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大学非本地生需求持续增加,8所资助大学除盈余增长外,非本地生学费更连续两个学年上调。资料显示,除了2023/24学年本港8所资助大学合计录得约101亿元盈余,按年度增加57%外,2025/26及2026/27学年,八大院校全部上调非本地生学费,其中以中大连续两个年度涨幅均超过两成最为激进(见图)。
据8所资助大学资料显示,除理大外,其余7所大学2023/24学年盈余均录得增长,其中港大该年度录得37.9亿元盈余,按年度涨幅达96%,以金额及涨幅计,均为各院校之首;而金额居次的则为中文大学,该校2023/24学年录得29.3亿元盈余,按年度增加50%。至于涨幅居次的则为教大,该校2023/24学年录得3.1亿元盈余,按年度大增82%。唯一录得跌幅的理大,虽然2023/24学年盈余按年度下跌42%,但仍录得约5.4亿元的盈余。
事实上,在非本地生人数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本港8所资助大学在2025/26学年及2026/27学年,非本地生学费全线上调,其中以中大增幅为各院校之首,新学年非本地生学费由2024/25学年的14.5万元,调高至2025/26学年的17.8万元,增幅高达22.8%;至2026/27学年,非本地生学费将进一步调高至21.4万元,增幅亦达20.2%,连续两个学年涨幅超过20%。
另外,学费最贵的则为香港大学,其中非STEM相关的学院,2025/26学年学费已增至19.8万元,按年增8.8%;至2026/27学年,非本地生学费再增至22.4万元,涨幅13.1%。而STEM相关的学院,2025/26学年学费增加10.8%至21.8万元,2026/27学年学费则增至24.9万元,增幅亦达14.2%。两类学院的学费在2026/27学年的涨幅,较2025/26学年均有所扩大。港大曾表示,大学根据通胀率上升等因素增加学费,同时每年都会审视学费金额,并按需要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