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信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定向挑戰賽 青年組隊探索主題路線發掘南沙特色

分享

以「青春探城,閃遊南沙」為主題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定向挑戰賽,一連兩日(10月25及26日)在南沙舉行。

活動由大灣區香港中心主辦,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港澳合作事務辦公室及共青團廣州市南沙團區委員會指導,賽事吸引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逾260隊630位參賽者報名參與。由於反應熱烈,大會篩選出23隊來自大灣區36所高校的60位學生進行比賽,當中包括來自香港八大院校以及內地985、211高校的學生。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挑戰賽以「城市探索+青年交流」模式,將競技挑戰與文化體驗深度融合,讓青年直觀感受大灣區的發展規劃、產業布局與生活氛圍。同時,在團隊協作與城市探索中,增進青年對大灣區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協同發展有更深刻理解。

灣區信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定向挑戰賽 青年組隊探索主題路線發掘南沙特色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定向挑戰賽圓滿舉行,頒獎禮當日全場大合照。

梁振英:是時候用雙腳探索這片土地

開步禮邀得全國政協副主席、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顧問、大灣區香港中心主席梁振英,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伍守榮,南沙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小潼,華潤創業青年創新發展高級專員郭傑駿及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會長鄭卓生擔任主禮嘉賓。

梁振英在致辭中表示,南沙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幾何中心,承載「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要使命,正是青年首次主動探索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不二之選。「這次活動的關鍵詞是『主動探索』。年輕人是大灣區建設的活力和創意的源頭,也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受惠者,大家聽『大灣區』三個字聽了很多,現在是時候用自己的雙腳去探索這片土地,用自己的雙眼去發現各個城市的新面貌。」

灣區信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定向挑戰賽 青年組隊探索主題路線發掘南沙特色
梁振英祝願學生在比賽中收穫友誼,在未來的大灣區舞台上再相逢。

五條路線爭冠

大會以南沙的發展特徵,設計了5條主題路線的定向任務,分別是「灣區共融」、「科創智享」、「文旅風情」、「健康宜居」及「城市活力」,全方位展現南沙各種發展魅力。挑戰賽在當日下午進行,23支隊伍按抽籤結果分配5大主題路,參賽隊伍需靈活運用地圖和城市交通系統,通力協作,以最短時間前赴指定路線的所有打卡點,並完成每個打卡點所設置的任務。除了爭奪冠軍,賽事還特設最佳創意視頻獎,鼓勵參賽隊伍以創新視角展現南沙的風采。

灣區信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定向挑戰賽 青年組隊探索主題路線發掘南沙特色
大灣區香港中心營運總監廖靄儀(左一)頒發冠軍予定向三戰士隊
灣區信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定向挑戰賽 青年組隊探索主題路線發掘南沙特色
評審頒發最佳視頻創意獎予灣區最強青年隊

參與學生分享感受

分享會暨頒獎禮在賽事翌日舉行,各隊伍在席上分享了在比賽途中拍攝的vlog,並分享參賽感受。

來自香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生「薄曉飛隊」隊長孫同學表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新鴻基南沙慶盛樞紐綜合體。因為該樞紐集商業、住宅、辦公、地鐵、高鐵於一身,還可以直達深圳、香港等灣區各個地區,良好體現了路線灣區共榮這一主題。

來自香港大學中文系及嶺南大學英文系的「小馬佩淇」隊長黃同學和隊員曾同學認為,整場比賽最觸動他們的,是一路上看到正在施工的工人,他們的每一次挖掘,都是在為南沙的未來打地基,也讓他們明白大灣區並不是一條已經修好的康莊大道,也許有些顛簸,但正因有人堅持,有人願意一步一步走下去,這條路,最終就成了路。

東莞理工學院的「定向三戰士」隊長徐同學則以土生土長的南沙人身份見證城市的變化,看到無人駕駛的車輛由他讀高中時,穿梭路上進行測試,到比賽途中已看到車輛正常運行。

「路面也不再是坑坑窪窪,而是花團錦簇的綠化帶,共享單車也排列有序。這種眼見的成長,讓我堅定了想法:畢業後,一定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南沙的建設出一份力! 」

灣區信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定向挑戰賽 青年組隊探索主題路線發掘南沙特色
參賽隊伍完成繞口令打卡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