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是深圳一年中最有詩意的季節,城市與山野換上秋日新裝,落羽杉漸染金紅、異木棉綻放嬌粉、桂花暗送清香,多個城市公園綻放出限定秋色,帶來浪漫的詩情畫意。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深圳灣公園:邂逅候鳥天堂
當秋意漫過深圳灣,這裏便成了候鳥與野鴨的樂園。11月的海風褪去了夏日的燥熱,帶着恰到好處的清涼,輕拂13公里長的濱海長廊。漫步其中,不僅能欣賞蘆花飛舞的秋日景致,更能邂逅成千上萬遠道而來的「空中訪客」。


站在觀海棧橋上舉目遠望,可見白鷺在灘塗上優雅踱步,鸕鷀群如訓練有素的舞者,時而掠過水面,時而潛入海底。最令人驚喜的是,每年冬季如約而至的黑臉琵鷺,會在淺水區悠然覓食,它們扁長的嘴喙在水中左右搖擺的模樣,宛如正在演奏秋日交響曲的樂手。而不遠處的紅樹林濕地,會有大批候鳥在此停歇補給,為繼續南飛積蓄力量。
步至公園中段的瀉湖景區,這裏是野鴨們的嬉戲區。赤頸鴨、琵嘴鴨等十餘種野鴨或在水中暢游,或在岸上梳理羽毛,偶爾還會靠近岸邊,與遊客碰面。小朋友最喜歡在這裏停留,看着鴨群排成一行悠然劃過水面,勾勒出夕陽餘暉的秋日剪影。
這個季節的深圳灣,既是觀鳥愛好者的天堂,也是城市人放鬆身心的好地方。若有閒情,可以沿着海岸線踏單車,任海風輕拂髮梢,欣賞候鳥在藍天碧海間穿梭。或者坐在草地上野餐,聆聽鳥鳴聲與海浪合奏,感受大自然饋贈的寧靜時光。


深圳灣公園- 觀鳥小貼士
最佳時段:清晨及黃昏時分鳥類最為活躍
推薦景點:觀海棧橋、紅樹林濕地、公園中段瀉湖景區
裝備:望遠鏡、長焦鏡頭、防曬帽
交通:地鐵9號線深圳灣公園站直達
注意事宜:請與野生動物保持適當距離,勿投餵
仙湖植物園:生態秘境美如畫
作為深圳的「植物博物館」,仙湖植物園在秋季化身一座色彩漸變的自然畫廊。園內超過萬種植物隨着季節更替悄然換裝,其中最受人注目的莫過於桫欏湖畔的落羽杉林。這些挺拔的樹木將從11月下旬開始上演一場長達數月的色彩變幻,從青翠綠色漸變成赭紅,最終定格成深沉的鐵銹色。當陽光穿過樹枝灑落在湖面上,金光斑斕的倒影,讓人彷彿融入了一幅流動的油畫。
沿着山路向前行,天上人間景區的銀杏開始泛黃,樹葉在微風中有如金蝶起舞;竹區深處,鳳尾竹沙沙作響,奏響秋日私語;多肉植物園內,各種仙人掌與肉質植物在乾燥涼爽的空氣中愈發飽滿豔麗。而藏匿於山林間的弘法寺,飛簷在色彩斑斕的林木間若隱若現,鐘聲悠遠,為這幅秋景圖平添了幾分禪意。

洪湖公園:濕地荷殘韻存
洪湖公園內,六孔橋橫跨湖面,是觀賞秋日水景的最佳點位。昔日亭亭玉立的荷花如今已結為蓮蓬,部分荷葉邊緣捲曲泛黃,在陽光下呈現出透明質感,與水中倒影構成抽象畫作。
站在橋上,可見候鳥開始南遷,白鷺時而掠過湖面,為靜謐的景色注入生機。而公園東側的濕地保護區,蘆花隨風搖曳,在逆光中閃爍着銀白色光澤,是秋季獨有的浪漫景致。


