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教育相对内地更有优势?

分享

王军霞女士通过香港人才计划,成为新港人!6月18日上午,香港高才通协会特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助跑活动,邀请了王女士及香港首枚奥运金牌得主李丽珊女士,以“冠军欢迎冠军,人才汇聚香港”为口号,祝贺并欢迎王女士来港。
欢迎仪式上,王女士的发言颇为感人,她提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夺金后,第一次‘英雄凯旋’般地来到香港,今天活动让她又一次感受到这种热烈的气氛。今天正好是王女士女儿的生日,她女儿也插班来香港读中学,并在现场用地道的英文做了发言。我很荣幸作为活动义工,见证了整个欢迎仪式,并陪同两位冠军,从添马公园沿维港海滨大道,一路跑到紫荆花广场。我和王女士一样,都希望让女儿来香港接受更优质的教育,那么,为什么香港的教育相对于内地更有优势呢?
我感觉,香港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人是万物的尺度,真正关注人的成长,人格健全发展,培养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专长和人生方向,才是教育的本质。香港注重‘全人教育’,除学术成绩外,还培育人的价值观,强调服务他人和社会,助人为乐,学校还非常注重其它兴趣与素质的培养,比如体育、音乐、艺术等,真正关怀学生,为每个孩子铺就一条通往幸福而有成就的人生之路。
前几天内地高考刚结束,我是92年的学校高考状元,但我很清醒,这种精英选拔机制,其实是扼杀人的天性,简单地以成绩一刀切,而高分并不必然高能,更可能与健全的人格无缘。我长期从事雅思、托福英语培训,很清楚以高考英语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其实训练不足,许多人高考结束,甚至大学四、六级考试后,英语实际能力仍然很弱。另外,内地的教育不仅内卷,而且扼杀求知欲。我儿子在杭州最好的高中和大学就读,但他告诉我,大学这四年上专业课,基本是老师在台上念PPT,学生在下面各自干活,课堂上师生相安无事。所以他对学术毫无兴致,放弃了保研资格,我问他大学最喜欢哪门课,他的回答是网球课。
从某种意义上,高考制度是中国传统科举制度的延续,代表着一种等级和特权文化,大家拼尽全力考名校,其实是希望挤入特权阶层,因为资源被垄断,教育则是成就功名利禄的最好捷径,通过“苦中苦”,可以成为“人上人”。相反,香港文化则相对注重平等和规范,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无需巴结他人,这样,人就可以更好地挖掘潜力,去实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