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七屆演唱賽啟動 跨代同台 唱出傳承粵韻

分享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一場別開生面的「草地音樂會」在中山桂南香樟公園溫情上演,「灣區潮湧,曲韻流芳——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七屆演唱賽」啟動儀式亦在同場盛大舉行。來自廣州、珠海、澳門、中山賽區的選手先後登台,最年少選手的6歲廣州女孩何妮娜,與最年長的86歲中山女士黃碧玉,一老一少同唱粵韻,成為了傳統文化生生不息的動人寫照。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全球微粵曲大賽」自2015年創立至今已走過整整十年,期間舉辦了六屆「演唱賽」和五屆「作品創作賽」,並延伸舉辦了「微粵曲雲直播」、「文化進萬家」等系列活動,全網搜索及閱讀量超5,500萬次,累計超過6,000萬人次通過賽事直播線上收聽觀看,真正實現了「以融媒傳曲藝,以微音動人心」的初心,熱愛種子散播到海內外無數粵曲愛好者心中。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七屆演唱賽啟動 跨代同台 唱出傳承粵韻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七屆演唱賽」啟動,線下海選同場展開,選手們帶來一場精彩的「草地音樂會」。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七屆演唱賽啟動 跨代同台 唱出傳承粵韻
參賽選手黃碧玉86歲(右)與郭凱瑩8歲(左)

啟動儀式上,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經濟台、南方生活廣播總監楊琨回顧大賽十年成長歷程,並提到本屆賽事的創新亮點包括加大對青少年群體的培訓力度,開設「青少年雲端私夥局」和「我跟名家學唱曲」系列課堂;同時,專業組的設立讓賽事實現了「質的飛躍」。「十年來,我們見證了無數從業人員和愛好者從這裏起步,走向更大的舞台;也見證了嶺南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的蓬勃生機。」

廣州市振興粵劇基金會副理事長葉建衛指,大賽十年來為全球粵曲愛好者搭建了一個歷練的大平台, 深入人心, 深受民眾喜愛。他還高度評價了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江經濟台、南方生活廣播作為優秀主流媒體,積極投身於傳統文化的傳播,為大賽的順利舉辦提供了專業的策劃與組織保障,讓這份「曲韻」能夠傳得更遠、更廣。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七屆演唱賽啟動 跨代同台 唱出傳承粵韻
中山賽區選手傾情演唱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七屆演唱賽啟動 跨代同台 唱出傳承粵韻
澳門賽區有40多位選手參與,帶來精彩的演出。

四地聯動滙知音 共繪灣區文化圖景

啟動儀式後,線下海選正式開始。來自廣州、珠海、澳門、中山的選手們依次登台,演繹多首精彩曲目。據悉,澳門有40多位選手到場參賽,擔任領隊的「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三屆演唱賽」金獎得主、澳門國明戲曲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陳國明表示,微粵曲大賽是一種創新賽事,特別吸引年輕人喜歡和熱愛,它在推廣粵曲文化方面作用非常大。

廣東省廣東音樂聯誼會名譽會長、珠海市戲劇曲藝家協會顧問何國雄亦專程帶領珠海的小選手前來參賽。他表示,大賽對推動粵劇粵曲的傳承與發展具深遠意義。正是這樣的賽事平台,多年來持續發掘並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線下海選的參賽者年齡跨度極大,年紀最小的何妮娜只有6歲,她表示要儲備實力,努力提升演唱功力;最年長的黃碧玉已達86歲,她不但自己參賽,還積極擔任助演配合好友參賽,與僅8歲的「師姐」郭凱瑩忘年同台,成為粵曲藝術代代相傳的最美體現。」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七屆演唱賽啟動 跨代同台 唱出傳承粵韻
珠海賽區青少年組選手李鈅琳年僅12歲,是「戲曲進校園」成果的傑出代表。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七屆演唱賽啟動 跨代同台 唱出傳承粵韻
何妮娜6歲( 下)與周尚欣7歲(上)

「微粵曲小課堂」 教學點燃大眾參與熱情

賽事的另一大亮點,是首次將「微粵曲小課堂」融入海選環節。10月2日海選現場,特邀廣東省曲藝家協會理事、資深粵劇唱腔導師黃錦玲老師,用「接地氣」的方式為觀眾講解粵曲的發聲技巧與咬字邏輯。她還教選手們和觀眾們學唱《荔枝頌》《雙飛燕》片段。短短十幾分鐘的互動,讓許多從未接觸過粵曲的觀眾也能「開口唱粵曲」, 真正實現了「以『微』課堂,傳粵曲大韻」的目標。是次大賽還突出了「微粵曲大賽進民間」的特色,將高雅藝術帶入社區。

全球微粵曲大賽第七屆演唱賽啟動 跨代同台 唱出傳承粵韻
「全球微粵曲大賽首屆演唱賽」銀獎得主黃錦玲(左二),現場教唱《荔枝頌》。

報名參賽延期至10月25日

隨着廣州、珠海、澳門、中山賽區海選的圓滿結束,接下來大會將現場拍攝到每一位參賽選手的視頻,再匯總選手們線上提供的視頻,統一交由評委團作公平公正的評選。

為了讓更多的微粵曲愛好者有機會參與是次演唱賽,今屆大賽的報名截止時間已由原定的9 月29 日延期至10 月25日,有興趣人士可登入參加網頁連結:https://m.itouchtv.cn/article/6001d265bb148b1f4c26b93f5a1b13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