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商總會與必維船級社(BV)聯合舉辦「深圳-香港綠色能源供應鏈交流會」,當日國際海事行業供應鏈上的各方持分者聚首一堂,為海事活動脫碳的兩大核心路向,包括推廣替代性綠色燃料及推動船舶電氣化進程進行交流討論,並尋求切實有效的可持續解決方案。活動得到鹽田區政府、香港船東會、華光海運有限公司及赤道基金支持。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此次活動聚焦兩大核心議題:「應對替代性燃料挑戰」與「解鎖電氣化潛力」,分組會議分別由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環境研究所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教授,以及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前首席助理秘書長(空氣質素政策)梁啟明博士主持,他們引領與會專家共同探索行業前沿動態與創新路徑。
會議深入探討了支援綠色電力作為現代海事運營動力源所需的關鍵技術與生態系統構建,詳細分析了中國綠色甲醇等替代燃料的供需現狀與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與會者共同制定了提供綠色燃料加注與出口服務的詳細路線圖,旨在推動相關服務的快速落地與持續優化,為海事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堅實支撐。
發展綠色能源中國具優勢
香港航商總會主席、華光海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趙式慶指,兩個方案都跟電有關。他認為,從能源使用的角度,目前電氣化肯定比其他方式都更為直接,但要往前推動,需要制定相關法例,更成熟的跨區域,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的香港、深圳、廣州等相互合作。他坦言,這些地方之間有很多客輪及貨輪,惟電氣化程度不是太高,他相信技術上障礙不大,但要解決政策及市場因素等挑戰。
「今天探討,首先是電氣化的角度,怎麼通過粵港澳大灣區更好的協同,將這個路徑往前推動,另一方面是探討替代燃料的可行方案。」趙式慶表示,全球貿易有90%是通過海運進行,是全球最有效的運輸方法,但同時減碳是當中最困難的部分,因為數量大、航程遠,目前電氣化可實現在短程航運,但長程運輸、跨洲的遠程航運,使用替代燃料則相對成熟。
他指出,內地有良好的綠電產能及儲備,因此由綠能到綠氫,內地會有比較成熟的方案。而由綠氫到其他替代燃料,目前全球集中考慮綠甲醇,(預計至2026年)內地甲醇生產將佔全球75%,所以在甲醇方面,中國也是有產能上的勢。
他很高興活動邀得海外持分者、海外用家到來,讓他們看到中國未來相關優勢。他強調「通則不痛」,期望通過是次會議能把產業鏈上下遊最核心的持分者,匯集在此進行深度交流,並通過交流活動形成共識。
鼓勵跨行業參與者合作
必維船級社策略、並購與高級服務總監Subajan Sivandran認同電氣化是長遠目標,當中涉及安全、可持續性及數字化。他表示,當日討論涉及很多可持續性內容,行業可利用替代燃料減少碳排,但重要一點是跨行業參與者如何實現合作,共同推動發展。他指出,與會者都在強調需要關注商業化發展,要考慮電氣化的戰略性舉措,在安全及創新所帶來的影響。 他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時機,讓大家去發掘電氣化及替代燃料所存在的無限機遇。他強調,要實現減碳,供應鏈各方需要保持透明,才能夠互相信任,實現共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