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稿】■透過知識競賽 練就腹有詩書的下一代

分享

—第四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 ●劉思鉻

編按:灼見名家傳媒主辦的「第四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六月二十二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舉行總決賽暨頒獎典禮。賽場上同學們有智有勇,互相切磋較量,氣氛熱烈,一眾嘉賓又勸勉和鼓勵同學們繼續學好中國語文。本版特刊專稿報道盛況。

旨在提升小學生對學習中國語文和中華文化興趣的「第四屆腹有詩書——全港小學校際中國語文常識問答比賽」,二○二四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舉行總決賽暨頒獎典禮後圓滿結束。此項活動備受學界青睞,參與人數屢創新高。在首席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榮譽教授何文匯博士指導下,今年比賽特別加強《論語》和詩格律知識,以增加學生文化底蘊和品德修養。
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四校學生,從逾八十間參賽學校中脫穎而出,最終英華小學同學技高一籌,第三度奪冠;聖彼得小學榮獲亞軍,隊長王馫同學並獲最佳表現獎;拔萃女小學、奉基千禧小學則分獲季、殿軍。

【特 稿】■透過知識競賽 練就腹有詩書的下一代
何文匯

君子之學 貴乎慎始

主禮嘉賓、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恭喜同學脫穎而出。他引用《荀子.勸學》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指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學生須多方面、點點滴滴地積累知識,又以「君子之學,貴乎慎始」,寄語同學謹慎學習才能成為有智慧的人,而小學正是關鍵的學習階段,教育局亦推出多項活動,致力加強語文和文化學習經歷。施俊輝感謝主辦方提供平台讓同學切磋交流、展示學習成果,以及教育同工循循善誘,為國家培育棟樑之才,為文化傳承貢獻一己之力。
今年腹有詩書比賽邀請了十五位高等院校中文系學者及資深中文老師擔任顧問及評判,並獲一眾熱心的善長仁翁贊助及支持,灼見名家傳媒社長文灼非在致詞時,特別感謝他們令比賽順利舉行。他表示,腹有詩書比賽有點像中國古代的科舉,進入總決賽有如參加殿試,而出賽的同學每位都像進士。文社長勉勵同學飽讀詩書的同時,也要學會待人接物,從《論語》中學習孝敬父母、尊敬師長、三人行必有我師,最終契合比賽的主題「腹有詩書氣自華」。
連續四年贊助腹有詩書比賽的鵬程慈善基金主席鍾志平博士表示,總決賽是王者之戰,參賽過程中可以溫故知新,自己也學到不少知識,可謂教學相長。同學即使無法掄元,相信亦已達到腹有詩書的目標。他有感近年小學生中文水平有所增長,將會繼續支持這項比賽。紫檀贊助機構、中原地產亞太區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雄則讚揚同學治學用心,今天社會重STEM教育,透過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從小種下學習詩賦的種子,可以加強數碼素養,警惕科技的不足。旭日慈善基金代表楊燕芝認為,傳統文化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和智慧,是繼往開來的泉源,而中文便是學習的基礎:「你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報,亦將鼓勵更多同學學習中文,銘記中國人的身份,掌握中國文化的精髓。」

同學表現 智勇雙全

總決賽採取四隊對壘制,分必答題、搶答題及挑戰題三部分,範圍涵括古典文學、《論語》、中國文化歷史及詩格律,由文灼非社長、何文匯博士、香港能仁專上學院文學院院長單周堯博士、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研究教授陳瑞端博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潘銘基博士擔任評判,亦邀請中大中文系副教授陳煒舜博士,夥拍資深傳媒人范夏娃主持。
總決賽中英華小學同學齊心作答,一路領先,聖彼得小學與拔萃女小學亦勢均力敵、緊隨其後,首次進入總決賽的奉基千禧小學雖稍有失誤,但志氣不滅,謹慎應戰,仍取得不錯成績。
何文匯博士點評賽果時認為,所有參賽者表現均有智有勇,參賽過程必定學有所成,當下或許感受不大,但日後定能感受到所學較同輩人多。他強調,粵語保留了平、上、去、入四聲,契合中古音的聲韻,最適合保存和弘揚詩賦精神,古人按照平仄格律創作詩賦,作品以粵語念起來便是活的,「保存粵語是我們的優勢,也是我們的責任」。而儒家重要經典《論語》是孔子言行的言論彙編,是自古以來修身齊家寶鑑,更不能輕忽,他自己便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座右銘,時時惕勵自己。
今年腹有詩書比賽橫跨大半個學年,參賽同學付出巨大努力,師長支持亦不可或缺,因此特別頒發學校獎、教育獎、親子獎予晉級總決賽的學校、晉級第二回合的負責老師,以及晉級準決賽的學生家長,感謝他們的付出。最後,大會頒發獎項予冠、亞、季及殿軍隊伍,以及嘉許最佳表現的同學,相約明年再見。

