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輯】■ 讓文字呈現每個美善的畫面——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第三場

分享

編按:香港文學舘與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今年六月於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舉行第三場。是次邀得知名作家、資深中文科教師蒲葦擔任導師,透過課堂講授及參觀香港文學舘等多元方式進行互動,反應熱烈。參與的學員們在課堂上踴躍發問,積極創作,充分展現文學新苗的蓬勃生機。本版邀導師蒲葦撰寫感想,並精選小作家們的作品連導師點評刊登,以期鼓勵新晉。


讓寫作成為動靜結合的課外活動  ●蒲  葦

第二屆第三場小作家活動的舉行地點是灣仔茂蘿街香港文學舘,我粗略查查交通,從同學的學校——東涌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到文學舘,一般需要超過一小時。

一場來到,見面時說得容易,事先的準備則極為不易。夾時間、出家長信、訂旅遊巴、安排帶隊老師、確認家長接送、鼓勵同學寫作、追收及修改文章等等。一次簡單的寫作課,背後卻有好多人在互動、配合和付出。因此,我特別希望同學珍惜這次可貴的學習經歷。

【特 輯】■ 讓文字呈現每個美善的畫面——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第三場
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小學部)校長梁惠芳(右一)、蒲葦(左一)與參加香港文學舘第二屆第三場「小作家培訓計劃」的學生合照。

認真看待之餘,我在課堂尾聲,鄭重要求同學必須感謝為他們付出心力的校長和老師,以及安排專業導賞的香港文學舘。文學史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的作家、學者,實實在在視寫作為大事業,分享人生智慧,促進人類文明,矢志不渝,無非在告訴我們文字的魅力。機會來了,讓我們一起學習欣賞,並嘗試參與創作。為此相聚,分享值得呈現的,每一個真善美的念頭,實在太好。別後收到文章,同學的形象又躍然紙上,得以載錄於報章,互動至此,豈止萍水相逢?

若有無不散之筵席,那應該是寫作。課畢,看着同學逐一登上文學舘門外的旅遊巴,還沒坐好就以純真的笑容向我揮手道別,「記得交文啊!」「知喇。」我的年紀越來越大,能令我感動的,愈發不是愛情,而是赤子情。

我為同學的作品下評語,讀者也在審察我的評語,不是在意是否同意,只是想更獲關注。寫作最宜互動,可以是課外活動、文學散步,更可以是比賽、是嘉年華。中年好聲音如是,小作家如是,願得知音的讀賞,更願有心人大力支持。

感謝各位同學傳來少作,當中不乏妙趣,每一位兒童都可以為詩人,真的不假。少作,特點是真誠,饒富童真童趣,每每令人意想不到。或說,少作,其最珍貴之處,是老作的相反。什麼是老作?隨着升中學,你會漸漸明白。

最後,我借此特別感謝可譽小學梁惠芳校長、蕭佩珊、張映婷及吳芷恩老師,以及香港文學舘。

(作者為香港資深中文科主任、作家。)


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第三場作品選

【特 輯】■ 讓文字呈現每個美善的畫面——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第三場

我的老師   ●四年級  梁巧言

姜老師是我的中文老師,她十分年輕,她有一雙大眼睛,大得連她的眼鏡也差點遮蓋不住,她還有一把又長又順滑的頭髮,眉清目秀,微笑時,會露出兩個可愛的酒窩,看起來和藹可親,而事實上她的確非常善良,且十分體貼學生。

還記得以前我的執筆方法不對,字體歪斜,同學們都取笑我。小二時有書法課,我還不習慣,剛巧姜老師經過,我頓時面紅耳赤,手忙腳亂地遮擋着自己的作品,姜老師走到我身旁,她半蹲着說:「妳已進步了!只是執筆方法還是不對。多加練習,妳一定可以改善。」說畢,她握住我的小手,和我寫着寫着,這時我感到一股暖流從她的手傳到我心中,她的細心教導,我牢牢記着。小三時,我獲得中文硬筆書法比賽亞軍,這刻,我深深感激姜老師以往的鼓勵。

時光飛逝,我已經四年級了,姜老師早已被調到另一間小學,但我絕對不會忘記她那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懇切耐心的教導。

