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首個在深圳成立的港資私家醫院新風和睦家醫院,最快今年11月投入試營。該院所屬集團新風天域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和睦家醫療總裁吳啟楠(圖)表示,深圳醫院的收費比香港私院相對便宜,冀利用國家「港藥通」政策,將香港的藥物,特別是癌症藥物,引進深圳醫院使用,再利用港、深地理相近的優勢互補,為兩地居民或於當地工作的外國人提供港式私家醫院服務。
350牀位 主打微創手術
投資30億元(人民幣,下同)興建的新風和睦家醫院,是深圳首家港資的私營綜合醫院。26層的大樓於福田區拔地而起,提供約6.5萬平方米(約70萬平方呎)的樓面面積,合共提供350張牀位。吳啟楠表示,該院主打微創手術,冀減輕病人痛楚,令病人較快康復及出院,故預留牀位較少。
作為首家港資私營醫院,吳說,該院除引入港式管理外,亦於深圳引入「家庭醫生」的概念,因內地居民多到公營醫院看病,每次應診醫生不同,未必了解病人情況,而該院則提供「家庭醫生」專理其負責的病人,即使病人網上問診亦由其家庭醫生應診,醫生可透過程式取得病人病歷(見另稿)。醫院落成半年內,將建立一支逾15人的香港醫生團隊,現有4名醫生就位。
引入「家庭醫生」
建逾15人港醫團隊
吳續指,內地十分支持香港醫生到內地執業,僅需兩星期可完成註冊,「沒有任何障礙」,毋須再考試,但須透過醫院申請內地執業,醫生不能以個人名義申請。
收費方面,吳表示該院會比內地公營醫院較高,相等於公營醫院特需病房,他舉例說,於該院分娩單人房收費約6萬至8萬元,照胃鏡8000至1萬元,照磁力共振約為3000至5000元,相信較香港私家醫院便宜。
中央於去年11月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大灣區9市可使用藥監局批准、部分已在港澳上市的藥物或醫療器材(「港藥通」)。吳稱,冀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將來可受惠於這個政策,可採用部分的獲批港藥,「目標是腫瘤科,因看到內地人對香港癌症藥需求大,而香港的藥物選擇較多」。
內地購藥較便宜
總裁:吸引兩地居民
吳補充,內地政府集體採購藥品,價格較香港便宜,「同一隻藥,如果中國批了,會比香港便宜得多,從香港過來深圳看醫生,可用該藥,較便宜」,因此期望兩地優勢互補,以及藉相近的地利,吸引兩地居民都使用該院服務,如內地居民需要未經衛健委審批的藥物,亦可到香港使用注射用藥。
集團指,2019年大灣區醫療健康產業產值規模約為7000億元,預期隨着內地人口老化及開放生育政策下,到2030年產業將發展至2.5萬億至3萬億元規模。
採港式管理 科技遙距問診
作為深圳首家港資私營醫院,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除採用港式管理模式,稱該院醫護「不領紅包」之外,院方亦研發以科技遙距問診及即時送藥服務,冀改善病人體驗。
定位不同 不憂港大醫院競爭
深圳香港大學醫院於2012年落成及開業,較新風和睦家醫院早近10年落戶深圳。和睦家醫療總裁吳啟楠表示,港大深圳醫院屬公營模式,「他們用瑪麗醫院模式,100至200元(人民幣,下同)包晒(診症、基本藥物),將香港公立醫院模式輸入深圳」,而新風和睦家醫院則屬私營,「像養和醫院和港安醫院」,認為兩者不存在競爭。
禁紅包文化 三成薪酬表現掛鈎
管理方面,內地公營醫院慣有「收紅包」的惡習:病人向醫護提供醫療費以外,也會贈「紅包」盼取得更好服務,吳說新風和睦家醫院醫護不領紅包,「如發現醫生收紅包,會dismiss(辭退)他們」,但考慮到有部分病人家屬不付紅包不放心,他說「個別也會收了、再在手術後給回他們」,加上該院以市場上較高薪酬聘請醫生,薪酬約二至三成與服務質量及評分等「業積」掛鈎,冀令醫護收入「陽光化」。
網上應診 半小時送藥
該院亦配合科技,提供以手機應用程式提供網上應診服務,「app上也是家庭醫生應診,他可以看到病人的病史,半小時送藥上門,而其病歷會更新」,舉例說,如有小孩晚上發燒,透過遙距問診,其家庭醫生先了解情况再開藥後,及後透過快遞「半小時送藥上門」,翌日醫院員工會再致電跟進,「如果仍未康復,可即時預約,到醫院便直接到醫生辦公室,不用再等做檢查了」。該院亦研究以系統連接智能手機或智能手表應用程式,令醫護日後可遙距監測病人或孕婦的身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