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逐浪向未來——寫在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前夜  ●劉景松

分享

網紅會過氣,潮流會過時,唯有藝術家和藝術精品青春永葆、魅力永在。

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畢業歌》,冼星海作曲、張光年作詞的《黃河大合唱》以及《團結就是力量》、《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等名曲,無不以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傳唱至今,贏得掌聲雷動、讚譽無數。

《東方之珠》乃羅大佑經典之作,歌詞沉鬱,旋律低昂。一唱三歎中,唱盡對香江故土的祝福、對華夏民族的認同、對回歸祖國的期盼,更唱開了萬千同胞心扉,激起強烈的情感共鳴。這樣一首站位高、格局大、輻射遼遠、凝聚人心的正氣歌,註定能夠穿越時空,超越時代,留名青史。

一座城、一首歌;唱者戚戚、聽者動容。羅大佑為樂壇奉獻經典,我們心懷感激。我們願意追隨回歸二十五年的喜慶腳步,在「夜色深深,燈火閃亮」的節拍裏,在「海風吹拂五千年,淚珠訴說尊嚴」的歷史光影中,去品讀香江、感觸香江並祝福香江、寄盼香江。

主編:潘耀明

執行編輯:張志豪


報以弦歌

香港位處嶺南境地,與澳門隔海相望,自古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鴉片戰爭以來,清廷吏治日趨腐敗,中國國運越加衰弱。隨着《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新界租約」等不平等條約的簽訂,英國逐步侵佔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一千零九十二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即現時整個香港地區的轄域面積)。一九四一年,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宣布投降。香港就此淪陷,進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從一八四二年至一九九七年回歸,香港經歷了長達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歷史。港九上空,長年飄動着「米字旗」;維港海面,利艦堅船在游弋逞威。以英國皇室成員、殖民地官員、香港總督乃至修女神父等命名的港灣、街道、公園、建築物隨處可見。英式步操、蘇格蘭風笛以及不時傳入耳膜的意思簡單但意味深長的「Yes Sir」,示露出「國弱受人欺壓、落後就要挨打」的不變真理。

天苦我以風雪,吾報之以弦歌;命運置我於割地賠款的屈辱,吾饋之以經濟建設大發展的神奇。這既是獅子山下香港人的誓言與行動,更是開拓進取的「獅子山精神」的彰顯與體現。

在香港,獅子山精神已成為港人的精神高地、香港精神的代言。港人刻苦耐勞、靈活應變、自強不息,堅信奮鬥可以改變命運、創造未來。回顧往昔崢嶸歲月,不難發現,正是在獅子山精神感召下,一代代香港人同舟共濟、精誠合作,香港經濟由此得以蓬勃發展,香港社會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二戰以後,勤勞能幹的廣大香港同胞,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發揚敢為天下先的進取精神,闖新路、開新局、譜新篇。香港由南海之濱的小漁村,一躍成為高度繁榮的大都市,重要自由港和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創新科技中心,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

熠熠東方之珠

回歸以來,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科技等領域均有不俗表現,連續二十五年獲世界最自由經濟體殊榮。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中,香港排名全球第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固,為祖國經濟發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由此看來,港人不僅有能力、有智慧把家園管理好、建設好、發展好,而且有條件、有信心、夠資格繼續在國家發展乃至世界舞台上作貢獻、顯身手。躋身全球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平最高榜單的香港,享有魅力之都、美食天堂、購物天堂桂冠的「東方之珠」,熠熠於祖國南疆,讓世界刮目相看。

滿城紫荊艷艷開,奮楫逐浪向未來。回歸祖國二十五年來,香港全力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二○一九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香港被賦予龍頭角色,將肩負使命,再次發揮改革開放初期敢為天下先精神,釋放創造力和活力,闖出新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

回歸之後,無論是「非典」、金融危機,還是新冠肺炎疫情、「修例風波」,都沒能阻擋香港前進的步伐。只要香港有所籲求,祖國必然及時回應。助力當斷,支援立決,惟其如此,才能攜手戰勝前行路上的風風雨雨。

歲月如歌,二十五年彈指一揮間。從戰略和全域高度看,香港利益與國家利益息息相關,香港命運緊緊維繫於祖國發展。祖國好,香港更好;祖國走得遠走得穩健,香港前景更燦爛更輝煌。

我願意隔岸表心意、獻祝福。寄盼香港以回歸為契機,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祝福香港同胞——住房更寬敞、創業更順暢、生活更美滿。我堅信,人心歸來的香江,定然由治到興,今朝勝往昔,風采浪漫依然。

當我們面海放歌《東方之珠》,總有獵獵民族魂聚嘯汪洋、一種萬眾一心踏征程的氣概迴蕩人間。這首充滿歷史滄桑而不失磅礴大氣的歌曲,記錄並傳遞了時代足音,增進並昇華了同呼吸共命運的民族感情。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你有國家觀念、民族意識,當《東方之珠》旋律響起,都難免淚濕雙眼、動情落淚。

台島歌者羅大佑,書寫香江回歸事。忽而我想,某年某月某一天,各地一如既往直播香港回歸盛典,倘若澳門歌手領唱《東方之珠》,匯成兩岸四地共慶回歸,該多好。

讓我們期待那一天。

(作者為澳門學者,文學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海外華文文學的研究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