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前,前海以「探索現代服務業發展新模式」為初心,肩負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使命。而隨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的持續推進,前海正迎來新一輪制度創新與城市升級的浪潮。根據最新數據,前海的進出口總值已高達7,066.5億元(人民幣,下同)。這個驚人的增速,不僅彰顯了前海的開放活力,也印證了其作為改革試驗田的制度優勢。
面向全球的經濟大環境挑戰,前海憑藉「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戰略定位,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支點。深港協同、制度對接、產業互補,正逐步構建起一個面向全球的現代服務業高地。
前海,已由一紙藍圖蛻變為引領深港融合、制度創新、高質量發展的標杆區域。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15年精彩蝶變的前海,以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表:2021年《全面深化前海改革開放方案》72項任務超95%落地生效;2023年《前海總體發展規劃》271項任務落地率近四成。
經濟資料更是令人振奮: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大關,達3,008.8億元,較2021年擴區當年勁增1.7倍;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達6.8%,實際使用外資同比飆升15.9%,彰顯強大韌性與活力。


深港融合引領 規則銜接破冰
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前海率先探索「港資港法」、「港資港仲裁」模式,並將其成功經驗推廣至大灣區內地城市。聯合香港特區政府構建高效協同機制,共同發布智識產權、風投創投等政策。更開創性地輸出中國首個國際醫院評審標準,推出深港互認的綠色建築評價體系。
截至目前,26類港澳專業人士已可便利執業,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在此試點,規則機制的「軟聯通」為香港專業人才北上暢通了道路。


港人北上發展首站 建構一小時生活圈
還有,前海亦成為了港人北上發展的首站,焦點所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 創新推出「1510 」計劃,包括「1元創新坊、5億元資金扶持、1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等舉措,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有在園團隊535家,累計培育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9家,成為夢想啟航的港灣。九年磨一劍的粵港澳台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深港青年設計師競賽,成為了年輕人綻放才能的舞台。教育銜接方面,9所國際學校匯聚於此,港籍學生佔比高達40%。漫步前海,港風港味的國際化街區日漸成型,深港生活性服務業規則在此加速融合,一個宜居宜業的共同家園躍現眼前。
至於在打造深港「一小時生活圈」方面,從陸路到空域,跨境巴士、海運客輪、直升機航線已編織起便捷交通網,其中地鐵更可換乘直通香港。此外,港深西部鐵路,次階段研究亦已順利完成,規劃建設全速推進,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雙城故事,將更加精彩。


現代服務業成為核心引擎
前海產業筋骨日益強健,現代服務業當仁不讓成為核心引擎。2024年,現代服務業增加值高達1,884.4億元,同比增長7.5%,佔GDP比重達63%;2025年上半年增速進一步提升至8.7%,佔比攀升至65.5%。其中,新興資訊技術服務( 增長12.5% ) 與金融業( 增長13.8%)同樣亮眼,合計貢獻超半壁江山。聯動港澳,一個優質高效的現代服務業新體系正在加速構建。

智造融合開闢新戰場
當然,前海的目光並不止於服務業。深港先進製造業合作區揚帆起航,深港智能製造共性技術平台、大灣區工業互聯網平台等載體加速建設,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海洋新城、媽灣國際服務城、大鏟灣「互聯網+ 」未來科技城等重大平台崛起,為生產性服務業拓展出廣闊新空間。 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前海以打造企業研發中心集聚區為牽引,科技服務、海洋經濟、低空經濟等新賽道風生水起。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創新中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數據經紀人創新中心相繼落子,「靈巧手產業園」、「國際資料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嶄露頭角。而細胞與基因、資料產業等未來重點產業亦已在此播下種子。

制度型開放 全球樞紐啟新篇
在前海的種種標籤中,最鮮明的少不了「制度創新」,前海連續四年蟬聯全國自貿試驗片區制度創新指數榜首。例如設立公平競爭委員會、出台首部區域性投資者保護條例、健全外資民企權益保護機制,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探路。
在數據跨境領域,前海率先開通深港數據跨境安全便捷通道,實現醫療數據雙向跨境流動、學歷數據跨境驗證,破冰之舉意義深遠。
「雙循環」連接點
前海正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連接點;貿易模式上,「一線直通、智聯監管」引領全國。前海聯合交易中心、電子元器件和集成電路國際交易中心交易額雙雙逼近或突破千億,增速亮眼。金融開放更是亮點紛呈:「金融支持前海30條」落地率超九成,誕生14項全國「首創」,全國首家「雙牌照」銀行等眾多「首家」金融機構在此集聚。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已吸引501家金融機構入駐,FT帳戶跨境收支達1.15萬億元,有力支撐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
國際舞台持續擴大
同時,前海的國際「朋友圈」亦持續擴大,例如聯動香港打造的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影響力便日益加強,目前深港國際法務區匯聚262家法律服務機構。
深圳國際仲裁院2024年受理案件爭議金額1,423億元,躋身全球前三,深圳成為全球熱門仲裁地。海洋管理委員會等國際組織落戶,上合組織青年科技創新論壇、大灣區-東盟經濟合作(前海)論壇等國際活動成功舉辦,「深圳·前海出海e站通」攜手40個海外園區,助力中國企業揚帆遠航。
不忘初心 前海未來
持續深化深港融合:全力拓展香港發展空間,深化規則銜接,助推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支持香港融入國家大局。
深耕現代服務業:以企業研發中心為核,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世界級服務貿易基地,成為全球資源配置、創新策源、協同發展的強力引擎。
改革開放不停步:全面提升制度型開放水準、系統性改革成效,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 為新時代經濟特區、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更強勁的「前海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