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大灣區】「漁米之鄉」順德尋味 「一魚三吃」滋味多

分享

港人一向愛吃魚生,平時接觸較多的是肉質肥美的日本魚生刺身。近在廣州佛山,以河鮮聞名的順德,當地魚生令遠近食客垂涎。有一種說法是:「來順德不吃魚,等於沒到過順德。」食家相傳:「順德魚有N種吃法。」今期為大家介紹常規「一魚三吃」的多滋多味。

策劃:蘭晶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雖然港人愛魚生,但《食物業規例》(第132X章)中有指明,「本港禁售中式魚生(即供生吃的淡水魚)」。食物安全中心亦不斷提醒市民,「無論是在港或外遊,切勿進食生或未徹底煮熟的淡水魚。」但在中國淡水漁業主產區——順德,由於原料豐富,慣常「即撈即食」。著名的「一魚三吃」,通常指的是大魚去骨後的新鮮魚生、熱氣騰騰的拆魚羹,再加上一道魚頭或魚骨烹製的熱菜。

魚生佐料配菜約二十種

日本料理通常搭配山葵、薑片、蘿蔔泥、醬油、柚子醋等佐料,順德魚生則豐富許多,有約二十種佐料,例如蘿蔔絲、蒜片、泡薑片、洋蔥、野山椒、檸檬草絲、炸芋絲、花生米、白芝麻等,通常以小器皿分裝,供食客自行取用。

當地人推薦了一家專門吃魚生的餐廳——野仙魚生,落座後,我們點了一個鱸魚生。鱸魚三吃,除了魚生之外,還有拆魚羹和椒鹽魚骨。

廚師刀工技藝高超

順德魚片對刀工要求相當之高,薄而不破,晶瑩剔透。清代的《廣東新語》和《南越筆記》記載當時廣東事物,內有描述魚生:紅肌白理,輕可吹起,薄如蟬翼,兩兩相比。比較傳統的做法是,先將活魚放血,然後將魚肉從中間切開,每一片魚生大約只有半毫米,剖開以後的形狀紋絡頗像蝴蝶,因此說「兩兩相比」。廚師的切法十分見功力,仔細觀察,魚片薄,則魚骨隱而不現;魚片厚,則魚骨清晰可見。有骨而不見骨,才是絕頂刀工。

眾所周知,魚的種類不同,口感自然有差異。鯇魚口感比較脆爽,鱸魚則比較嫩滑。當地吃魚生的方法也很有講究,首先將魚生放到碗裏,淋上花生油,撒上少許鹽,再依自己口味加入佐料和配菜,混合後攪拌。這樣的魚生入口後,味道更富層次,也更容易被南來北往的食客廣泛接受。

順德吃魚不止三種方法

冰冰涼涼的魚生觸達舌尖,口腔一陣清爽。然後再繼續咀嚼,各種香料的香、辛、辣、甜、酸層次不斷的湧現,非常豐富,愈嚼愈有味,回味無窮。另外,這家店的蝦生(生蝦刺身)感也格外清甜,感受到食材新鮮。蝦生只需搭配芥末和醬油,便可突出其清甜之味。蝦頭亦沒有浪費,變成一道椒鹽蝦頭。

品嚐了道地的「一魚三吃」,我們繼續探尋第四種吃法。於是來到佛山祖廟旁邊的一條小吃街——「飛鴻街」。此地人流量高,很多寶藏美食小店鋪面看着普通,但味道卻驚艷眾人。其中有一家以魚皮和魚肉麵為招牌的小店——魚皮德·順德爽魚皮,牌匾上寫有「百年傳承」,嚐過之後名副其實,涼拌魚皮爽脆彈牙,魚肉麵湯鮮美,加上幾片炸魚皮,口感酥脆,變身順德「天婦羅」。

順德野仙魚生

地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華蓋里四巷16號

交通:佛山市地鐵3號線大良鐘樓站E出口,步行700米(清暉園南門旁)

