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佔吉外資三分一」 吉林省委書記黃強:盼引金融活水 深化高端製造合作

分享

吉林省將於5月19日在香港舉辦「吉港澳經貿交流暨長白山人參推介會」。吉林省委書記黃強近日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表示,吉林與港澳發展始終緊密相連。東北全面振興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屬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吉林與香港、澳門同樣肩負重任,希望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港資佔吉外資三分一」 吉林省委書記黃強:盼引金融活水 深化高端製造合作
吉林省委書記黃強接受採訪。

港資佔比居首 冀港金融活水賦能吉林實體經濟

目前,港澳地區在吉林投資企業達到435家,香港是吉林重要外資來源地,到位資金佔全省外資總量近三分之一,排名第一。

黃強介紹,中國擁有全球最先進的高鐵技術,CR450動車組在吉林下線,成為全球最快高鐵列車;國內首列氫能源市域列車已在長春試運行。此外,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實現量產,吉林化纖碳纖維原絲和碳絲分別佔據中國市場的90%和40%份額。這代表了「中國製造」的實力和水準,更增添了吉港、吉澳合作的信心和底氣。

當前吉林正在打造「一帶一路」向北開放重要視窗、東北亞區域合作中心樞紐。香港是內地與國際市場的「超級連絡人」和「超級增值人」,澳門與葡語系國家聯繫緊密。吉林將與港澳地區在經貿、科技、金融、人才等領域持續深化多領域務實合作。

中車長客與港鐵已有17年合作歷史,陸續提供446輛地鐵車輛。黃強強調,吉林製造是港澳市場所需。吉林省將全力支持本地企業與港澳企業深化合作,推動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

在科技領域,香港高教界首枚遙感衛星成功升空,就有長光衛星公司的參與。香港科技大學將在吉林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吉林大學正與澳門科技大學開展平台共建,吉林期待早日建成,讓更多創新成果變為產業成品和發展結果。

「港資佔吉外資三分一」 吉林省委書記黃強:盼引金融活水 深化高端製造合作
長光衛星公司研製的歷代「吉林一號」衛星展示。王振東/攝

黃強還表示,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體系成熟完備。吉林擁有中國一汽、吉林石化等一批「共和國長子」,期待與香港各界緊密合作,推動更多「金融活水」注入吉林實體經濟,實現雙向賦能、同頻共振。

「我們將繼續辦好各類青年交流活動,誠邀廣大港澳青年才俊走進吉林、紮根吉林,在廣闊天地中成就非凡事業、實現人生理想。」黃強說。

長白山人參港澳受熱捧 吉林攜百款產品赴港推介

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位居東北三寶之首,也是吉林省的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中國三大中藥材基因庫之一,長白山的人參產量佔全國的60%,世界的40%。長白山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人參最佳的生長之地。

黃強表示,世界上最好的人參就在長白山。當前長白山人參千年金字招牌愈擦愈亮,去年年綜合產值突破800億元。吉林省編制了長白山人參產業高品質發展規劃,運用高科技手段破解參齡鑒定等難題,線下人參市場實現了「貨真價實」。

5月19日,吉林省將在香港舉辦推介會,20餘家企業將展示食品、藥品、飲品、保健品、化妝品五大領域逾百種人參產品,吉林大米、鮮食玉米、鹿茸等優質「吉字型大小」農產品也將同步亮相。

黃強說,人參是連接吉林與港澳的「形象大使」,此行將把最好的吉林特色農產品展現給港澳同胞。

冰雪旅遊出圈 省委書記力推長白山「新三寶」

吉林地處「世界黃金粉雪帶」,粉雪、靜風、暖陽深受國內外滑雪愛好者青睞。吉林省現有68座滑雪場。全國十大滑雪場吉林佔三席,其中北大湖滑雪場規模為亞洲最大。瓦薩國際滑雪節和國際雪聯一系列頂級賽事在吉林舉行,提升吉林冰雪國際美譽度。查幹湖冬捕、「中國四大自然奇觀」——霧凇、粉雪仙境老里克湖等冰雪景觀吸引中外遊客紛至遝來、流連忘返。

