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香港:高才滿足香港人才需求 有助接軌內地業務工作

分享

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由實施至今年二月,已接獲超過七萬宗申請,批出五萬多宗,並已有四萬多名高才抵港,為本地就業帶來人力資源。環球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漢祥表示,香港「鬧人才荒」已有十多二十年,從政府數據可見,專業人士或經理級人才在過去20年的失業水平介乎0.5-2%左右,即使疫情期間也只是2-3%,所以這類人才是長期求過於供。在此背景下,無論是高才或優才,某程度能舒緩香港的人才荒,幫僱主解決很多問題。

採訪:王文斌

編輯:鄭會強

製作:WAW Creation


「香港作為接通內地及世界的門戶,需要有人才熟悉內地文化、政治背景、市場發展等。所以香港也因應這些商業機會而出現不同工作崗位。」李漢祥認為,無論從事貿易、商業或消費品服務,始終離不開內地市場,所以愈來愈多內地高才及優才來港。他相信並非是香港政府刻意安排,而是市場確實有此需要。

宜居香港:高才滿足香港人才需求 有助接軌內地業務工作
李漢祥坦言,很多高才從事金融業。香港資金自由流通,是對比內地重要的致勝關鍵。

金融業轉型利內地人才

金融業有不少工種與內地發展息息相關,例如內地公司來港上市,要進行企業融資及IPO,需要有熟悉內地市場發展的人才。李漢祥指,這些內地公司在香港上市後,當進行投資者關係及推廣,要向分析員講解時,有內地背景,認識內地公司發展的人才會更為有利。同樣,分析員要為內地來港上市公司進行分析,有內地背景、流利普通話、認識內地經濟及行業發展都較為有利。他強調:「這些工作不是港人無法應付,只是有內地背景及知識,一定有優勢。」另外,內地在應用資訊科技方面發展迅速,包括擁有先進的金融科技,因此他也聽到不少僱主提及要聘請內地人才,可將內地相關知識及技術帶到公司之中。從政府公布高才通數字,投身金融服務、創新及資訊科技人才佔整體就業高才人數超過一半,正正反映,這些行業需要內地人才。

內地背景有工作優勢

李漢祥強調,香港的人才政策「門戶」一直向全世界開放,只是現在有不少僱主需要面向內地商業環境,這些工作難以委派海外人才去做。客觀條件下,就有很多工作崗位都需要由內地人才擔任。

除了金融行業,李漢祥指,一些大型通訊設備公司、消費品公司、廣告公司、資訊科技公司等,二十年前也在港設立地區總部,但隨着內地市場迅速發展,很多公司的業務愈來愈涉足內地,甚至將地區總部遷往內地。即使地區總部仍在香港,也無可避免要接觸內地市場,亦因此需要對內地市場有認識的人才。

部分工種內地較常見

事實上,以往有些工種主要聘請本地人,但當僱主在本地找不到合適人才,就會交由內地人才擔任,例如人力資源部。李漢祥表示,以往人事部主要由香港人擔任,但現在有些專門工種,例如組織發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香港都似乎缺乏相關人才,看到有些公司找很久也找不到,但內地則有跨國公司設有相關部門,相關人才可幫助香港公司進行組織發展的工作,所以近年開始看到這類工作由內地人填補。另外,香港近年推動文化產業,香港相關人才也不多,有若干職位空缺找不到人才,內地人才可提供協助。

香港國際水平具吸引力

香港需要內地人才同時,對內地人才也有吸引力。李漢祥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是吸引內地人才來港的重要原因。內地金融人才來港發展,等同在他們的履歷蓋上「金漆招牌」,對事業發展一定有幫助。其次是他們在香港可學習金融業的先進知識,例如香港在風險管理及「合規」方面具世界級水平,所以內地金融專才來港累積經驗,日後無論在何地工作都一定有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內地專才就如「少林寺」一樣,絕對有吸引優勢。

此外,李漢祥認為,香港在資訊流通方面也做得很好,對資訊科技發展有正面的催化劑,所以內地人才來港亦可接觸到全球新技術發展。世界很多資訊科技公司在香港也有業務,再加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創科及資訊科技發展,所以不少內地資訊科技專才都願意來港發展。

建議設資訊平台 方便聯繫高才

「政府可做多少少,幫助僱主找到高才。」李漢祥表示,不少僱主反映沒有門路找到高才,他們作為獵頭人也沒有直接門路,原因是這些高才取得來港發展的「入場券」,未有主動向僱主或獵頭人扣門搵工,因此僱主及獵頭人也很被動,無法聯絡高才。

他認為這是「捉到鹿唔識脫角」,已多次向政府建議,政府有高才通網上數據,可開發一個公開的資訊平台,讓全港有意聘請高才的僱主及獵頭人,可以在此平台接觸高才。此資訊平台可以不用公開姓名、性別及年齡等私隱資料,僅以編碼作為代號,給高才提供專業資格、學歷、工作經驗、要求的薪酬待遇等資料,僱主及獵頭人可留下信息,以便聯絡。此外,此平台可統計數據,識別僱主需要的高才類別,藉此知道香港真正的人才需要,往後就可作出針對性的「搶人才」部署,有助優化及調整政策。

子女教育 吸引人才長遠發展

專才為事業發展來港之餘,另一普遍的是為子女生活。李漢祥認為香港的教育制度可給學生良好發展,所以有些高才優才願意離開內地工作崗位,考慮子女及家庭需要而來港發展;看不到來港發展的朋友抱短期跳板的心態,他們大部分希望在香港有長遠發展。但當然在香港無法適應都會有離開香港的條子,但都不會抱短期來香港賺快錢的心態。

高才通申請或會放緩

高才申請者未必即時來港工作,李漢祥坦言,認識有獲批高才通申請的朋友抱持觀望心態,先取得「入場券」,但仍未落實來港工作計劃。他相信高才通的申請及審批個案數量會比去年放緩,須考慮香港市場對內地人才的吸引力。例如內地城市持續進步,可能會令內地人來港的意欲減底。例如現在很多人北上消費,留在內地從事零售管理工作的發展,可能比在香港更好,他們就未必願意來港。

人才來港有助刺激經濟消費

李漢祥認為內地人才來港是「正面的」,香港其中一個成功因素是香港的門戶向全世界人才開放,沒有特別傾向某個地方,只因本地市場及僱主所需,才有較多內地人才來港發展。他經常強調,「內地人才來港是創造財富」。他引用反面例子,當僱主在香港找不到所需的中高層崗位,自然會將工作崗位轉移至內地或其他國家城市。沒有高層崗位,其下屬崗位也不會有,職位流失可能不只一個。所以內地人才來港填補了缺口,僱主會樂意將這些工作崗位放在香港。他認為,內地人才來港可幫助僱主做生意賺錢,公司就會擴展。另外,內地人才來港會創造財富,會交稅及消費,對香港的經濟發展及庫房供獻帶來正面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