,這意象中的巨人是盤古。巨人總會壽終倒地,身體化成養份,供養後代茁壯成長。我們生來攜帶有巨人的基因,既是他的後裔,又不是他本身。而看望着巨人肩上同一幅美景,我們「各懷巨胎」,長成不同的面相,燕瘦環肥,高矮不一,只為世界需要更多巨人。
聽了劉震雲教授的作家講座後,我感受頗深。劉教授說,文學的意義在於記憶,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經歷來源於文學,文學能將已逝的歷史人物重現於眼前,將輝煌興衰保留於文字中,讓後世認識了解,讓文化傳承延續。
我在看到「作家是一頭牛」的標題時,我想到是勤奮、艱辛,然而,劉教授對這句話的演繹卻是出乎我意料。在《我不是潘金蓮》中,有的人的話無人傾聽,也無人在意,故只能選擇與一頭牛傾心,將心事講述給一頭牛聽。劉教授說,作家是一頭牛。並不只是因為作家勤於創作,更是因為他認為作家是一位傾聽者,作家不僅能透過文字訴說故事,也能透過耳朵傾聽他人的故事,他人不被知曉的故事,並將這些默默無聞的小人物寫進他的小說之中,讓讀者、讓大眾也能傾聽他們、了解他們。這是我從未設想過,對「牛」的詮釋,這點也是我在這次講座中印象最為深刻、反思最為悠久的一段話。
羅老師小評:
芷嫣:現今社會紛繁複沓,空氣中每分每秒都充滿嘩噪的雜訊。大家自說自話,講太多,聽太少,只為搶斷他人的發言權。溝通總是必要,大抵我們都要重新學習:你聽我講、我聽你講。何止「作家是一頭牛」?我們都應是一頭頭牛。
(本特輯圖片由香港文學舘、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提供。)
更多《明月灣區》內容可瀏覽:
《明報月刊》網站:https://mingpaomonthly.com/gbaspecials
《明報》網站:www.mpgba.com > 點選右上方「明月灣區」欄目
明報特輯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