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鄉親,成立了多個民間組織,秉持團結鄉誼的宗旨,以各自的資源和人脈貢獻香港。香港黃埔各界聯合會由一群廣州市黃埔區鄉親及與黃埔區有密切關係的香港人發起組成,成員包括在黃埔區經商的商家及當區的香港政協委員。他們一直廣泛團結鄉親、社團及香港各界人士,致力為香港及黃埔的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香港黃埔各界聯合會於2015年3月18日成立,至今已走過十個年頭。秘書長鍾振雄表示,作為愛國愛港愛鄉組織,聯會成立目的是聯誼鄉情,積極促進粵港兩地在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聯會成立初期人數不多,因此積極匯聚各方人才,初心是團結一起推動文化交流及經濟發展,當中有從政從商或不同個人專長的人士參與,對會務發展很有幫助,至今在冊會員及義工人數約1,500人。
廣州黃埔區是著名的荔枝之鄉,聯會在成立初期趁荔枝節,安排約800名香港鄉親會員到訪黃埔區,品嘗荔枝及參觀黃埔軍校等文化設施。近年也舉辦了多場大型燒烤活動,招待區內獨居長者、雙老家庭及綜緩長者戶,讓他們感受社區溫暖,每次活動均都吸引逾千人參與。「人與人之間最重要是情字。」鍾振雄強調,黃埔人注重傳統、團結且重感情。聯會通過不同活動凝聚會員,增加會員的向心力。


關懷民生舉辦活動
聯會為市民及會員舉辦的活動可謂多不勝數,例如旅遊、生日會、粵劇欣賞、敬老晚宴、中醫義診及探訪老人院等,近年舉辦了多項大型活動,包括在深水埗舉辦國際長者日大型盆菜,安排九龍城郵輪碼頭居民及義工的聚餐,並在黃大仙先後舉辦盆菜團年飯及開年飯。
聯會在疫情期間也一直緊貼社會需要,回應市民所急。在疫情初期防疫物資嚴重不足之時,聯會聯動黃埔區的力量,籌集合罩、防疫物資及檢測棒,派發給會員及義工,並安排義工到各區上門派發生活用品及防疫物資給有需要人士。聯會的林會長表示,許多好友及會友是黃埔區生產認證測試棒的廠家,得到廠家的支持及兩地政府的協助,成功將物資送到香港。另外,在防疫限制放寬時,聯會在尖沙咀社區會堂舉辦母親節頌親恩嘉年華,關顧了許多家庭的母親,活動全場爆滿。

應市民所急凝聚人情味
聯會不僅舉辦活動關懷社區,也因應個別會員及市民的需求提供支援。林會長強調,他們會盡力為有需要人士調動資源以提供協助。印象深刻是有一名七八十歲的老兵,他曾參與多次戰爭並取得多個勳章,但疫情期間流落廣州街頭,獲黃埔區公安收容後,聯絡聯會協助該長者回港,隨後經兩地部門協調,成功將長者送回香港,聯會在當中發揮了力量。此外,聯會也曾協助一名因護照問題,在過境時被扣拘的內地人士,也迅速拍板為寶達村火災的受影響家庭提供資金援助。
林會長與鍾振雄在廣州設廠超過30年,跟當地鄉親常有生意往來,逐漸建立互信,部分朋友生意愈做愈大,甚至出任政協委員等要職。林會長坦言,聯會基於這些政治能量的累積而組成,然而他不諱言,聯會並不求名,但看到一些社會及民生問題,會向友好的區議員、立法會議員或司局長作出建議,例如曾就輸入外勞、港車北上、粵車南下等問題也提出意見。
「我們工作很彈性,能做的都會及時做。」林會長強調,他們做的事情,都是想為香港好。因此無論是聯會舉辦的活動,或為地區籌辦的活動,都經常吸引大批會員及義工報名參加。他強調,他們做的是無償服務,工作要有意義,義工做得開心才行。他更認為,以往港人各家自掃門前雪,逐漸忘記了人情味,但近年已見感情凝聚,年青人也有愛國心。

