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大湾区语言 ●傅晓

分享

──「不一样的大湾区方言」文学讲座回顾

编按:香港作家联会、《香港作家》网络版、《明月湾区》文艺版主办,《明报月刊》合办,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香港公共图书馆协办之「大湾区文学讲座:不一样的大湾区方言」,于十一月十二日上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举行,讲座主讲嘉宾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何文汇、香港作家联会会长兼《明报月刊》总编辑潘耀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张双庆、香港能仁专上学院中文系教授黄坤尧。主持兼总结嘉宾为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潘铭基。内容精彩,特整理回顾,以飨读者。

主编:潘耀明

执行编辑:张志豪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有共同的语言文字环境和基础。十一月十二日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地下演讲厅举办「大湾区文学讲座:不一样的大湾区方言」,邀请到香港文学和语言方面的知名学者专家,分享在大湾区内的语言现状以及文化由来。

粤语是大湾区语言DNA

多姿多彩的大湾区语言 ●傅晓
「不一样的大湾区方言」讲座于十一月十二日在中央图书馆演讲厅举办,吸引了一班对方言文化有兴趣的参与者。

大湾区方言就是粤方言,即广州话、白话,本地人的生活语言。香港能仁专上学院中文系教授、香港作家联会副监事长黄坤尧教授认为:「大湾区九巿二特区的语言DNA基本上都是粤语。」他介绍了粤方言内部按照地域分布及语言特色的划分和各自特质。黄教授表示,今次讲座以「不一样的大湾区方言」作标题,或有两重意义:其一可以理解为粤语,相对于普通话来说,就是不一样的方言;其二可以理解为大湾区九巿二特区的话语,互有不同,以至各巿(特区)的语音、声调、语法、词汇、构词等并不一样,各有各精采,看来未尝不可。

香港话与广州话原属同一系统,而随着不同地域的工商业、航运业、新科技及娱乐事业的发展,词汇的变化日新月异,层出不穷。香港话吸收各方语言的特点,特别是跟英语长期的接触,创新运用,领导潮流,融为一体。香港语言的变迁可能就是大湾区语言的缩影。据二○二二年统计,香港人口约得七百二十九万一千,主要说粤语、普通话、英语、闽语、潮语、客语、吴语、四邑语,非华裔人士更是非常繁多。

黄教授更指出,粤语属于汉语方言的范畴,特别是继承古汉语的精华和格局,而底层却融合了大量古越语及其他民族,包括壮、侗、瑶、黎、傣、泰等的语言因素,估计约占百分之二十五,跟普通话发展殊途,差异亦大,说不定还可以订为两种语言。例如粤语、壮语都是唯一有长短音区别的语言(鸡:街;监:甘),而汉语别的方言都没有;粤语、壮语倒装句型,也和普通话有很大差别。此外粤壮词汇尚多,有些只有话音,没有方言字,有时写不出来,要借用音近的字,或自创会意的新字。黄教授当场还列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戴望舒《广东俗语图解》、廖恩焘的「广东俗话七律诗」,带听众进入粤语的前世今生。

语言是经济文化活动的基础

多姿多彩的大湾区语言 ●傅晓
大湾区方言就是粤方言,即广州话、白话,本地人的生活语言。讲者们从不同方向展示大湾区方言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香港作家联会副监事长张双庆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几种主要的方言,以及大湾区的主要语言分布。他表示,方言分为几个层次,从方言区、次方言(方言片)、方言小片、方言点(腔),学界普遍认为有八个方言区,中国预计有二千五百多个方言点,相当于一个县有一个方言。大湾区占了粤语方言区的最大部分,粤语的分区包括:粤海片(广府片)、四邑片、香山片、莞宝片、高雷片(高阳片)、桂南片、勺漏片、钦廉片、邕浔片等,蜑(疍)家话也属于一种粤语。此外大湾区有很多客家话、闽南话的分布。

张教授提到「双语双方言」这个概念,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人口流动的大潮,在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或大或小的双语双方言、甚或多语多方言的社区,例如深圳这个典型的移民城市,也出现「双语双方言」的概念,双语之间会互相影响。