(圖片由灼見名家傳媒提供。作者為灼見名家高級多媒體編輯。)

【特 稿】■透過知識競賽 練就腹有詩書的下一代
▲灼見名家傳媒董事局主席潘燊昌博士、文灼非社長、教育局施俊輝副局長、比賽顧問、贊助和支持機構代表、參賽師生、主持大合照。
【特 稿】■透過知識競賽 練就腹有詩書的下一代
▲潘燊昌主席(右)、文灼非社長(左)、鍾志平主席(右二)頒發最佳表現獎予聖公會聖彼得小學隊長王馫同學。


【特 稿】■透過知識競賽 練就腹有詩書的下一代
▲潘燊昌主席(右)、文灼非社長(左)、何文匯博士(左二)頒發「腹有詩書學校獎」予入圍總決賽學校:(左三至六)聖公會奉基千禧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英華小學、拔萃女小學的校長和副校長。



【文化綠蔭】■不讀與必讀 ●朱少璋

「閱讀界」有所謂「四不讀」的說法,頗具爭議,常引起討論。
「四不讀」較流行的版本是「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男不讀《紅樓》,女不讀《西廂》」;未詳出處,相信是民間經約定俗成的集體創作。
「少不讀《水滸》」,或因《水滸傳》「誨盜」;故事既講落草為寇講官逼民反,年輕人讀了,自然容易危害國家安全,不宜讀。「老不讀《三國》」,只緣《三國演義》中人人工於心計、爾虞我詐,對提昇長者的個人修養沒幫助,不如不讀。「男不讀《紅樓》」,或謂《紅樓夢》通篇女兒香,頁頁悲金悼玉,男孩子讀之有損男兒氣概。至於「女不讀《西廂》」,極可能因為《西廂記》有「誨淫」之嫌:紅娘遞柬、鶯鶯投懷;女孩子又怎可以讀?
當然,讀者也可以細數這幾部名著在布局、筆法、主旨、內容及思想上的種種優點,反過來論證男女老少都要讀。不過,提出「四不讀」的人既然沒有提供具體理由,反對者又為何要提出反對的理由呢?我在一本三十年代的舊雜誌上,就讀到很直接、很厲害的「反建議」:「……女不睇《西廂》;非人也。」不由拍案叫絕!「非人也」一句把前文的意思完全倒過來,由「不讀」變成「必讀」,既巧妙又有趣。
林語堂在〈讀書的藝術〉中強調「世上無人人必讀的書」,固是的論;若反過來說「世上無人人必不讀的書」,也並不太過牽強。且看二○一五年既有亞馬遜編輯團隊發布「人生必讀一百本書」在前,二○一八年就有復旦大學嚴鋒教授發表〈不必讀書單〉在後。
一部書之所以「必讀」或「不讀」,若在「興趣」或「得益」上講,其實是很「個人」的事;所謂「理由」,都是主觀的,不能放之四海皆準。不過,我倒同意某些書之所以「必讀」乃基於「文化責任」上的考量─尤其經典作品。朱自清在《經典常談》的序文中說:「再說做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至少對於本國的經典,也有接觸的義務。」「四不讀」提及的《水滸》、《三國》、《紅樓》、《西廂》,本本都是經典;對「一個有相當教育的國民」來說——不論男女老少——是否「有接觸的義務」?閱讀當然要講興趣,但亦似乎不能只講興趣;箇中如何權衡斟酌,值得深思。

(作者為香港作家。)


