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推廣粵劇曲藝文化 「微粵曲」立足灣區 輻射全球

分享

始於廣東,流行於粵、桂、港澳地區的粵劇曲藝經歷數百年文化積澱,已成為一條連繫大灣區乃至海外華人地區的文化紐帶,近年來,民間團體和政府機構均有不同舉措使其得以發展與承傳。

撰文:駱丹

編輯:鄭會強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其中,始自2015年的「微粵曲」創新概念,便顯得相當吸睛,亦讓普羅市民和年青人更容易接觸粵劇粵曲,並催生了大灣區粵劇曲藝界的一大文化品牌盛事——「全球微粵曲大賽」,於全球華人中帶來相當大的反響。而今年4月27日(下周四),「全球微粵曲大賽第四屆作品創作賽頒獎典禮」暨「第五屆作品創作賽」啟動儀式,便將於廣東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舉行。

傳承推廣粵劇曲藝文化 「微粵曲」立足灣區 輻射全球
傳承推廣粵劇曲藝文化 「微粵曲」立足灣區 輻射全球
傳承推廣粵劇曲藝文化 「微粵曲」立足灣區 輻射全球

粵曲歷經變遷

粵曲源自粵劇清唱,是一種以音樂伴奏、唱說戲文的表演藝術。根據撰曲家吳志滔著的《粵劇與粵曲同源不同流》一文,粵劇和粵曲的關係是:曲同源,詞同類,唱同音。但是二者同源卻不同流,各有各的發展軌跡。

看粵曲的前世今生,自清朝同治初期至今,經歷了由盛而衰,由衰而興的幾個階段。每一次新生都伴隨着曲藝工作者的改造與創新,例如有撰曲家將粵劇中的主要唱段剪成供唱家演出的單曲,從而令唱段更廣泛傳唱;亦有改編自粵劇情節和唱段的短粵劇和曲藝混合體,演出時既可表演,也可單曲演唱。

傳承推廣粵劇曲藝文化 「微粵曲」立足灣區 輻射全球

需要年輕人的推廣傳承

雖然粵曲是嶺南地區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曲藝品種,遠播海內外。但亦面臨猛烈衝擊,隨着娛樂方式的多元化,粵曲這門傳統藝術的生存空間大為萎縮。另一方面,隨着老一輩藝人殞落及隱退,粵曲從業者和創作者正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因此,粵曲文化極需更多人特別是年輕一代來推廣和傳承。

正如文首所述,創辦於2015年的「全球微粵曲大賽」,是以融媒體為傳播手段,以粵曲藝術為紐帶,推廣傳播嶺南粵曲文化,吸引粵港澳乃至全球各地的知音樂迷積極參與,目前已累計超過3,000萬人次觀看賽事視頻直播,在全球華人中反響極大。

「微」的奧妙在哪裏?

大賽首創的「微粵曲」新概念,「微」字有兩點奧妙,一是賽事自始運用新媒體手段,從徵集參賽選手、推廣賽事、互動投票到比賽展演,突破時空限制,在全球範圍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二是將傳統嶺南文化融入時代創新元素,創作、演唱短小精悍的作品、選段,鼓勵詞、曲、唱和演繹風格大膽突破與創新。

創辦以來,大賽不僅在嶺南開花結果,更推廣至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對繁榮傳統文化意義深遠。

為挖掘更多優秀的粵曲從業者和創作者,「全球微粵曲大賽」分為演唱賽和作品創作賽,演唱賽由2015年至2019年已舉辦五屆;作品創作賽則創辦於2018年,分別於2018、2019、2021、2023年舉辦了四屆,至今面向海內外徵集了超過400多首的微粵曲作品,不斷激發嶺南曲藝創作的新熱潮。儘管受限於疫情期間的種種不便,去年,粵港澳三地文化界聯手舉辦了一場「全球微粵曲大賽作品創作賽優秀作品雲直播」,吸引一眾粵曲愛好者支持。第五屆作品創作賽也即將啟動。

參賽者由四歲到八十歲

大賽始創,眾多粵劇曲藝表演藝術家積極參與,或擔任專業評委,或擔任表演嘉賓,或親自教授技藝,帶來權威性和影響力。大賽不僅在廣東、廣西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港澳地區乃至世界各地都有影響,更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法國、英國、澳洲、荷蘭、匈牙利、比利時、尼日利亞、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選手參加,過百萬粉絲熱心關注。

值得一提的還有,每年大賽中,從四、五歲孩童到八十歲的長者,可以見到各年齡層的參賽者,不少獲獎選手已成為粵劇粵曲舞台上的佼佼者和中堅力量。

傳承推廣粵劇曲藝文化 「微粵曲」立足灣區 輻射全球
透過「全球微粵曲大賽」參賽作品,可見傳統嶺南文化與時代創新元素的融合,而且參賽者眾,童叟相差近80歲。
傳承推廣粵劇曲藝文化 「微粵曲」立足灣區 輻射全球
透過「全球微粵曲大賽」參賽作品,可見傳統嶺南文化與時代創新元素的融合,而且參賽者眾,童叟相差近80歲。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四屆作品創作賽頒獎典禮」暨「第五屆作品創作賽」啟動儀式

