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安老 南沙示範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給港人「更好選擇」

分享

每個人都希望享受舒適的退休生活,但香港住屋及生活開支高企,要退休「無憂」並不容易。不少人都認為,解決方法之一是北望神州,在距離不遠的灣區之中,覓得到一隅樂土,安享晚年。

南沙位處大灣區的核心位置,距離香港只需35分鐘高鐵車程。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曾往南沙考察,認為南沙很適合作為港人退休及發展安老服務的地區,是「橋頭堡」。他更透露最快今年會有「示範個案」出現。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2023年廣州市民政工作會議在日前舉行,當中提到要支持南沙區在「跨境」養老方面率先探索,並將提供一系列便利港澳居民養老的舉措,例如老年人優待卡、免費健康體檢、醫養結合與失能老年人評估指導等;還可讓廣州市醫養結合機構提供上門護理及居家照顧等服務。廣州市南沙區民政局在去年11月亦起草《南沙區公辦養老機構收住本區港澳老年人實施方案(徵集公眾意見稿)》,首批專項提供不超過50張床位,以護理型床位為主,並根據實際需求情況逐步增設專項床位。連串舉措,將給予港人在南沙養老更添吸引及便利。

灣區安老 南沙示範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給港人「更好選擇」
陳志育坦言,有些人以為本地政策有意「迫」港人到內地養老,其實是內地有條件給香港人「更好選擇」。

引入香港專業服務 提升水平

優質的安老服務,不只講求居住質素,還要有良好的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及服務水平配合,香港及內地在這三個範疇各有所長,可互補不足。陳志育早前曾隨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諮委會)到南沙考察,陳志育表示,土地資源是安老服務的重要元素,不只是居住空間,也涉及很多公共配套設施的空間,而內地在土地資源方面具有優勢。其次是香港擁有高水平的專業人員及服務,也在灣區佔優。然而安老服務所需要的,不只高端人才,也涉及許多前線的護理人員。現時香港各行業都出現人手短缺,在照顧長者方面也要依賴外傭,相比之下,內地人力資源豐富,但專業層面則仍有待提升。

此外,香港連續7年蟬聯全球最長壽地區,男士平均82.38歲、女士平均88.17歲。陳志育認為背後原因是香港擁有優良的醫療系統及專業的長期護理服務,可將這些資源及經驗帶到灣區。他強調,港人在內地發展安老服務,必須要認識及突顯自身優勢,並利用內地的優勢資源作為配套,才會具有競爭力。

灣區安老 南沙示範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給港人「更好選擇」
香港及內地的安老服務可優勢互補,給長者在晚年享受舒適環境及優質護理服務。

發展相關產業鏈  培訓人才

香港安老服務在內地發展相信也是未來發展趨勢之一。陳志育預期疫情後必然會有更多港人到內地生活,特別是退休人士,會覺得內地是更好選擇。他期望諮委會日後可提供平台給業界凝聚,以便跟灣區其他城市的行業組織、商會及政府有更多互動,共同推動整個灣區的安老服務標準,提供專業培訓及建立新的養老模式。「南沙可作為安老服務的示範基地,給更多人看到港式安老服務的獨特之處,供灣區不同城市學習。」

灣區安老 南沙示範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給港人「更好選擇」
陳志育考察南沙醫療設施,了解內地安老服務的最新狀況。

同時他更指出,要在大灣區發展港式安老服務,亦要顧及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包括培訓方面,才有助提升未來灣區的安老服務水平。

宜借助灣區資源  減少負擔

香港是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在「搶人才」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部分服務及製造業可利用灣區資源,減少土地資源的佔用。陳志育表示,灣區的交通網絡完善,但醫療配套仍未完全貫通,難以為長者提供長期護理服務。現時有超過50萬港人在內地居住,不少內地港人在健康出現問題時,會回港使用香港的醫療及長期護理服務,對香港的公共資源構成很大壓力,相反,如能令習慣在內地生活的港人在當地就醫,會是更好的選擇。

陳志育引述前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安老服務方面,香港仍然在追落後。」

事實上,本港安老服務多年來供不應求,根據社會福利署2023年1月31日的統計顯示,津助院舍及合約院舍的護理安老宿位的輪候時間長達34個月。陳志育坦言,長者在無法得到足夠支援時,很多時會使用更為昂貴的醫療資源,令公共醫療開支不斷增加。因此如何提升社區對長者的支援及服務水平,是減輕整體公共醫療系統開支的最根本做法。「只要提升內地安老服務專業化發展,港人日後在內地長期居住及安老生活,會有更大信心。」