紅花山公園:都市綠洲疏朗開闊
與仙湖植物園的濃墨重彩不同,紅花山公園的秋日美學在於其疏朗開闊的意境。這座位於光明區的公園,以其標誌性的仿古城樓和延綿起伏的草地而聞名,在秋高氣爽的季節,這裏成為郊遊的好去處。公園有近千株喬木隨着季節變換,部分樹種披上漸黃的樹葉,與常綠植物交織出豐富的層次色彩。
秋日天空澄澈如洗,視野格外開闊,登上公園的九層塔樓,不僅可將整個光明新區盡收眼底,還能眺望深圳北部的連綿山巒。公園特設帳篷區,吸引眾多市民前來享受秋日陽光,小朋友在草地上奔跑,成年人圍坐暢談,形成一幅生動的秋日圖畫。而公園的異木棉綻放出粉色花朵,則為以黃綠色調為主的秋日公園增添了柔美點綴。


龍潭公園:古韻新姿的園林雅集
在龍崗中心的龍潭公園,傳統亭台樓閣在秋葉掩映下更顯韻味。湖面倒映着飛簷翹角與斑斕秋色,桂花林在秋日盛開,暗香浮動,與古典建築相得益彰。曲折的迴廊、精緻的漏窗,每一個轉角都能遇見不同的秋色。老人們在這裏下棋唱曲,小朋友在草地上嬉戲,生活氣息讓這座古典園林煥發着時代生機。
在這個最適合漫步的季節,不妨放慢腳步,走進這些都市綠洲,感受自然靜好。

蓮花山公園:金色城市客廳
要說深圳最有都市氣息的秋天,一定是在蓮花山之中。作為深圳的城市地標,蓮花山公園的秋季融合了自然景觀與都市活力。園內數百株複羽葉欒樹正值最佳觀賞期,枝頭掛滿粉紅色的蒴果,隨風搖曳如串串風鈴,成熟後部分果實轉為黃褐色,與尚未凋落的綠葉構成絢麗色彩。同時深圳規模最大的2025簕杜鵑主題展覽也在近期舉行當中,香氣浮動,為秋遊增添了一份嗅覺享受。
風箏廣場依然是公園最富活力的區域,秋高氣爽的天氣裏,各式風箏在湛藍天空中爭奇鬥豔,與廣場上嬉戲的孩童構成動感畫面。沿着登山道向上,沿途可見市民在樹蔭下練太極、跳廣場舞,展現着深圳特有的都市生活氣息。而登上山頂廣場,俯瞰中心區天際線,城市輪廓格外清晰,令人感歎自然與都市的和諧共存。


灣區手記:蓮花山 值得等一場遲來的秋
去年此時,我在蓮花山的落羽杉林裏度過了一個完美的下午。記憶最深是那排沿着湖畔生長的落羽杉,正在慢慢褪去夏日的青翠,從葉邊開始泛起淡淡的橙紅。樹下氣氛格外熱鬧,年輕人在找最佳拍照角度,老人們圍在石桌下棋,湖邊有人靜靜垂釣,遠處還飄來粵劇的唱腔。我在樹下的長椅上坐了整整一個下午,看着陽光透過漸變的樹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深圳的秋天就該是這樣,溫柔而不喧嘩。
如今又到十一月,北方的朋友早已在朋友圈曬滿金黃的銀杏和火紅的楓葉,而蓮花山的落羽杉卻依然綠意盎然,只在樹梢悄悄醞釀着第一抹秋色。這就是嶺南的秋天——來得遲,卻留得久。當北方的秋葉在一場風雨後便凋零殆盡時,深圳這裏的落羽杉卻能從容地從十一月美到次年一月,讓秋日的詩意綿延整整一個季節。
我已經開始期待在周末再去一趟蓮花山。帶上一本書,找個熟悉的位置,在漸漸變色的落羽杉下,等待這個城市最溫柔的秋天,慢慢來到身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