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联招(JUPAS)网页前日重开,更新各校学士课程信息。明报比对往年课程发现,中大下一学年(2026/27)拟开办全新 “外交与国际事务” 4 年制学士课程,学额 15 个,有待中大教务会批准。中大入学及学生资助处处长王家彻表示,近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课程可让学生成为在 “变幻莫测时代” 作出贡献的人才。
根据中大网页,新课程由社会科学院与法学院合办,修毕后将获颁社会科学学士学位。课程涵盖国际关系、文化与政治心理学、调解与冲突等内容,希望学生了解国际与外交事务、条约及多边协议原则及法律架构,成为具备全球视野、国际思维及胜任国际组织和外交场合能力的人才。
网站还提到,学生可到大使馆及国际机构实习,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卫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可到内地外交学院培训,或赴美国、俄罗斯、荷兰等国的大学留学一个学期。
王家彻表示,过去 10 年,北约、亚太经合组织等各地联盟或阵营影响力逐渐增强,美国今年也推行关税政策,使全球形势及地缘政治趋于复杂。即便学生修读其他学科,未来未必到内地或国际机构从事外交工作,也需要对国际形势、地缘政治及法律环境有一定观察,不能 “脱离实际” 理解这一领域,这样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时代中更容易立足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近年曾出现收生下跌、面临重组等问题。被问及是否担心新科目收生不足时,王家彻称,2019 年社会运动后,学生可能对政治学科持观望态度,导致收生人数下降,但近年社会趋于稳定,学生对政治学科的了解增多,就读人数已回升;再加上新学科首年学额较少,因此不担心收生不足。
就业前景:
毕业生将可成为精通国际事务、同时对中国有深入理解的外交人才。课程除了为毕业生投身政治外交及公共外交领域做好充分准备外,亦为他们开拓涵盖以下行业的多元化职业出路:
政府机构
国际组织
跨国企业
政策智库组织
顾问公司
本地及国际非政府组织
文化及国际交流机构
大学教学与研究
传媒及公共关系
研究与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