營業時間:11:00-14:00;17:00-21:00

【遊走大灣區】「漁米之鄉」順德尋味 「一魚三吃」滋味多

蘭。心。慧。志 : 魏晉風度 還看「琅琊天下第一家」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兩句詩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大意是當年王導、謝安簷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詩句中的王謝兩家就是東晉時期最有影響力的兩個士族大家,那時候的這些名門望族權傾朝野,有時候影響力甚至比皇帝還要大。

當時王家的影響力有多強大呢?話說有人去太尉王衍家拜訪,遇到了安豐、大將軍、丞相在坐;往別屋,見季胤、平子。回去之後,他對周圍的人說:「今日之行,觸目見琳琅珠玉。」後來,成語「琳琅滿目」就是從此而來。走到王家的院子,會發現遍地都是名人,遍地都是當宰相、當將軍、當名士、當詩人的人,影響力不可謂不大。

琅琊王氏家族第一人

當時的琅琊王家,為官做到五品以上的有161人,其中做到一品官的達到15人。王姓是中華民族的三大姓氏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而王姓之中,在琅琊郡的王氏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譽為「琅琊天下第一家」。而這一切的起點是誰呢?這個家族興盛的起點就是魏晉南北朝的第一孝子、「臥冰求魚」的主人公王祥。王祥因為孝順被人們推舉出來,名望愈來愈大。最後,據說王祥是唯一一個見到司馬昭可以不下拜的人,司馬昭不僅沒有責怪他,還對他畢恭畢敬。發展到東晉時期,出現了「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也就是天下一半是司馬家,一半是王家,他們共同治理天下。這個「琳琅珠玉」的王家在後代當中還出現了王羲之、王獻之、王徽之這樣的精彩人物,到了明朝,還有我們大家都熟知的王陽明,這都是從琅琊王家一脈相承下來的。

王羲之父子的風度

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與王家有關,即「東床快婿」。東晉大將軍郗鑒有意與丞相王導家結成親家。一日,郗鑒手下到王府選女婿,所有候選人都精心打扮,認真端坐,滿心期待被選中。只有王羲之一人袒胸露懷,躺在東床上,一副不羈的樣子,與眾不同。郗鑒得知後大喜,說:「這正是我要找的好女婿!」

王羲之寫下了《蘭亭序》這樣的千古名篇,他的兒子王獻之與王羲之的書法齊名。有人問過王獻之:「你寫得好,還是你爸爸寫得好?」王獻之說:「我可能寫得好一點。」然後別人又說:「為甚麼很多人都認為你爸爸寫得更好呢?」王獻之說:「他們懂甚麼?」由此可見,王獻之是一個相當有自信的人,這也是他之所以成為大書法家的一種底氣吧。

 王羲之的另外一個兒子王徽之把魏晉名士不羈的風格發揮到了極致。王徽之最有名的就是「雪夜訪戴」的故事。他說:「乘興而來,興盡而返。」意為:興致高了,我來找戴安道,坐了一夜的船也沒關係。我到這兒準備拍門了,突然沒興致了,我轉身就走。王徽之雪夜訪戴的美學畫面在中國美學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他走到門口,要拍門,將拍未拍之下,突然停下來轉身的那個動作,很有美感。所以,《魏晉風華》一書的作者魏風華評價王徽之是魏晉風度的最高潮。

當然以上王家一脈,我們只枚舉了幾位文人,王家其實出過像王敦、王導這樣能夠領兵打仗、治理天下的人物,以後有機會再與大家一一道來。


蘭晶 Stacey

‧葡萄酒品酒師,遊歷中港,負笈英倫,品味人生。

.不折不扣灣區人,看山玩水逛商場、雲淡風輕。

.冀以舌尖上的溫柔,感受灣區的飲食風流。

.透過雙眼,發掘九城的生活價值。

.透過雙手,書寫灣區文化藝術的傳承創新。

.透過雙腳,踏遍灣區不一樣的時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