【特 輯】■ 讓文字呈現每個美善的畫面——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第三場

蒲葦評語:

梁同學的文章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她有一雙大眼睛,大得連她的眼鏡也差點遮蓋不住」,這是非常到位的誇飾手法,意念非常好。同學善以具體事件、對話展現人物性格,深信姜老師必定會感動不已。語短情長,此文處理得宜,沒有冗語,句句出自真誠,我樂於點讚。


【特 輯】■ 讓文字呈現每個美善的畫面——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第三場

朋友送給我的項鏈   ●五年級  田笑鑫

在我十歲生日的時候,朋友送給我一件特別的生日禮物——一條銀項鏈,吊墜是一把小斧頭。這把小斧頭很精緻,是我最珍愛的寶物。

這把小斧頭是他奶奶親手打造的,他特意叫奶奶為我製作這把小斧頭,希望像斧頭一樣,勇敢堅強,劈開人生道路的荊棘。

他把項鏈輕輕戴在我脖子上,滿眼都是笑意,「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戴上項鏈之後,我希望你以後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會迎難而上,迎刃而解。」我十分感動,全身好像被注滿了力量般,無所不能。

升入高年級後的我,課業加重。生活上偶爾會遇到一些繁瑣迷茫的事情,但每當我疲憊迷茫的時候,總會摸摸脖子上的項鏈,冰冷的觸感總能給我一些溫暖和力量,彷彿能聽到朋友溫柔的祝福。那一刻,我心中充滿了力量。

小斧頭項鏈不僅僅是一件飾品,更是朋友對我的友誼和期盼。它提醒我要像一把小斧頭一樣,勇敢堅強。

蒲葦評語:

我喜歡這一篇小文,具體呈現友誼之可貴。小斧頭劈開人生道路的荊棘,非常有力,虛實兼濟。同學感動之時,「全身好像被注滿了力量般,無所不能」,直抒胸臆,恰到好處和妙處。讀下去,頗覺清新可喜。同學呼籲我們珍惜友誼,不要忽略生活中的小事,隨時給予我們大大的力量。恭喜同學能收穫友誼和祝福。


【特 輯】■ 讓文字呈現每個美善的畫面——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第三場

我來到山上的涼亭   ●五年級  崔梓賢

那片翠綠的山林如同一幅山水畫,每一棵樹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傑作,它們在風中輕輕搖曳,似乎在歡迎着我的到來,令人放鬆。

一個假日的清晨,我獨自來到了這個靜謐的山林。經過一條綿延不絕的山路,我終於到達了涼亭。這時,一陣風輕輕地拂過我的臉龐,我抬頭望去,而這一望卻讓我的眼睛再也挪不開。碧空如洗的天空中突然多了一件更為美妙的東西,柔軟得好似棉花糖,可是更像一個可愛的精靈,在藍色的畫布演着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一條小溪在遠處流淌着,水聲清脆悅耳。沿着溪流,岩石錯落有致地散在水邊,苔蘚和青苔默默點綴着它們。晨曦初照,金色的陽光灑在波光粼粼的溪水上,溪水彷彿被點燃,閃爍着耀眼的光芒。溪流邊的柳樹隨風飄搖,倒影在水中搖曳。整個小溪如同一幅流動的畫卷。我在涼亭中停留了許久,看着四周的風景,我彷彿融入了大自然的懷抱。

不知不覺烈日當空了,整個山林都被照得金燦燦的,我也該回到我那熱鬧的家了。

蒲葦評語:

描寫細緻,文筆成熟。「它們在風中輕輕搖曳,似乎在歡迎着我的到來,令人放鬆」,之後,「我也該回到我那熱鬧的家了」,井然有序,景物隨時間變化,作者也能融入其中,擁抱大自然。步移、比喻、分段的處理已能超額完成,表現不俗。


【特 輯】■ 讓文字呈現每個美善的畫面——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第三場

大美督的美景   ●五年級  趙芷晴

置身大美督,這裏的美景讓我心曠神怡。

我在大美督的涼亭坐下,感受海風的時候,一道迅捷的黑影吸引了我的眼球。轉頭望去,原來是一隻小鳥。牠如利箭般劃過藍藍的天空,慵懶的雲朵也跟着行動了起來。

突然,有水滴濺到了我的後頸。我好奇地望向後面,發現是大海在呼喚我。定睛一看,清清的水體中,許許多多的小魚在玩耍、在舞動,牠們可愛的樣子完完整整地呈現在我的眼前。海風迎面吹來,帶來了清涼的氣息,真好聞!

