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前校长金耀基专访:好大学须有人文关怀

分享

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接受明报专访表示,大学排名有助促进院校竞争,但忧虑排名普遍侧重科学成就,忽视人文,最终或使院校放弃某些独有学术研究。他认为好的大学亦离不开人文精神,“影响到下一代、影响到其他国家,那才真正有意思”。
现年 90 岁的金耀基上周出席中文大学出版社活动,分享对高等教育的看法。他当日接受明报专访称,目前大学课程侧重科学,而科学的内容是 “世界性”,“你哈佛教的物理,跟中大教的物理,内容都一样”。由于科学有 “一致性”,他说坊间排名大多侧重科学,忽视人文,变相促成 “霸权”。
他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称该校着重人文科,料 “深知参加排名会输定”,因而退出世界大学排名。明报翻查资料,人民大学 2022 年宣布不再参加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惟至今仍参加 QS 世界大学排名,2026 年度位列第 566 名。
金耀基说,大学排名重视师资和学生国际化,惟指标易有偏差。他举例,美国哈佛大学师资多属本地人,“将国际化放进(排名指标)合不合理?也不能说不合理,但这方面就有偏差了”。
他表示,排名能让院校明白何谓 “best practice(最佳做法)”,但担心院校为争排名,会放弃某些独有研究,长远阻碍院校发展。
既然排名未必能断定何谓 “好大学”,金耀基心中的好大学又是怎样?他说科学成就固然重要,但若然没有好的人文关怀,该校不可能是好大学。
“为什么我们到今天还谈中国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因为这是文明的底色…… 你说是它(大学)的气质也好、它的性格也好,最主要是它影响到下一代、影响到其他国家,那才真正有意思”,金耀基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