灣區安老 南沙示範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給港人「更好選擇」
內地引入人工智能看護等先進科技,給長者提供更適切及貼身的照顧。

港人在灣區退休,深圳、廣州、中山、肇慶等地都各有「捧場客」。陳志育認為,南沙位處灣區核心位置,不僅交通便利,更是國家級新區,有眾多新建設及政策扶持。例如有稅務優惠政策可吸引年青人到南沙創業及工作,打造港式國際化社區。隨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及民心港人子弟學校落成,更有助凝聚港人在南沙工作及生活。與此同時,南沙還設有7間三甲醫院提供完善的醫療配套;他期望日後配合安老設施發展,港人帶同父母到南沙居住時,更加安心。


粵港合作交流 共展安老服務藍圖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成立於1983年,是香港安老服務行業最具代表性的行業組織及專業團體,亦是廣州南沙粵港合作諮詢委員會服務中心的會員。據知在兩地全面通關後,已有多個內地城市的民政局局長前來香港考察,就港人在內地發展及協作,特別是人才培訓及推動灣區養老發展等措施進行深入交流。

陳志育表示,養老不只是單一產業,更涉及民生及政府工作,缺少政府的參與及支持,單靠民間團體很難推動發展。因此協會希望幫助香港業界,特別是計劃在灣區發展港式安老服務的企業建立平台,參考諮委會模式,促進廣東省政府、當地從事安老服務的商協會及香港政府建立產業聯盟。

灣區安老 南沙示範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給港人「更好選擇」
今年2月,陳志育出席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養老產業實踐論壇。

灣區之中,現時以香港及廣州在安老服務發展方面最為成熟,陳志育相信只要兩地結盟,即已奠定灣區未來安老服務發展藍圖,期望月內可推動香港政策局官員到內地跟廣東省政府展開交流。此外,在內地發展安老服務,香港專業人員的參與不可或缺,在發展過程中也需要為內地養老產業培育人才,例如可安排在內地從事養老方面的管理人員到香港接受培訓。與此同時,香港的從業員也可到內地接受培訓,因為內地有很多高科技發展,特別養老方面的設施設備比香港更先進,這些都值得香港學習交流。


「居家安老」的重要性

灣區安老 南沙示範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給港人「更好選擇」
長者在安老院可得到周全的護理照顧,安享晚年生活。

中國人家庭觀念重,很多長者都喜歡晚年在家中居住,到身體狀況轉差,需要高度照顧,才會選擇安老院。陳志育表示,要避免長者過早入住安老院,「居家安老」是最重要的板塊,可以給長者在熟悉的社區及家居之中得到適當支援,例如在社區設立日間中心,方便家人以暫託形式將體弱長者交託中心照顧,到下班後才接長者回家。另外也可為獨居長者提供上門服務,包括復康服務、個人護理服務、送餐、陪診以至家居清潔服務等。這些社區及家居支援可延遲長者入住安老院的時間,得到最好的生活質素。

灣區安老 南沙示範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給港人「更好選擇」
內地關注香港的安老服務,陳志育(右)與廣東省民政廳副廳長聶元松交流大灣區養老發展藍圖。

「安老服務的剛性需求,是在社區為長期病患或身體欠佳的長者提供康復服務。這些長者不能在灣區得到港式醫療服務,就無法離開香港到內地生活。」陳志育認為可先針對在內地長期生活,習慣內地醫療及生活環境的港人,給他們選擇在內地接受養老服務,而香港政府則提供相應資助。他強調,「並非迫使長者不要佔用社區資源,而是在其他地方提供更好選擇。」


軟硬兼施 提升安老水平

香港房屋協會設有多個「長者安居樂」住屋計劃項目,集居住、康樂設施及醫療護理於一身。這類綜合性安老社區,可照顧長者不同階段的需要。陳志育表示,香港土地有限,這類綜合項目供應不多,反觀內地有良好條件發展這類綜合社區,可將不同安老服務元素放在一起,給長者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選擇。

灣區安老 南沙示範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主席陳志育:給港人「更好選擇」
內地安老設施完善,可為長者締造舒適生活環境。

陳志育透露,內地安老服務只有十多年發展歷程,服務側重長者起居生活需要的照顧模式。當長者體力減弱需要長期護理,一般會安排長者到康復醫院長期居住,社區安老服務的專業化發展仍有待提升。他指出,香港的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具有相當標準,已可與國際聯通。當中有很多醫療及輔助醫療的專業人員,包括護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藥劑師、言語治療師、社工等,擁有專業的人力資源及服務。內地則需要進一步提升,例如建構長期護理服務體系以及人才培訓,將服務人員提升至專業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