與此同時,另一種清香的氣味也不甘示弱地鑽進我的鼻孔。我循着香味望去,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在草叢中間點綴着的,是許多像精靈一般小巧精緻的花,實在是可愛極了!

大美督的景色好像世外桃源一般,令人感到心曠神怡。

蒲葦評語:

融情入景,漸見雛形;能運用比喻、擬人、五感等描寫手法,令人心曠神怡。

寫景之餘,亦可多旁及人物活動,以具體帶出景色的吸引力。同學對字詞的掌握相當準確,描寫角度甚為全面。


【特 輯】■ 讓文字呈現每個美善的畫面——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第三場

校園一景   ●四年級  梁巧知

我在一個美麗的校園上學,校園裏有一個生機勃勃的花園;有一個寬闊的操場;還有大大小小的教室。每當下課鈴聲響起時,同學們都蜂擁而至到正在沉睡的操場,令操場立刻沸騰起來;然而我跟其他同學不一樣,我逆行而上到全校最寧靜的地方——圖書館。

學校高七層,而圖書館就在二樓。它是一個「寧靜課室」,提供一個寧靜又舒適的環境,讓同學能夠專注學習和閱讀。此外,它有着林林總總的圖書,例如:漫畫、小說、百科全書、童話故事等……同學們都看得津津有味,而我也喜歡走進這個充滿閱讀氣氛的「寧靜課室」。

在這裏,我能學習更多知識,還可以專心地完成功課,我特別喜歡坐在窗邊,因為有太陽公公的陪伴,令我感受到太陽公公給我的溫暖,同時可以讓我好好思考一番。可是有時候這裏卻會被打擾,因為一年級的同學總是喜歡一起看書,一起討論和一起大笑,令這個「寧靜課室」不再寧靜。

校園是一個讓我成長的地方,每個角落都有我的足跡,哪裏擁有最多我的足跡呢?相信是這最寧靜的圖書館了。

蒲葦評語:

同學以動帶靜,令校園靜景更加突出,處理不俗。對「寧靜課室」的形容和描述甚為豐富,至少讓我相信她真是圖書館的支持者。「校園是一個讓我成長的地方」,說得好,那是在被打擾與自律自主的過程中成長過來的,很高興同學找到一處好地方。同學對此文的構思及處理頗見成熟,小四能有此洞見,側面又能呈現圖書館的功勞,不錯。


【特 輯】■ 讓文字呈現每個美善的畫面——第二屆「小作家培訓計劃」第三場

慈愛的舅姥   ●五年級  顏思如

每當經過那間燒烤店,腦海就會浮現出舅姥那慈祥的面容,和她那溫柔的話語。

舅姥個子不高,她的皮膚白皙,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挺的鼻梁,一頭棕色的頭髮。

記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在玩追逐遊戲,我們玩得不亦樂乎,一時間沒有看到前面有一塊小石頭。結果,我被石頭絆倒了,把膝蓋磕破了,我痛得哇哇大哭。舅姥聽到哭聲後,馬上跑過來,蹲下幫我檢查傷口。

當她看到傷口不算嚴重時,就溫柔地對我說:「寶貝不用哭,舅姥幫你吹一吹就不痛了。」說畢,舅姥就立刻幫我吹吹傷口,並給我貼了一個創口貼。

過了一會,舅姥帶我去了燒烤店,看到了很多美食的我,頓時把受傷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大口大口地吃着羊肉串,舅姥皺起的眉頭也舒展開來。

現在,我和舅姥不在同一個城市生活,但每次回到家鄉,舅姥都會慈愛地對我微笑。有一個如此體貼、慈祥的家人,我覺得既幸福又開心。

蒲葦評語:

描寫人物,達到基本要求。此文的發展亦井然有序,同學從引入、外貌描寫、敘事,到總結,構思得宜。倘要多加要求,那一定是「似宜更要有獨特之處」,同學可以寫得更奔放,不必受平日作文所制約。

(本特輯圖片由香港文學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