大湾区人口超过七千万,是香港十倍,经济实力强,粤语的地位也会提升。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荣誉教授何文汇教授表示,方言会影响经济活动,也会影响文化活动。他认为,粤剧会非常蓬勃,在广州、佛山,粤剧都做的非常好,有些很具认可度的奖项,二○○九年粤剧正式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香港首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促进了粤剧的发展。大湾区的粤剧界非常活跃,十二月十日在西九茶馆小剧场还会举办「大湾区粤剧发展联盟」成立仪式以及「大湾区粤剧传承发展研讨会二○二二」,推动粤剧传承和发展。除了粤剧之外,粤语流行曲在大湾区甚至全球华人间都非常受欢迎,推动粤语文化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为国家保存和弘扬古典诗歌文化,希望更多相关活动去鼓励创作、培养人才。

张双庆教授也认同语言是支持文化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他认为,粤语是强势方言,因为有广州和香港这两个强大的经济体,能支持很多以粤语为媒介的经济文化活动。因此,有成熟的书面语,很早就出版方言文学作品,香港很早就制作粤语片,有风靡华人世界的粤语流行曲。对其他方言的影响,曾造成「广州话北上,普通话南下」的效应。因为香港特殊的背景,香港粤语的应用范围,包括可以作为政府工作语言、教学语言,制作电视、电影、广播,出版书刊报章,以及法庭、监狱,作为法律语言,已超出中国任何一种方言。

春秧街和香港闽籍文化

多姿多彩的大湾区语言 ●傅晓
「大湾区文学讲座:不一样的大湾区方言」主讲嘉宾(左二起):何文汇、潘耀明、张双庆、黄坤尧。主持兼总结嘉宾潘铭基(左一)。

祖籍福建南安的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潘耀明先生非常关注闽南语言和文化在香港的发展变迁。潘先生表示,如果以语言来划分,操闽南语的香港人,不光是指福建的闽南地区,还包括广东的潮汕地区及海南省,而香港可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可达到二百万以上。

「小福建」北角的演变更是有趣,北角较早被称为「小上海」,老上海人热衷于夜生活,而具有生意头脑的南洋闽籍富豪郭春秧,率先在北角与鲗鱼涌边缘的丽池群楼之间,开办了富丽堂皇的丽池夜总会,成为香港夜生活的新地标,上海人纷至沓来。在这个时期也形成了很多闽南文化的生活方式,之后,随着丽池夜总会结业,上海人逐渐迁离本区,此其时,闽南人接踵迁入。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春秧街的名字与稻米的秧苗无关,它的名字源于上文提到的该地区的开发商郭春秧的姓名。他回馈家乡福建投资和捐助,建设农场、糖厂、贸易行及小学等,并且铺路造桥,赠医施药,参与厦门鼓浪屿的开发和到香港扩展糖业和地产业务。一九三○年代政府将北角的一条街命名为「春秧街」,以表彰郭春秧先生的贡献。

潘先生认为,如果说北角是「小福建」,则北角的春秧区则是小福建的心脏地带,很多闽籍商贩在此经营店铺,售卖不少具有闽南风味的小吃,如芋丸、鸡卷、血大肠、燕肉、珠蚝等等。每天清早,一片朝气勃勃、热气腾腾的景象,置身其间,仿佛返到熟悉的闽南家乡,倍添亲切感。

春秧街还是全港唯一有电车行驶的街市,近年被香港旅游发展局推介成香港旅游景点之一,吸引游客观光。

这区的闽籍文化,还包括一九三九年成立,全港最大社团之一的福建同乡会,福建社团热心帮助新移民的人士,使这一带成为闽南语可通街的区域。

保护和保育方言

二○○○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出「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另一方面,国家也重视方言的保存,二○一五年五月,中国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由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领导实施的重大语言文化类国家工程。

二○二一年中国教育部首次公布《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二○二一)》,建议香港在法律上明确普通话及简体字地位,促进普通话教育「适度融入考评体系」,使小学、初中、高中的普通话教育连贯衔接,以增强教与学的动力,又提议粤港合作推进普通话教学等。

张双庆教授引用著名主持人汪涵说过一句话:「普通话可以让你走得更远,方言则可以让你记住你的根在哪里。」他强调,我们应该更加积极保护和保育方言。

讲座由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作家联会副会长潘铭基教授做总结,他十分赞同语言的保育和保护非常重要,更笑称,因为女性在家中教育更有主导地位,因此讲粤语的男性娶讲粤语的女性为妻,方能更好的传承粤语,如果讲粤语的女性嫁给外国人,更可以将粤语发扬光大。

(本文图片由香港作家联会提供。撰稿者为香港作家联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