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逐浪向未来——写在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前夜 ●刘景松

分享

网红会过气,潮流会过时,唯有艺术家和艺术精品青春永葆、魅力永在。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毕业歌》,冼星海作曲、张光年作词的《黄河大合唱》以及《团结就是力量》、《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等名曲,无不以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传唱至今,赢得掌声雷动、赞誉无数。

《东方之珠》乃罗大佑经典之作,歌词沉郁,旋律低昂。一唱三叹中,唱尽对香江故土的祝福、对华夏民族的认同、对回归祖国的期盼,更唱开了万千同胞心扉,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样一首站位高、格局大、辐射辽远、凝聚人心的正气歌,注定能够穿越时空,超越时代,留名青史。

一座城、一首歌;唱者戚戚、听者动容。罗大佑为乐坛奉献经典,我们心怀感激。我们愿意追随回归二十五年的喜庆脚步,在「夜色深深,灯火闪亮」的节拍里,在「海风吹拂五千年,泪珠诉说尊严」的历史光影中,去品读香江、感触香江并祝福香江、寄盼香江。

主编:潘耀明

执行编辑:张志豪


报以弦歌

香港位处岭南境地,与澳门隔海相望,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鸦片战争以来,清廷吏治日趋腐败,中国国运越加衰弱。随着《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新界租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英国逐步侵占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一千零九十二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即现时整个香港地区的辖域面积)。一九四一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宣布投降。香港就此沦陷,进入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据时期」。从一八四二年至一九九七年回归,香港经历了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历史。港九上空,长年飘动着「米字旗」;维港海面,利舰坚船在游弋逞威。以英国皇室成员、殖民地官员、香港总督乃至修女神父等命名的港湾、街道、公园、建筑物随处可见。英式步操、苏格兰风笛以及不时传入耳膜的意思简单但意味深长的「Yes Sir」,示露出「国弱受人欺压、落后就要挨打」的不变真理。

天苦我以风雪,吾报之以弦歌;命运置我于割地赔款的屈辱,吾馈之以经济建设大发展的神奇。这既是狮子山下香港人的誓言与行动,更是开拓进取的「狮子山精神」的彰显与体现。

在香港,狮子山精神已成为港人的精神高地、香港精神的代言。港人刻苦耐劳、灵活应变、自强不息,坚信奋斗可以改变命运、创造未来。回顾往昔峥嵘岁月,不难发现,正是在狮子山精神感召下,一代代香港人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香港经济由此得以蓬勃发展,香港社会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二战以后,勤劳能干的广大香港同胞,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扬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闯新路、开新局、谱新篇。香港由南海之滨的小渔村,一跃成为高度繁荣的大都市,重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创新科技中心,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

熠熠东方之珠

回归以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均有不俗表现,连续二十五年获世界最自由经济体殊荣。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排名全球第三,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为祖国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由此看来,港人不仅有能力、有智慧把家园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而且有条件、有信心、够资格继续在国家发展乃至世界舞台上作贡献、显身手。跻身全球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平最高榜单的香港,享有魅力之都、美食天堂、购物天堂桂冠的「东方之珠」,熠熠于祖国南疆,让世界刮目相看。

满城紫荆艳艳开,奋楫逐浪向未来。回归祖国二十五年来,香港全力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二○一九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香港被赋予龙头角色,将肩负使命,再次发挥改革开放初期敢为天下先精神,释放创造力和活力,闯出新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

回归之后,无论是「非典」、金融危机,还是新冠肺炎疫情、「修例风波」,都没能阻挡香港前进的步伐。只要香港有所吁求,祖国必然及时回应。助力当断,支援立决,惟其如此,才能携手战胜前行路上的风风雨雨。

岁月如歌,二十五年弹指一挥间。从战略和全域高度看,香港利益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香港命运紧紧维系于祖国发展。祖国好,香港更好;祖国走得远走得稳健,香港前景更灿烂更辉煌。

我愿意隔岸表心意、献祝福。寄盼香港以回归为契机,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祝福香港同胞——住房更宽敞、创业更顺畅、生活更美满。我坚信,人心归来的香江,定然由治到兴,今朝胜往昔,风采浪漫依然。

当我们面海放歌《东方之珠》,总有猎猎民族魂聚啸汪洋、一种万众一心踏征程的气概回荡人间。这首充满历史沧桑而不失磅礴大气的歌曲,记录并传递了时代足音,增进并升华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感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有国家观念、民族意识,当《东方之珠》旋律响起,都难免泪湿双眼、动情落泪。

台岛歌者罗大佑,书写香江回归事。忽而我想,某年某月某一天,各地一如既往直播香港回归盛典,倘若澳门歌手领唱《东方之珠》,汇成两岸四地共庆回归,该多好。

让我们期待那一天。

(作者为澳门学者,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