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風情畫: 一口冬蓉月餅  緩解台山鄉愁

分享

明日就是中秋節了。

按傳統,今日是「迎月」之日,明日是「賞月」,後天則要「追月」了。

迎月賞月都少不得月餅,近日客戶送來的各式各款月餅,大大小小、方方圓圓的紙盒鋁盒禮盒堆滿了一桌。傳統的蓮蓉、豆沙、五仁、棗蓉、金華火腿;新派的奶皇、冰皮、榴槤……不同的口味,來自各方盛意的餽贈。

灣區風情畫: 一口冬蓉月餅  緩解台山鄉愁
切開冬蓉月餅,可見皮薄餡靚,翅狀冬蓉,結實有彈性,軟滑不油膩。
(拍攝﹕Panda Chan)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獨愛「冬瓜糕」

祖籍台山的我,芸芸月餅中獨愛別具特色的台山特產——冬蓉月餅。台山人口中的冬瓜糕,並不是蘿蔔糕、桂花糕、馬豆糕那類糕點,而是以地道的灰皮冬瓜製成翅狀,再配以鴨蛋黃作主要餡料的月餅。

製作食物的材料,往往來自地道的產物。台山的土壤和氣候適宜種植冬瓜,量多質高,以盛產的冬瓜來製作月餅乃是就地取材,極富當地特色。

冬蓉,其實就是把冬瓜去皮去囊刨絲煮炒成蓉。冬蓉月餅的特別之處,在於它青綠透明、軟滑如絲的餡料,也在於它甜而不膩、爽滑如翅的口味,這與它獨一無二的材料和傳統獨特的製法不無關係——灰皮冬瓜,要挑老的;水煮翻炒,要用柴火銅鍋。經過繁複的工序,要耗時、得費神、需用心,才能製作出一個個入口香甜的月餅。

只要你把餅切開,自會明白甚麼是皮薄餡靚,那翅狀的冬蓉,結實得來有彈性,軟滑得來不油膩,那種以古法精心炮製出來的與眾不同,是用電爐烤焗的製品無法相比的。

地道而獨特的冬蓉月餅,對離鄉背井的台山僑胞而言,是「望餅思鄉」的寄託名物。在倍思親的中秋佳節,身在異鄉的僑胞們,啖着家鄉的冬蓉月餅,想着久別的故里親友,團圓之心願或未能即時實現,縈繞之鄉愁定必可暫時消解。

生於長於香港的我,對故鄉那份濃得化不開的牽念心情,也因冬蓉月餅而得到慰藉。

清甜爽口 口味新穎

注重健康的人多不愛吃月餅,嫌其油膩、過甜。我倒沒有這樣的顧慮。冬瓜本具有清熱消暑、解渴利濕的功效,冬蓉月餅清甜爽口,佳節當前,多吃無妨。台山人更傳承創新,嘗試配搭薑汁、蜜桔、陳皮、水果等各種材料,創出各款新穎口味。喜新如我的年輕一輩,怎會不被種類愈來愈多的冬蓉月餅吸引呢?

童年時曾耳聞長輩們提過,傳說當年是有一位老人,因失誤把冬瓜糖水煮乾只剩下甜渣,靈機一觸拿來做糕餅餡料,才演變成日後別具一格的冬瓜糕。

那時候的我,手拿着月餅吃得津津有味,心想:若傳聞屬實,就真的要謝謝幾十年前那位冒失的老伯伯啊,他一時的歪打正著,意外造就了如斯美點,後來的台山鄉里才得以受惠,一飽口腹。

別以為傳統食物的受歡迎程度有限,在台山,冬蓉月餅早已取代了蓮蓉月餅,成為主流口味,佔據巿場的大多數銷量;只是在香港,則仍是「少數的」、「另類的」、「特別的」選擇。

因而我每年都以這家鄉名物回贈客戶、贈送給朋友和同事們,既聊表心意,更想大家有機會嚐嚐這富有地方色彩的台山月餅。

陳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