人情味 ●林中英

妹妹在假期裏回澳門探媽,發覺母親胃口不好,時把吃進嘴裏的食物吐出來,又說不出哪裏不舒服,只好先猜她是牙齒的問題吧。
聽保姆說起婆婆愛吃軟軟滑滑的沙河粉,妹妹到營地大街市場去,在中央街市內外繞了兩圈都找不到。她看到粥麵店有沙河粉,不想白走一趟的她有點厚顏問店主可否轉讓一些沙河粉,店主有點為難。妹妹將情由說出,店主聽到是一位九十五歲的老人吃的,立即把粉條裝進塑料袋中遞過去。當妹妹聽到只需付款一元五角,嚷着收多一點錢吧,太便宜了。店主說,可以的啦,我媽媽也九十多歲了。
接着妹妹又到菜市場裏買了兩元銀杏,又一次不好意思。攤檔老闆說小小交易都是生意呀。
妹妹把這些當小故事說給我聽,又當謎語般叫我猜價錢,她說有點感動。賣給她沙河粉的店主能共情;賣給她銀杏的檔主的靈活來自體貼,帶着人情味的小事令人暖心。
人情味的重量不及恩義,施恩施義要有適當機會,而人情味藏在人際的縫隙中,質直樸素,在一念之間自然散發的柔軟。在陌生地方感受到人情味,所獲如在心靈灌上雞湯。旅途中會為嘗的美食、看的好景、住到性價比高的旅舍、買得的心頭好高興,在時過日遷中能使我記住的,並為這個地方加分的,是曾遭遇過的人情味。
數年前的摩洛哥之行,由馬拉喀什前往瓦爾扎扎特,經過阿特拉斯山脈,車子在不平的山上公路往上爬,此行遊覽世界文化遺產阿伊特本哈杜築壘村,是柏柏爾人的村落遺址,那裏保留着比較完好的用黏土及乾草建成的泥屋,是摩洛哥南部土建工藝的典範。我們步行下山後要走過一條鋪上石頭的淺溪,溪中站着兩個小孩,主動伸手拉着走得顫顫的團員的手。過了溪,孩子伸手要小費,團友才明白這不是幫助,意態失望,付過費便張聲通知後頭的團友:是要收錢的。也有其他團員拉着伸過來的小手,給的都是小錢而已,多少只隨心意。倘若你不接手也不會被推下溪中。
若然生活是過得去的,這般年紀的孩子不應是在校園裏讀書,在操場玩耍,在家裏被父母摟着嗎?這麼想,對一場人情味的誤會便理解、釋然。

(作者為澳門筆會會長。)


一葦街渡入漁鄉 ●黃秀蓮

全憑一葦街渡,讓我游走於鴨脷洲與香港仔之間的粼粼一水。水道修長,舟楫密擁,微風吹來,小船輕漾。兩岸堤邊,綠蔭不絕,遠處漁歌隱隱,燈塔豎立,香港仔南避風塘真可入畫。
我循地鐵南港島線而來,無人駕駛的列車鑽出地面,奔往全線海拔最高的鴨脷洲利東站去。在站外抬頭一望,撲入眼簾者是扯旗山、薄扶林,為之一愕,只緣從未在南區看山。步往水濱,卻見對岸山墳纍纍,猛然省起那是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其中一塊塋地永埋了蔡元培先生的巍巍抱負錚錚風骨。沿岸是鴨脷洲風之塔公園,形似風帆的帳篷,儼如現代劇院,覆蓋着清涼,可遊可觀,虛空處為活動場地,弧形看台可休憩,哪知前身是城巴車廠呢。漁港桅檣,都化為立體雕塑,既懷舊,又創新,以新景物印證舊情懷,以現代說明傳統,營造獨特漁鄉風韻,處處流露出改造景觀之眼光和魄力。觀景台宛如漁舟,未及登臨,作別充滿現代感的海湄,且先登街渡。
渡頭在近,蘭舟在候,小船木造,木質透着溫暖,船資僅兩塊半。摩打噠噠噠激起碎浪,可是靠在避風塘臂彎裏的船密密麻麻,街渡唯有從窄窄縫裏繞出來,滴溜溜輕盈一轉,已闖出重圍,直線抵達渡頭。清波碧水,波瀾不驚,避風塘自有一套讓路文化。水光茫茫着浮金流銀,尚未飽覽;波上晃晃蕩蕩,轉瞬已靠岸。一水之隔,似隔又近,航程只消四分鐘,意猶未盡,只好登岸。
香港仔這邊海鮮攤檔沿海林立,半在陸地半延伸水上。此岸另有風光,海濱公園寫實地融鑄漁鄉風貌,銅造雕塑勞苦而尊嚴地挺立,揚帆、撒網、捕撈、挑擔,漁民拼搏於波濤風雨的情景一一呈現,猶如露天民俗美術館。昔日漁獲買賣由魚欄操縱,掌管魚欄的都是岸上商人,常趁漁民有燃眉之急,就立約以高利貸款,債息漩渦一樣纏繞。二戰期間漁業大受打擊,戰後政府決心取締魚欄,乃成立魚類統營處,只收百分之七佣金作經費,剩餘款項撥歸漁業發展,如低息貸款作修船修漁具之用。浮家泛宅,風浪顛簸,漁舟在勞碌裏憂患中駛進避風塘的庇護去。

(作者為香港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