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養老」趨勢愈來愈明顯,除了在內地置業養老,有不少港人長者更通過社會福利署在2014年6月開始推行的「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到內地入住安老院,享受低成本、高品質的養老生活。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香港進優生活控股公司( 下稱「進優生活」)作為「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下稱「計劃」)認可的服務機構之一,過去兩年,設於佛山及深圳的安老院先後加入該計劃,特別是位於佛山的安老院,開辦不足一年,已吸引超過100名港人長者入住,表現比預期理想。
進優生活董事局主席陳志育解釋,最初選址佛山,原因是當地可使用粵語交流、飲食方面也符合港人口味,特別是院舍樓下有一間酒樓,有不少當地居民前來用餐,因此院舍與社區連繫緊密,院舍長者就像生活在社區一樣,不會感到被孤立,加上院舍附近設有學校和水上樂園,社區環境熱鬧,很受港人長者喜愛。


首個香港安老品牌走進灣區
作為香港首個安老服務品牌走進大灣區,陳志育表示,目標是希望給港人長者在內地城市有一個更好的選擇。他坦言,長者到另一個城市生活,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如果兩地安老院服務及環境條件相近,點解要去? 」所以他們選擇的內地安老院,要在服務、生活環境及配套方面跟香港的安老院有很大的差異,才能吸引長者入住內地安老院。
在香港入住安老院的長者平均年齡約85歲,不少是較為體弱、已屆坐輪椅或經常入院之時。陳志育表示,較健康及有自理能力的長者,想到內地養老的機會較高,對院舍的生活環境及設施也比較重視,入住年齡平均82歲。
以宿位空間為例,陳志育坦言,香港大部分資助機構提供四至六人房,甚少配有浴室及洗手間的雙人房。而他們在內地安老院提供的雙人房約有270平方呎,大部分設有露台,很多港人長者在考察後都對院舍環境及設施感到驚喜,也想立即申請入住。機構內約有三成長者甚至選擇「包房」,以擁有更多私人空間。


香港機構參與 更懂港人
隨着「計劃」的認可院舍數目持續增加,現時已有15間認可的廣東安老院舍可供選擇。要揀選適合自己的安老院,陳志育建議,港人長者可優先選擇有香港養老服務機構參與營運的院舍,因為具有在港服務的經驗,會更明白港人長者對於資助服務方面的需求,機構在跟進長者個案當中,亦能更好地與長者、其家人及香港政府部門溝通和協調。
在醫療配套方面,內地安老院大多是可容納幾百至一千多名長者的院舍,由於規模大,有全職中西醫駐診已是內地院舍的「標配」,當長者有醫療需要,駐院醫生可在最短時間提供支援。陳志育強調,內地醫療條件不遜於香港,差別只在於香港公營醫療費用全免,內地則需支付相關醫療費用,所以有些港人長者遇到嚴重健康問題,如需接受手術或嚴重病患,可能會選擇回香港治療。

可享生活津貼及醫療保障
事實上,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政策措施,幫助港人長者適應北上養老。陳志育指出,現時長者輪候香港資助的安老院約需一至兩年,入住後仍有約10%支付費用,但港人長者通過「計劃」入住內地安老院已實現全額資助,包括食宿和基本醫療費用,並且無需輪候。此外,長者可以申請廣東計劃的長者生活津貼,一般可獲得4,250元,用於內地消費相當可觀。對於長者較關注的醫療支援,政府在今年開始為參與「計劃」的長者購買內地醫保、並提供每年4萬元的醫療資助,包括1萬元的門診費用資助及3萬元的住院費用資助,可減少長者回港就診的需要。
目前「計劃」下的廣東安老院舍分布在大灣區不同城市,在選擇院舍城市時,除了考慮就近家人朋友,陳志育建議,應盡量實地參觀,大部分院舍可試住三日或一星期,以體驗內地
安老院與自己的期望有否落差。「計劃」內亦設有為期6個月的試住期,如未能適應,可選擇回港恢復輪候位置或考慮轉換院舍繼續接受服務,選擇更具彈性。
健康轉差 可考慮轉換院舍
「計劃」認可院舍由最初2間,增至現時15間。陳志育表示,「計劃」初期,院舍選擇較少,因此長者只能集中在部分城市,但隨着院舍數目增加,長者可選擇居住的城市更多,因此最近也協助港人長者轉院,搬到就近家人居住的地方。
另外,他留意到有長者健康狀況開始轉差,有需要轉到可提供護理服務的院舍,陳志育表示,以往長者需要返港接受評估,再安排入住合適的資助院舍,現在政府可幫助這些港人長者在內地接受評估。然而,現時能夠提供護養服務的安老院選擇有限。
他解釋,早期加入「計劃」的內地安老院可以接收護養個案,包括照顧需要坐輪椅或長期卧床的體弱長者,但新加入「計劃」的內地安老院,即使具有相關能力,仍需累積一定的運營資歷。他相信政府需循序漸進評估這些機構是否有能力提供相關護養服務,落實只是時間問題。
聘請粵語員工成趨勢
隨着港人長者入住內地安老院的人數愈來愈多,陳志育認為,聘請懂粵語的護理人員將是內地安老院的趨勢。他表示,他們已設立港人專區,聘用懂粵語的護理人員,為入住院舍的港人長者提供特別服務。在過去一兩年,也嘗試讓院友各自發揮所長,例如幫助新院友適應新生活,認識朋友,建立自己的生活圈。他期望通過香港養老服務機構參與營運管理,能夠為內地安老院增值,提升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