「港資佔吉外資三分一」 吉林省委書記黃強:盼引金融活水 深化高端製造合作
查幹湖冬捕活動。王振東/攝
「港資佔吉外資三分一」 吉林省委書記黃強:盼引金融活水 深化高端製造合作
2024長春淨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王振東/攝

近年來,東北冰雪旅遊持續出圈,吉林省更是「悶聲發大財」。2024至2025年雪季,吉林省接待國內外遊客突破1.7億人次,遊客出遊總花費2,95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5%、21%。「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在吉林成為生動實踐。

黃強說,吉林的「雪」是全世界品質最好的雪。吉林的「林」是品質最好的森林。吉林的「硯」是溫潤如玉的瑰寶。

長白山森林覆蓋率高達95%,生長著3,000多種珍稀動植物。10萬株美人松是長白山特有的風景,樹高可達二三十米,亭亭玉立,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在長白山深處有最美邊境公路G331,穿行其間,放鬆身心,享受吉祥如意的愉悅。

「港資佔吉外資三分一」 吉林省委書記黃強:盼引金融活水 深化高端製造合作
長白山天池。王振東/攝

長白山天池是松花江正源。好山好水孕育出無數珍寶,最有代表性的要數長白山三寶——人參、礦泉、松花硯。長白山松花石質地上乘,用松花石雕刻的松花硯是清朝皇宮的「御硯」,北京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200多方松花硯。香港回歸祖國時,吉林的贈禮就是一方名為「松花紫荊情系根」的松花硯。

「去年底,我刷到了一個『南方小土豆』的視頻,我覺得挺有意思。」黃強還分享了一則網友對吉林的評價。這位網友第一次來到吉林驚喜地喊道,低調的吉林到底還有多少種魔法?是什麼原因孕育出如此樸素熱情的人?她回答說,東北遼闊的土地養育不出狹窄的愛。

「吉林春季綠意盎然、夏季清爽宜人、秋季五彩斑斕、冬季銀裝素裹,是孕育奇跡、播撒希望的『吉祥森林』」。黃強說,「這裏不僅有好山好水好風光,還有熱情好客的吉林人民。」

吉林加大文化遺產保護 賡續「三地三搖籃」精神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東北抗日武裝先後經歷反日遊擊隊、東北人民革命軍、東北抗日聯軍三個階段,重要開端都在吉林。日本投降後,東北成了國共兩黨爭奪的焦點。中國共產黨高瞻遠矚,搶先進入東北,在吉林梅河口召開中共中央東北局會議,確定了解放東北的戰略,開展了「四戰四平」「三下江南、四保臨江」等戰役。

除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地、東北解放戰爭的發起地之外,吉林還是抗美援朝的後援地。吉林邊境小城集安是「抗美援朝第一渡」。75年前,開國將軍梁興初率領的「萬歲軍」從這裏渡江赴朝。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兩萬八千多名吉林青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捨生忘死、奮勇殺敵,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

在新中國的歷史上,吉林是汽車工業、電影事業、人民航空事業的搖籃。第一輛汽車就誕生在長春的中國一汽。歷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乘坐的紅旗轎車都是長春生產的。成立80周年長春電影製片廠累計創作拍攝譯製各類影片3600多部,謳歌了許多英雄,影響了幾代中國人。位於長春的空軍航空大學前身是東北老航校,這是解放軍第一所航空學校。抗美援朝期間,東北老航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戰鬥英雄。這裏還培養了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劉洋等一批太空人。

此外,新中國第一爐光學玻璃、第一列鐵路客車、第一台電磁式電子顯微鏡、第一架單反相機、第一台紅寶石激光器、第一塊合成橡膠、第一袋化肥等等都誕生於吉林。吉林樺甸夾皮溝金礦已有200多年歷史,是「中國黃金第一礦」。

黃強表示,「三地三搖籃」是吉林歷史文化最鮮明的標識。當前,吉林省正在加大保護傳承力度,精心籌辦吉林省近現代史展覽,整治提升長春新民大街等6片歷史文化街區,進一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