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高端腫瘤(癌症)的治療水準備受認可,更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腫瘤醫療的重要一環,不少灣區以至內地的癌症患者,都會將醫治癌症的希望放在香港。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香港養和醫療集團(下稱養和)綜合腫瘤科中心副主任、臨床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潘明駿醫生直言,由於香港醫療系統與國際接軌,能快速引入國際前沿醫療技術和研究成果,包括相對應的藥物,加上嚴謹的醫護流程,自然給患者帶來信心。養和更在先進的軟硬件配合下,成立一站式的跨學科跨團隊的平台,務求以「快」、以「準」來醫治癌症患者。

面對癌症挑戰,潘明駿醫生強調,無論醫生或病人,在養和癌症中心,都不會是「單打獨鬥」。除了腫瘤科醫生、外科醫生、病理科醫生、放射診斷科醫生,還有護士、放射治療師、醫學物理學家、放射計量師、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心理學家等組成的跨專業團隊,會和病人一起面對惡疾,提供從篩查、診斷、治療到康復護理的一站式服務。而團隊本身,亦會對不同個案進行討論,時刻留意國際上相關治療技術和藥物研發,為病人提供最適切的治療。
面對癌症必須「早診早治」,養和在保證質素的前提下,相當重視速度,務求更「快」地為病人進行治療。
率先引入質子治療 成績斐然
正如文首所言,香港與國際接軌,可以引入不少先進的硬件設施。例如養和目前擁有全香港唯一、大灣區第一部質子治療儀,以及全亞洲第一部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機。再配合引入世界認可的最新藥物治療手段(包括化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和細胞治療等),從而為患者提供「精準」治療的保障。

養和醫療集團營運總監暨養和醫院董事李維文表示:「歷經近二十載的不懈努力,養和成功克服選址規劃、建築施工、系統裝置及技術研究等重重挑戰,並培育出優秀的專業團隊,最終建立起大灣區首家質子治療中心。迄今,養和團隊已成功完成約400例質子治療,為乳癌、前列腺癌、頭頸癌等患者,特別是兒童癌症患者帶來更精準、更安全的治療希望。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我們更配備了一系列頂尖的癌症放射治療系統,融匯世界級治療技術,為患者提供最適切的診療方案。展望未來,養和將持續優化質子治療服務,針對不同癌症類型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在抗癌路上與病人携手同行。」
引入先進技術 精準消滅癌細胞
潘醫生介紹指,進行放射治療時,射線在進入身體後需要經過正常組織或器官,才能到達腫瘤位置。傳統放射治療亦即光子治療,會為腫瘤周邊的正常組織帶來一定程度的輻射影響,而質子治療擁有稱為「布拉格峰」(Bragg peak)的物理特性,會以低劑量輻射進出身體,只在腫瘤位置釋放高劑量輻射,從而達到殺死癌細胞,提高腫瘤治癒率的效益,有助減少對周圍正常組織的輻射損傷,降低出現後遺症或副作用的機會。而這個治療技術,適用於前列腺癌、乳癌、頭頸癌、腦癌等。
他舉前列腺癌為例,傳統放射治療的治療次數約為30-40次,但質子治療因其高精準度,可加大單次治療的輻射劑量從而減少治療次數,這一方法稱為「大劑量、少次數」,有些患者在這種方法下可將療程濃縮至5次左右,且治療效果相當不俗,還能降低患者往返醫院的負擔。此外,如沒有精確的影像導航,傳統放射治療出現嚴重後遺症的機會達到10%-20%以上,但透過質子治療等精準技術,嚴重後遺症風險機率可降至5%或以下,大部分病人都沒有出現嚴重的風險或後遺症。
現時養和的質子治療系統開始結合磁力共振導航技術。透過將當日掃描的磁共振造影與治療計畫中的基準CT影像進行三維比對,確保質子束準確瞄準目標腫瘤範圍,同時降低對健康組織的損害。
至於另一精準技術的Unity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則是利用磁力共振影像引導放療,其特性是可清晰顯示腫瘤及周圍器官位置,並即時修正偏差,保證治療精準度,適用於多個腫瘤位置需同時照射的治療。此外,養和率先於亞太地區為Unity引入CMM系統。該系統具備真實追蹤與自動調控功能,可即時監測腫瘤三維位置,並自動調整射束瞄準,確保精準治療。此技術特別適用於肺部及腹部(如胰臟癌)腫瘤。潘醫生強調,質子治療與Unity各具優點,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靈活選擇治療技術。
十一月擬辦國際會議
養和在質子治療上累積豐富的經驗和心得,將於6月開設質子治療培訓課程,提升整體醫療水平,促進大灣區醫療與世界接軌;歡迎同業參加。
為配合香港政府發展高端醫療平台的政策,養和擬於11月7日至9日主辦PTCOG-AO年會,會議首次在香港舉辦,屆時將有來自內地及國際相關專業人士參與進行高水準醫學交流,相信對香港未來醫療發展會有莫大幫助。
響應呼籲設臨床試驗中心
作為本港私營醫療的佼佼者,養和亦響應兩地政府的呼籲,大力發展臨床研究,並成立臨床試驗中心,推動醫學發展,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而在2019年4 月,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及香港衞生署審查,養和綜合腫瘤科獲確認達到國家藥監局要求,成為全港第四間獲得國家藥監局認證的臨床試驗中心,亦是香港第一間私家醫院獲此資格及認證,代表國家藥監局承認其臨床研究數據可作為新藥評估參考。
兩地協作 香港可主責關鍵治療
一向以來,有不少內地癌症患者來港求醫,雖然兩地存在醫療文化差異,例如患者對食物、醫治方式(包括對中西醫的見解)等可能存在不同的理解以至執著。但潘醫生認為,只要醫患耐心溝通,相信問題一定可解決,反而是患者往返香港就醫耗時耗力,亦拉高了治療成本。所以他認為,未來關鍵治療部分會在香港進行,但康復和覆診則可在患者原居地或透過遙距診療進行,形成合作模式。

科學防癌 勿忘篩查
今年4月15至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活動主題是「科學防癌健康生活」。對此,潘明駿醫生表示贊同,特別是當中鼓勵高風險人士主動參加癌症篩查,可達到早診早治的目的;而健康的生活習慣,亦有助預防癌症的發生。
他指出,目前有不少癌症病人在發現腫瘤時都屬於晚期,因此應通過定期篩查及早發現。當然,不同癌症有不同的篩查方法。例如,前列腺癌可以抽血檢查PSA指數發現,乳癌可通過乳房造影識別,腸癌的篩查方法包括大便隱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而肺癌則可採用低劑量輻射電腦掃描。他建議大家可根據個人年齡、家族病史等風險因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篩查項目,並持之以恆進行監察。
同時,他亦強調,保持健康生活習慣如健康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亦能降低患癌風險。
國際醫療服務 設便捷綠色通道
為滿足有意進行跨國醫療人士的個人需求,養和推出「國際醫療服務」,讓內地及海外病人可以安心求診、尋求專業意見、接受專科手術及綜合癌症治療,同時提供「綠色通道」的優先安排及遙距服務,為病人從諮詢到治療復健全流程提供便利。
據了解,養和國際醫療服務團隊的支援包括協助病人預約不同種類病房、事先安排病人和醫生溝通,並提供專車接送服務。此外,院方亦可為有需要申請入境簽證及延期的病人提供支援,通過綠色通道進行優先安排,並派遣專人陪伴病人前往已預約房間,簡化入院手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