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房價曾經急速上升,惟因疫情及樓市調控,行業經歷前所未有的深度調整。廣州市房地產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陸毅卻認為,房地產企業在樓市調整階段冷靜下來,未來將會更為平穩健康發展。他又指,廣州對比深圳,生活習慣及底蘊與香港更為接近,在置業和生活上可給港人多一個選擇。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陸毅在2002年開始參與協會工作,見證廣州樓市繁盛發展。他表示,當年改革開放,廣州房地產向香港汲取經驗,推出內地少見的「小三房」(即80平方米三單位),並參考香港的建築外觀、室內設計及面積計算方式等,很受本地人歡迎。隨著內地經濟騰飛,一線城市包括廣州的房地產上了「快車道」。當年的華南五虎更憑藉「粵派地產」的經驗優勢,向北方拓展時瞬間打開局面,佔據北方大片市場。
不認同「野蠻式生長」
內地樓市迅速發展,有人說是「野蠻式生長」,陸毅對此並不認同,他認為是「突飛猛進」,就如香港房地產在過去幾十年經歷風風雨雨,才有今天的平穩及成就。他強調,內地房地產在過去20年突飛猛進,無論是項目規模、質素、設計及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顛覆了以往形態。相比以往環境,廣州市民是絕對滿意的。雖然大規模發展最後到了失控階段,受到疫情及調控等相關影響而「突然剎車」,但不能否定以往的成就。
陸毅認為,地產行業固然承受很大壓力,但實屬每個企業都難以避免的磨練。「這幾年波折如能令中國房地產完全冷靜下來,走向平穩健康發展,是必須、值得及好事! 」他相信企業會汲取當中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未來發展會更為穩固,進而要營造現在內地提倡,適合或市場適合的「好房子」,將不會是難事。

結合力量解決行業困難
近年房企經歷項目出售困難、新資金渠道中斷、債項到期等問題,企業要設法自救,但廣州的房地產商並非「單打獨鬥」。
「地產開發商是競爭對手,但在廣州則是比較活躍,願意溝通,共同創造合作機會,特別在最近十年,很多項目都是合作開發,有助提升效率,減少各自負擔。」陸毅表示,在協會的推動下,無論是高峰期或低迷時候,在廣州房地產市場上仍會聽到行業的聲音。
協會作為房企及政府之間的樞紐平台,作用可以很大。陸毅指,一間企業提出問題,協會會聯動幾十間地產商,就該問題挖掘共性並提交給政府解決,過去20年便為無數企業解決各類問題。「協會重視與企業及行業的交流與溝通,由於企業在當中得到快樂及幫助,參與度也不斷增強。」

以促進行業發展為己任
「搭建政企溝通平台、為會員紓困解難」是協會的重心工作,協會在過去8年參與和開展政企溝通工作近100項,組織會員企業代表和專家參加逾百場調研會議,切實反應行業的心聲和訴求,並且提交書面政策建議近40份,其中多項建議在有關政策優化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近年的研究成果更包括有:廣州房地產行業發展情況分析、廣州市土地市場研判與分析、以股權投資形式介入城市更新項目的業務模式創新研究等。通過一系列專題調研,為政府有關部門和會員企業提供了大量促進行業高品質發展決策參考。
協會亦經常組織舉辦了多場大型交流研討活動,為推動經濟社會和行業健康發展提出了大量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包括舉辦「AI賦能·『智』贏房產」高峰論壇、「房地產·互聯網·金融」三大行業人力資源交流峰會等。近兩年,協會更建立常態化走訪會員企業機制,適時舉辦各類交流、研討活動,向會員提供各類專業培訓和教育服務,並且打造品牌沙龍活動——「廣州房協會客廳」,開啟聽取會員心聲訴求的「綠色通道」。2023年6月至12月,更先後主辦番禺、越秀、增城、白雲、黃埔、荔灣六個區的房地產博覽會,助力企業發展。

攜手企業面對難關
有些商協會只是掛名的「花瓶」,廣州市房地產行業協會卻為會員企業實際解決很多問題。政府如需諮詢行業意見,也會通過協會約見目標企業,掌握市場最前線的聲音。
在2024年艱難時候,很多商協會選擇「躺平」,廣州市房地產行業協會的活動卻是近十年最多,組織舉辦了一系列「惠民利企促消費」活動,例如廣州市住房「以舊換新」活動、市屬各區房地產博覽會及「好房節」系列活動、全市房地產博覽會、廣州優質房地產項目香港推介會等,並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陸毅表示,對企業來說,錦上添花,遠不及雪中送炭。他在協會多年堅持「以情懷維繫關係,創造共同利益鞏固情懷。」他相信幫助企業發展得更好,企業會對協會更好,更多企業願意加入協會,也可促進企業之間的交流。他期望企業能感受得到,願意與協會共事。
機遇和挑戰並存
房地產行業正經歷從「增量擴張」到「存量提質」的深刻變革,未來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陸毅認為,城市化發展、居民收入增加、政府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助力行業效率及降低企業成本,都為行業帶來機遇。惟一線城市仍面臨「去庫存」與需求疲軟的雙重壓力、房地產資金鏈風險極待解決、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增加開了發成本和運營難度。協會將扮演好橋樑紐帶角色,發揮好政企之間的溝通協調作用,宣導企業誠信經營,在行業內大力開展政策研究,積極推動技術創新與數位化轉型,探索金融創新與合作,促進多元化融資與風險防控,推動產品和服務的持續升級,引導市場細分與差異化競爭,加強行業培訓與人才儲備,推動行業向高品質、可持續方向發展。

廣州樓對港人的吸引力
近年內地樓市低迷,買家入市信心不足,需求顯著減弱。陸毅對未來樓市感到樂觀,他解釋,廣州在過去20年房價上漲,一個每平方米5千元的單位上漲至7萬至8萬元,即使最近回落至約5萬元,也累積了大量升幅。加上廣州人習慣儲蓄,物業房貸少,很多家庭不只擁有一套房,因此廣州人相當富裕,而他們的住屋要求仍會不斷提升,有換樓改善生活環境的需要。
與香港相比,目前廣州的房價仍然偏低,例如越秀老城區的新盤售價約每平方米十萬元,這使得廣州在價格上具優勢,且戶型接近,能夠吸引香港買家。此外,廣州更接近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包括有許多國際學校,教育質素接近,醫療水平良好、交通便利,且大多數人能聽懂廣東話,特別是越秀等老城區的飲食習慣基本上與香港相似,綜合各方面因素,廣州物業相對於內地其他城市更具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