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再生能源項目多 助穩定供電

分享

【明報專訊】氣候變化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科學家憂慮全球暖化令冰川融化,釋放遠古病毒。因此,環球多國都訂下長線目標,要在未來數十年內減少碳排放,以達到2015年時《巴黎協定》規定的每年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1.5℃內。事實上,中國在再生能源方面發展成熟,亦擁有優厚的天然資源,當中,大灣區集合了多項再生資源,相信未來會有很大發展空間,與此同時,又可從中發掘投資機會。與此同時,廣東加強電網建設,可減低停電風險。

大灣區再生能源項目多 助穩定供電
明陽智能上月在廣東省陽江海域安裝全球首台抗颱風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每小時滿發電量可達5500度,每年可為3萬戶家庭提供綠色清潔能源電能。(中通社)

大灣區集中了民用核能、海上風電、儲能、氫能、新能源汽車、光伏、天然氣利用等多項潔淨能源公司與技術。當中有多家海上風力發電公司,如明陽智能(滬:601615)於今年7月在廣東省陽江海域安裝全球首台抗颱風漂浮式機組,公司表示,此項新研發可抵抗最高17級颱風。與其他海上風力發電設備比較,該機組是漂浮式,毋須在海底打樁,一方面減低建設成本,一方面不會影響頻繁的海上航運交通。

區內用電量 17年料增50%

此外,早在去年11月,廣東能源集團於珠海金灣安裝首批共55台風力發電機,以及一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一座陸上集控中心,預期裝備每年可節省22.58萬噸燃煤消耗,減少45.6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市場預期,在粵港澳大灣區持續開發下,至2035年,區內用電負荷將達到1.3億千瓦,較2018年增長近50%。有見及此,南方電網公司表示,未來會在珠三角投資17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於大灣區的智能電網建設,同時提升電網防災能力。此外,公司又於今年初宣布,正加快推進廣東目標網架工程建設,包括新建、改造共25項電網重點工程,以確保相關區域平均停電時間最長不超過10分鐘。

至於太陽能發電方面,早於2018年年底,廣州地鐵與國內新能源集團於地鐵五號線「魚珠車輛段」興建5兆瓦光伏項目,項目每年平均發電量達到420萬千瓦,每年可替代1623.45噸煤炭消耗,及每年節省40萬元電費開支。事實上,大灣區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發源地之一,擁有不少光伏原料公司,如深圳矽電半導體公司、深圳翔日太陽能板公司等。港人熟悉的信義光能(0968),亦於廣東省鶴山市有一座太陽能發電場。

大灣區再生能源項目多 助穩定供電
大灣區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發源地之一,擁有不少光伏原料公司。圖為內地一個以熊貓為造型的光伏電站。(新華社)

氫能發電 2025年冀年產萬噸

上月中,廣州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表示,自2020年12月起計,已在大灣區累積供應102.15噸高純氫,每日平均提供900公斤氫氣。氫能來自於2019年落成的佛山油氫合建站,以及廣東省內的4座油氫合建站。公司指出,今年內會興建及啟用3座油氫合建站,至2025年前再建設100座,有望將年產能將達至1萬噸。

由此可見,大灣區將會有出現更多再生能源的建設,如港人有意支持及看好發展,可考慮買入相關股票或債券,市場上亦有許多基金產品可供選擇。股票方面,除以上提及的明陽智能,另可選擇主力風電場的設計、開發、管理的龍源電力(0916)及主力發展海上及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的三峽能源(滬:600905)。

若希望作分散投資,可考慮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如可選擇Global X中國潔淨能源ETF(2809),該ETF主要持股包括有生產太陽能光伏原料的晶盛機電(深:300316)、陽光電源(深:300274)、中環股份(深:002129)等。該ETF於去年1月上市,去年升幅為82.8%;今年初至昨日(4日)則升32.1%。以昨天收市價計算,每手入場費為7640元。

新能源ETF入場費相宜

另外今年6月上市的南方東英中證太陽能產業ETF(3134)表現亦不俗。該ETF主要投資於太陽光伏的晶片、電池、電站、硅材料等企業,持股包括有隆基股份(滬:601012)、陽光電源、通威股份(滬:600438)等。該ETF上市價為7.95元,昨收報11.1元,約2個月升3.15元或39.62%。以昨天收市價計算,每手入場費為1110元,門檻不高。

[活在灣區]

明報記者 黃清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