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参加了一场由高才通协会组织的香港未来规划午餐会,活动现场,数百位高才齐声合唱会歌《无悔当下》。确实,像我这样“人到中年”,只身来到香港,需要克服生活、工作上的各种困难与挑战。这几天高才续签数据出炉,高才通政策也成了热议的话题,我想不妨谈几点个人看法:
高才通最大吸引力在于香港的教育资源,香港的band1中学英文授课,几所大学排名都在前100,而以本地生入读,录取概率更高,学费也更便宜。但是按之前的政策,只要能续签,可以不用来香港读书,这样确实可以钻空子。
新政会让一部分希望子女入读香港本地大学的高才家长重新调整计划,下定决心举家搬迁来香港,这样会增加住房需求。香港楼市的下一步增长点应该就是这些家长,因为住房是刚需。
香港人虽然表面冷漠,內心却十分善良、乐于助人。有時港人用普通话大声对你喊话,听起来有点粗暴,其实只是因为他们说国语还比较生硬、不熟练罢了。关键在于,这是一个尊重人、尊重规则的社会。
我想,融入香港,最重要的是接受她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那就是平等、自由、公平和尊重法治。25年前,我从事导游工作,带团往来深圳与香港,当时直现印象是,两地都是高楼大厦,但深圳街头可见,人们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而香港则文明整洁,无论车厢或餐厅,人们低声细语。
现在,内地的城市容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在文明的内核上,两地仍然有相当的差距。作为本地人,一定会为自己生活在这样一座美丽而繁华的“人间天堂”感到骄傲,城市的每个细节都是人性化的。有次在杏花邨地铁站出口,拿了一本小册子,是港岛东区区议员何毅淦的工作报告。香港整座城市为什么如此人性化,为什么各种细节如此周密、体贴,就是因为这些议员主人翁的态度,真正关注民情,对社区民众负责。
也许港岛已经显得有些陈旧,但仍然是全中国最宜居的地方。前些天从上环歩行到卢吉道,沿着这条建于1913年的香港最著名的观光径,鸟瞰港岛西面的大海,维多利亚港全景呈现,让人流连忘返。香港也许是一块历史飞地,“一国两制”只是过渡,但港人要有充分的文化和制度的自信,毫无疑问,香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典范之都。
这是一座人造的天堂,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现在我已经能听懂不少的粤语,更能体会本地人之间的亲切和人情味。我想,没有特别的理由,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离开自己挚爱的故土。但是,哪里有自由,哪里才是真正的家。高才会以香港为家吗?也许答案已经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