鼓勵港青內地交流
聯會關心青年發展,為讓更多年青人了解國情,增加對祖國的認識。在疫情前一年的抗戰紀念日,安排了很多團去參觀香港抗戰紀念的地方,到訪烏蛟騰、羅家大屋、龍鼓灘等地。另外亦經常舉辦內地交流團,定期帶領年輕人到黃埔區及內地不同城市,已先後到訪福建、潮汕、上海、武漢、井岡山、雲南等地,讓年青人了解國情及認識祖國,探索大灣區發展機遇。
現時聯會下設多個小組,包括青年委員會、婦女會、行山會、社團聯絡部、社團福利部、文康部、義工團、合唱團、旗袍會、舞蹈團等。鍾振雄指,聯會因應會員的興趣及愛好成立了不同協會,通過不同範疇團結各人,壯大體系,以共同理念為社會服務。
黃埔區設辦事處為兩地企業牽線搭橋近年愈來愈多港人有意到內地發展,黃埔區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並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人才及產業落地發展的政策,便利港人到內地發展。鍾振雄表示,黃埔區得天獨厚,有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底蘊,科創能力迸發,產業優勢明顯,所以該會經常組織香港企業家、青少年團組到黃埔區考察交流,聯會更充當橋樑角色,幫助他們就業、創業及尋找投資機會。
去年年底,聯會在黃埔區云埔街道花廳坊設立「埔港產業交流合作中心」,作為埔港對接的窗口,發揮牽線搭橋作用。鍾振雄表示,香港商家到內地投資,可借助辦事處與當地相關部門單位進行對接,舉辦講座,獲取資訊和協助。年輕人在就業或創業上遇到困難,也可借助辦事處獲得支援。
林會長表示,辦事處作為黃埔聯會的駐腳點,通過此平台可發揮「雙向作用」,把有意到內地發展的企業「請進來」,為有意來港「走出去」的內地企業提供協助。

黃大仙「 關愛送暖到社區金蛇賀歲開年飯」筵開300席與長者共賀新年
新春伊始, 金蛇賀歲。雖然香港仍有少許冷意,但日前在慈雲山中央遊樂場卻進行了一場溫情洋溢的「關愛送暖到社區金蛇賀歲開年飯」的盛宴,活動筵開約310席盆菜,招待約2,900位來自黃大仙區內的獨居長者、雙老家庭及綜緩長者戶,一同歡慶新年。
開年飯是中國傳統的佳節盛宴,象徵團圓溫暖、萬象更新,更承載著中國文化中對家庭、友情和美食的深深追求。此次活動由黃大仙民政事務處聯同香港黃埔各界聯合會主辦、九龍社團聯會黃大仙地區委員會協辦,並得到東九龍居民委員會、民建聯黃大仙支部、工聯會黃大仙地區服務處、黃大仙各區關愛隊的全力支持。近3千長者感受社區有愛
為了讓長者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主辦單位在現場設置了多個暖燈,為長者驅走寒意;又為住得稍遠的長者安排旅遊巴接送。此外,每圍也有關愛隊隊員和義工細心照顧長者就座和用餐,從多方面將地區關愛送達給更多社區長者及有需要人士。

黃大仙民政事務專員胡鉅華致歡迎辭時表示,今年是第二年舉辦盆菜宴,盆菜宴的成功舉辦有賴各社區力量,以及關愛隊義工和其他義工團體的付出。他感謝各社區團體和義工對社區民生工作的支持,呼籲大家一起支持民生工作,並與全場共同高喊:「黃大仙, 黃大仙, 民生最優先! 」

香港黃埔各界聯合會常務副主席莫湛雄在儀式上感謝大家的鼎力支持,讓這場盆菜宴成為黃大仙區最溫暖的新春印記。一盆熱氣騰騰的盆菜,盛載著十全十美的祝福,更凝聚了社會各界的心意。他希望透過此暖意,讓長者感受到家的溫馨,體驗到老有所依,鄰里共融的社區精神。
主禮儀式後,三百席長者與義工一同起筷,共享饗宴,期間更有豐富節目與長者慶賀,在體會盛宴美味與社區溫暖同時,彰顯社區共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