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间官津中学升中学额增加 中一班数4变5

分享

教育局今年推出先导计划,允许特定官津中学申请明年中一班数 “4 变 5”,首年名额 5 个。局方早前收到 16 宗申请,昨日公布结果,湾仔区传统名校香港华仁书院和皇仁书院上榜,升中学额增加,其余 3 间为北区学校(见图2)。本港近年学龄人口下跌,湾仔区是 “重灾区” 之一;中学校长会昨日称未见该区学额短缺,盼当局公开最新数据解释决定
教育局昨日回复明报表示,其决定考虑了学校配套设施、办学往绩、家长意愿、香港整体学额供求和学校所在地区实际情况等因素,将持续检视并适时 “优化” 安排。对于湾仔区适龄学童人口下跌仍批准两间中学加学额,局方重申决定经过 “通盘考虑”,获批学校办学往绩和家长意愿均有 “出色表现”。
5 间获批中学集中北区和湾仔区。翻查资料,居住北区的 12 岁学龄人口(适龄读中一)按推算将由今年 2700 人,升至 2030 年 3000 人;湾仔区则相反,由今年 1100 人跌至 2030 年 700 人,减少逾三成半。翻查《中学概览》,湾仔区 16 间中学有 3 间上学年只开两班中一。教育局截至今年 10 月的数据显示,湾仔区 13 间官津学校中,6 间仍有学额空缺。
获批加班的香港华仁书院校长陈伟伦表示,今学年共收 144 名中一生,每年学额均用尽,预料扩班后每年将收 180 名新生,即新增 36 个学额。
获批中一班数 “4 变 5” 的学校中,北区占 3 间,包括宣道会陈朱素华纪念中学。该校校长邝永燊昨日乐见结果,称学校每年招收约 170 名学生,学额几乎 “饱和”,而该区将有新屋邨建成,预计学生人口未来将继续攀升,新措施能补足学额需求。
北区中学校长会主席方奕亮表示,由于该区有不少跨境学生,加上近年有较多 “人才子女” 插班高小和初中,区内学额供应一直紧张。他说自 2018 年起,教育局每年都会常规性与该区学校开会,弹性允许学校录取 5 班中一,以缓解学额不足的问题,但该安排是逐年决定的。
中学校长会主席连镇邦指出,学龄人口面临 “结构性下降”,数据亦反映湾仔区未有学额短缺,“当每一级都有空缺,(4 变 5)的需要性在哪?” 他希望局方解说,又建议局方有系统地解决不同地区学额供求失衡问题。他形容北区学校获批申请是 “意料之内”,但指出北区目前已有多间中学在弹性安排下,具备条件获准开设 5 班,他希望当局解释审批准则的优先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