時間:4月27日晚上7:30

地點:廣東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

指導單位: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東廣播電視台

主辦單位:珠江經濟台、南方生活廣播、廣東省曲藝家協會、廣東流行音樂協會、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香港電台第五台、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明報

協辦單位:廣東省各地市曲協、粵劇藝術博物館、香港日興文化發展促進會、香港愛心傳送、澳門曲藝家協會

傳承推廣粵劇曲藝文化 「微粵曲」立足灣區 輻射全球
「全球微粵曲大賽」首屆作品創作賽頒獎典禮於2018年12月舉行,評選出金獎2首、銀獎3首、銅獎5首,以及優秀獲獎作品5首。
傳承推廣粵劇曲藝文化 「微粵曲」立足灣區 輻射全球
第三屆作品創作賽頒獎典禮於2021年12月舉行,是屆共有超過140首原創作品參賽,最終決選了金獎3首、銀獎5首、銅獎7首、優秀獎15首。
傳承推廣粵劇曲藝文化 「微粵曲」立足灣區 輻射全球
時隔一年,第二屆作品創作賽頒獎典禮於2019年12月舉行,評選出金獎3首、銀獎4首、銅獎8首,以及優秀獲獎作品14首。

粵曲與民眾生活密不可分

綜合史料可見,近代粵劇曲藝的發展與民眾的生活密不可分。最初的歌壇(或稱歌台)設於遊樂場,屬於街頭藝術的一種,非常受市民大眾歡迎。後於天氣因素和消費模式轉變而轉移到茶樓等室內場所。

從1862至1917年的近60年時間,是粵曲發展史上的「師娘」時期,也是粵曲發展的普及期。少數聲、色、藝較佳者,受聘到茶樓演唱,或受邀請登門演唱。二十世紀初,廣州寶華路的「初一樓」茶樓開創出「一几兩椅」的演唱形式,在茶樓中用木板搭起平台,台上設一茶几,兩旁各置一椅,每日邀請兩名「師娘」自彈自唱,頗受聽眾歡迎。

由此,香港、澳門的一些茶樓也紛紛效仿。自「師娘」時代起,粵曲有了自創的曲目,並開創用小曲作為曲牌填詞演唱的先例。

1920年代,廣州、佛山、新會、香港等地湧現很多茶樓、茶館、茶室、涼茶店,譬如佛山的芳園茶室、富如樓,皆是表演場所。到了1930年代,茶樓酒館的「茶座」女伶,賦予粵曲以茶樓藝術的特質,使粵曲與粵語方言區的生活、娛樂、休閒方式緊密聯繫在一起。當時香港的茶樓競爭激烈,為吸引茶客,茶樓晚上也開設歌壇,長期邀請伶人演唱粵曲。後來附設歌台的茶樓多達30幾家,譬如如意、富隆、平春、添男、大觀、蓮香樓、高陞等等。女伶梁瑛曾受聘於高陞大茶樓演唱粵曲,並且另聘樂師伴奏。


小資料

粵曲是用廣州方言(粵語)演唱的漢族傳統曲藝,是廣東地區最大的地方曲種。主要流行於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等廣州方言區域,並流傳到東南亞、北美等粵籍華僑及華人聚居的地區,凡粵方言區及有粵籍華僑聚居的世界各地均有粵曲的演唱。

粵曲起源於清道光年間以清唱粵劇為業的八音班。同治初期,經失明女藝人「師娘」繼承發展趨於成熟。民國以後,在茶樓歌台上逐漸出現了「女伶」演唱粵曲,改「戲棚官話」為廣州方言,改假嗓為真嗓,並劃分為大喉、平喉、子喉三種唱腔,粵曲進入了鼎盛時期。

粵曲音樂性強,注重唱功,不長念表,表演基本屬於戲曲清唱範疇。主要有合尺、士工、乙反三種調式。唱腔分別有大喉、平喉、子喉三大類。「大喉」又稱「霸腔」或「左撇」,它的唱腔高亢激越,威武雄壯,本屬小武和武生的專用唱腔。「平喉」是小生的唱腔,一般男角都用此唱腔。「子喉」即花旦用假聲來唱的唱腔,一般女角通用。粵曲演唱中要達到「字清腔純、叮板準確、以情帶聲、問字取音,以字生腔」。

粵曲的唱詞大多數是使用偶句,即一句上句接著一句下句,周而復始,組成一段或一首唱詞。體裁屬韻文體,唱詞必須押韻,往往習慣一韻到底。主要格式有七字句、十字句、八字句、長句、自由句等。        (綜合廣東省文化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