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全球觀眾同被令人驚嘆的視效震憾,當中李寧「飛天點火」身後長達493米的大型畫面、劉歡和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合唱《我和你》(You and Me)時腳下的地球影像等等,都是出自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手筆。
勵豐文化是一間集策劃、設計、施工、運營、融資為一體的全流程、多專業的文旅項目服務商,曾擔任多項國家級重要活動的總策劃倡議及集成服務工業,並於廣州市黃埔區設有總面積達3,000平方米的展示中心,將各種關於景點業態、展演融合、虛擬實境、全景聲劇場等嶄新元素的技術內容,呈現到公眾及業界眼前,為未來文旅體驗展現無限可能。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利亞德集團是全球視聽科技產品以及文化應用的領軍企業,截至2023年已連續六年取得了LED顯示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位置。勵豐文化作為利亞德集團旗下文化板塊核心企業,深耕文化產業28年,依托集團提供的底層技術,開展了大量視效音效類別的創意設計。廣州勵豐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總經理兼研創設計院院長梁文彬表示,技術是用於支撐創作,但更重要是對文化的理解及疏理。他們有一口號是「tech for art 」,意即技術部分是輔助藝術創意、設計及文化選題的一部分。團隊會基於現有最新技術,應用在具體設計當中。


安排工程師海外培訓
勵豐文化最初專注於音響音效領域,2005年開始發現視效領域是未來趨勢,因此先後派遣了4至5批工程師前往歐美,到不同廠家接受培訓及學習。2006年至2008年間,更圍繞北京奧運會進行多次測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中國導演張藝謀組成的主創團隊帶領下,創新的開幕式震撼全球。梁文彬表示,勵豐文化負責整體集成系統部分,由於當時中國設計師未有處理這般大型場景的經驗,因此邀請了歐洲頂尖設計師協助節目部分。他透露,勵豐文化的創始人在奧運會過後,意識到單純依賴外國的產品及技術,未來發展將受到限制,因此他們需要自主,並需要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當時黃埔區對新興領域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區內也有許多與產業相關,包括動漫和文化領域的公司,對他們整體發展更為有利,因此2008年選擇在黃埔區設立基地。及至2010年廣州亞運會,勵豐文化已毋需再依賴外國的設計師。
內地的節目製作水平不斷提升,經過多年發展已走在國際水平。梁文彬指出,現時內地的項目,包括勵豐文化負責的項目,實際上已比外國的項目規模大得多。「在整個系統集成方面,我們的經驗甚至比國外好。」他坦言,外國在某些細分領域可能仍然較強,但從宏觀來看,中國的系統集成技術已經比外國更大和更成熟。甚至以往會使用外國的軟件,現在基本上已轉用內地的軟件,功能相若,但技術支援更方便,很少再需要以外國的技術或產品進行支撐。


靜態元素動態化
勵豐文化聚焦技術、業態、模式三大創新,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化與科技融合展現。梁文彬強調,很多團隊專注於文化的展現,例如搭建精細的沙盤和模型,讓觀眾在旁靜態欣賞。勵豐文化則擅長展演融合,通過動態科技元素將文化內涵更深刻地表達出來。他指出,勵豐文化的創作會以無穿戴設備的方式體驗。除了映射影像外,也會加入機械元素,提供升降或前後左右移動,甚至局部放大的展示方式。通過科技運用,將靜態的文物或模型動態化,重新講述故事。
重視創意與技術平衡
勵豐文化的創意制作團隊現有約150人,創意與技術人員各佔一半。梁文彬坦言,想像得再好,效果圖繪畫得再優美,最重要是技術是否能夠落地及呈現。很多導演及主創團隊都是修讀文化或藝術,對於物理和機電的理解相對較少。因此他們有許多天馬行空的創意,但在實際交付時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勵豐團隊的特點在於既有藝術和文化人才,還有一批工程師負責評估導演的設計是否可行。創作團隊在設計過程中會與工程人員緊密合作,這是勵豐文化與其他純粹的導演團隊或主創團隊的最大區別。


展示揉合中國傳統風格
除了技術的不同,勵豐文化在展示方面亦貼近本地需要,特別是審美方面,經常以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整體設計的基礎。梁文彬坦言,外國選用的色彩較為濃烈,偏向油畫風格,客戶會認為缺乏中國傳統的韻味。例如進行國畫設計,很多時會運用到水墨畫的風格。設計風格會更為淡雅,整體畫面一般不超過三種顏色。
創意及技術展示
利亞德集團每年有產品更新,勵豐文化的技術團隊會研究其適用領域。現時,展示中心既是創意及技術的對外展示,更是勵豐團隊的實驗室,很多創新構思及技術,可以在當中進行測試。梁文彬舉例當中使用的交互技術,很多團隊會使用kinect攝像頭,以鏡頭方式捕捉參與者的姿態,但缺點是只能識別一兩個人,回饋反應也較慢。他們會採用雷達的方式,可以一次過進行多人交互。另外,在全國參與多個文旅項目,在某些大型開閉幕式使用的特殊場景,也會放到展示中心呈現。他期望勵豐文化能走在行業的前端,項目能夠吸引業內文士前來「打卡」,借鑒及參考他們的設計,目標是成為文旅行業的領軍者。

四大業務板塊
勵豐文化目前聚焦「場、館、秀、遊」四大業務板塊,「場」為劇院劇場,涵蓋大劇院、音樂廳、戲劇場、演藝劇場等多樣化的演藝空間,完成了國家大劇院的歌劇院、杭州大劇院、廣州大劇院等100多項具有影響力的劇院項目,並為黃埔軍校打造《黃埔!黃埔! 》沉浸式舞劇演藝劇場。「館」為展覽展示,涵蓋文化館、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多種類型,代表案例有上海歷史博物館、粵劇藝術博物館。「秀」為城市光影秀,涵蓋水舞秀、外牆秀、樓體秀等,包括打造拉薩和美橋夜間文旅休閒客廳,呈現一場視覺盛宴。「遊」為城市夜遊,項目包括水韵琅琊-點靚沂河,展示了臨沂城市新面貌,打造有溫度的人氣「城市客廳」。
文旅跨界融合
很多人認為文旅即旅遊,例如乘坐旅遊車到景點打卡,觀賞實景表演等。梁文彬認為,文旅發展可以更有針對性,且涉及誇界融合。他解釋,某城市可能有特定的IP或文化元素,勵豐文化可與當地景點聯名,設置一個創新場景作為文化體驗,吸引IP粉絲群追隨而來。策劃兩三日行程,讓旅客有更加沉浸的文旅體驗。為了實現這些創新場景,當中有需要進行跨界科技融合,例如無人機及VR虛擬實境等,給旅客更多體驗,開創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