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的公營學校主要分為津貼學校和直接資助學校,「直資」儘管並非像津校全免學費,為何仍有大批家長心儀,每年也出現「爭崩頭」的盛况?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主席、英華書院校長陳狄安稱,直資學校課程具彈性、自行決定教學語言,同時有國際課程供學生選擇,部分小學更「一條龍」銜接中學。他提醒有意安排子女報讀直資學校的家長,宜先了解學校的背景和特色,這樣才能揀選合適的學校,而月中舉行的第一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便是個進一步了解「直資」的好機會。(4之4)
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香港和內地家長可說不相伯仲,費盡心思做好升學規劃,務求子女可以接受最佳的教育。香港政府容許「高才通」、「優才計劃」等人才引進計劃的申請人子女來港入讀公營學校,因而催生了12月15至17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的第一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本地家長一向趨之若鶩的「直資」,勢必成為今次教育展熱捧之選。
學校資源充足 多屬小班教學
直資學校是政府在1991年推出的新辦學模式,學校同樣獲政府資助,但就以每名學生為單位,學校憑着提供優質和特色教育吸引學生報讀,學位一直競爭激烈。香港現時有71間直資學校,包括中學、小學及一條龍學校。
陳狄安校長表示,直資學校獲政府資助同時,可以向家長收取學費,間接增加學校資源,為學生提供高水平的教育服務。「例如每班人數30多人,部分直資學校會將每班學習人數減至20多人,又為中、英、數科提供增潤課程,又或是增加學生的課外活動等。」
選修科目多 老師人數多
直資學校的學生升讀高中時除修讀中、英、數和通識4個核心科目外,可選修2至4個選修科目。陳狄安稱,直資學校有足夠資源聘請更多老師,開辦更多選修科。「以一間規模相若的中學為例,若津貼學校按政府編制有60多名老師,直資學校的老師數目可增至近90,令學校可以將學生『分拆』成小班教學,或善用現時高中課程的彈性,開辦不同的選修科,令學生在選配上更具彈性。」
陳校長表示,直資學校同樣重視學生在運動方面的發展,若有學生在某個運動項目表現突出,有學校甚至聘請星級教練加強培訓,這都是直資學校的優勢。「敢創新敢嘗試,為學生提供多元活動,變相學生得到的學習機會亦會增加。」

不同課程選擇 有利海外升學
正因開辦課程具彈性,不少直資學校除本地課程外,亦有開辦國際課程,學生可報考中學文憑試(DSE),或選擇修讀和應考IB(國際預科文憑課程)或A-Level(英國高考課程),藉此銜接海外大學校。陳校長補充,不少直資學校直接與海外不同院校聯繫,有助學生得到更多海外升學資訊,部分學校甚至與內地或海外大學有直接的「校長推薦計劃」。
提到插班,由於直資學校是採取全英語授課,因此學生須有一定程度的英語水平,陳校長說:「申請報讀的學生須參加入學試,當中包括考核學生的英語水平,若不符合應考的年級的要求,特別是報讀高中課程,不易獲取錄,又或被要求選擇降低一級,例如原申請中四,改變為先讀中三。」他表示不擔心學生的適應問題,因為香港學生到海外讀書,同樣遇到適應問題,「只要願意與同學溝通,在社群中講得多,無論是廣東話或是英語,數星期或一個月後便有小成。」

三天展覧全方位認識香港教育
一連三日的第一屆(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本周五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超過120間學校參展,包括中學、小學、幼稚園等展覽區,家長可以在展覽中掌握第一手香港升學資訊,了解香港教育制度和升學路徑,探索各學校特色課程和優勢。
教育展設有30場講座,邀請香港教育界星級校長、升學專家、學者等主講,講座主題計有認識本港學制、學校類別和特色、升小升中的派位程序、升學輔導、國際課程、STEM教育、歷奇教育,同時亦有小學和中學面試攻略,計劃來港升學的學生如何準備及適應香港學制,甚至有回流內地升讀大學的分享,讓到場的家長加深認識香港教育。
今次教育展的合作伙伴、STEM Plus創辦人劉靖瑋稱,場內同時設有升學資訊概覽區、升學面試實戰區。另外會有學界AI Edge級方程式大賽,以及大型 STEAM 小車比賽及工作坊,到場參觀的學生可以報名參加。此外,場內亦設有一個迷你兒童書展,展出不同類型的兒童書籍,家長可以順道為子女揀選合適的兒童書。

多元學習 促進全人發展
「多元」含有多方面的意思,要認識學校多元學習,家長首要明白子女的未來不是只有讀書一條道路,因為「多元學習」並不局限於術科的教學,而是希望在不同方面可以發掘學童的潛能,例如在音樂、體育、美術上,不是只會讀書,同時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我們常以「龍生九子,子子不同」形容即使同一出處,亦不全然相同。「多元學習」的目標亦是一樣,學生雖然在學校一同學習,但每個孩子的潛能不一,成長亦有快慢。香港學校普遍都重視學生在語文科的學習,會為學生拔尖補底,打算安排子女到香港升學的家長毋須擔心語文的挑戰。
不局限術科 發掘學童潛能
至於近年大熱的STEM教育,是一種跨學科的教育模式,結合知識和科學,鼓勵知識的實踐及技術的應用,不同學校會透過不同專題研習或活動,例如紙飛機、射箭、航空的模擬訓練,以至近年的編程技術和人工智能培訓等,學生透過這些學習,可培養創造力、建立信心及適應力和解難能力。
有興趣了解香港學校制度和不同學校特色的家長,本周五不妨親身到場參觀 (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相信可以為子女尋找一間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樂趣和滿足感,同時又可發揮潛能,讓德智體群美都得到均衡的發展,也擁有快樂校園生活的學校。
香港升學專家梁永樂

(大灣區)香港學校教育展
日期:12月15至17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7:00
地點:亞洲國際博覽館5號館
主辦機構: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香港津貼中學議會、津貼小學議會、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