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香港:被「名气」耽误了的高压氧治疗

分享

或许大家还记得,2002年在英国火车出轨事件中受重伤的前新闻主播刘海若,曾在北京接受高压氧舱等方式治疗,后来奇迹般从昏迷中苏醒过来;2016年世界足球坛顶尖球星C朗受伤,也接受高压氧治疗;又在2019年NBA湖人传奇人物勒邦.占士在社交平台展示在高压氧舱睡午觉等片段,这些新闻或照片在网络上疯传后,大家对高压氧治疗从此产生了美丽的误会。

有人以为这是什么「非正统的另类医学」、有传是医美界「神器」、更有人觉得是名人富商专用的养生用黑科技。

其实,高压氧治疗在医学界备受认可,多年来曾应用在治疗多达14类疾病(包括一氧化碳中毒、放射性治疗后发创伤、坏死性软组织感染等)。在香港,当然也属正统治疗方法。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香港已应用多年

急症科专科周卓威医生表示,高压氧治疗常被大众认为是比较新颖的治疗,其实高压氧舱在香港已应用多年,早期在昂船州提供服务。而在2018年9月,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东区医院)更开设了全港首间及目前唯一设置于医院的高压氧治疗中心,针对性治疗多种急性及慢性病症。

对于高压氧治疗,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压力高于正常地面大气压时,就属于高压状态。给病人在高压环境下吸入纯氧,因为加压可以增加血液含氧量,令高浓度氧无需经血管,而通过渗透方式进入缺氧细胞。周医生指,利用高浓度氧与低浓度氧的差距,可帮助血管增生,促进干细胞修复低层受损细胞,刺激骨细胞、胶原细胞及活化白血球等作用,帮助伤口复原。

宜居香港:被「名气」耽误了的高压氧治疗
急症科专科周卓威医生指,高压氧治疗可应用于14类疾病中。

适应症状及临床应用

因应不同病情,医生会以不同压力为病人进行治疗。例如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就需要将压力增至2.4-2.8倍。原因是一氧化碳「黏附」细胞的能力强,黏附在红血球会引致缺氧,黏附在脑细胞及神经细胞令细胞受损,需要用高压氧将一氧化碳「迫出来」。

周卓威医生又指,近10年来,内地及海外对高压舱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包括以高压氧帮助深切治疗病人加快康复,也有应用于治疗糖尿眼、糖尿病肾病、神经线瘫痪、轻微中风和轻微老年退化等病症。最近则常用于治疗感染新冠病毒后造成的后遗症,如脑雾及气喘等「长新冠症状」,进行10次治疗已有明显改善。

当然,由于高压氧在治疗运动创伤的确是成效显著,故常有娱乐新闻指国球队自置高压氧舱,给运动员在受伤及训练后进行修复之用。尽管目前尚缺乏高水平的医学证据支持14项FDA批准治疗以外的适应症,据知在国际学术交流论坛上,很多国家已在积极增加使用高压氧治疗的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研究结果陆续发表。


非一般消防员与高压氧治疗的缘分

2000年时,恒仔刚投身消防工作,年仅19岁的他,发现左脚小腿位置有一个大约五毫米的软块,他最初未有在意,但时隔半年,软块已生长成「375毫升纸包饮品」的型状,反覆检查后,确诊患上罕见的高恶性度滑膜肉瘤。恒仔忆述确诊一刻,觉得晴天霹雳,很担心会死,更害怕他的消防员生涯才开始便要划上句号。 」由于肿瘤靠近神经线,他先接受化疗令肿瘤缩小,再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最后再经历约20多次的放射治疗(电疗),最终成功战胜罕见顽疾,重返消防队伍,继续他热爱的消防工作。

宜居香港:被「名气」耽误了的高压氧治疗
恒仔至今他已进行了约一百次高压氧治疗,伤口已大范围愈合。

但在2018年底,恒仔一次山间出勤时,不慎刮伤曾经接受手术的位置,几个星期也未能「埋口」。恒仔默默被迫走上另一段的艰辛治疗旅程;这个「顽固」伤囗,接受一年半的普通伤口治疗后,演变成大面积溃疡。虽然每天备受发炎及疼痛折磨,但没有磨灭恒仔对工作的热诚和坚持,即使经常手持拐杖、入院接受抗生素治疗,与止痛药为伍,他都没有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让自己重返工作岗位的机会。

无法愈合的伤囗如同诅咒

恒仔坦言「无法愈合的伤囗就如诅咒,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炎,甚至因发炎指数高,需要住院两个月,注射最高强度抗生素。早、午、晚皆要滴注抗生素三个小时,双手『种豆』(即入院时在手部血管的注射装置)过百粒,「豆痕」处处,足足折腾了他5年多时间。 」他在医院看到有年轻人及长者放弃治疗,回想自己当年每日洗伤口及服用吗啡的痛苦日子,自己和家人都十分难受, 也曾徘徊在放弃治疗的选择上,但最终他还是没有放弃,终在网上无意中发现高压氧治疗。

宜居香港:被「名气」耽误了的高压氧治疗
恒仔至今他已进行了约一百次高压氧治疗,伤口已大范围愈合。

为病人创造最有利条件

几经转介,恒仔在东区医院急症科认识周卓威医生,得知了高压氧治疗的可能性。

据知恒仔伤口溃烂一直未能复原的主因,是受细菌不断侵蚀所致。由于多年前他曾患罕见的恶性滑膜肉瘤,手术后必须配合放射治疗(电疗)才治愈,不排除这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在治疗后悄悄遗下后遗症,18年后再爆发成漫长的慢性骨髓炎。

恒仔忆述,当时透过检查,发现伤口附近位置的含氧量非常低,已经接近要截肢状况。由于高压氧治疗在对付慢性伤口和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方面有较佳的研究结果,恒仔立即开始高压氧治疗。经过十多次高压氧治疗后,伤口已由「死灰烂肉」,逐渐回复红润。伤口情况明显改善后,亦为「皮瓣手术」带来有利条件。

由于第一轮治疗后,伤口仍有个坑位一直未能回复,恒仔获安排进行MRI检查,并确诊为慢性骨髓炎。皮瓣手术后,恒仔继续进行高压氧治疗。但在政府医院先后进行了三轮的高压氧治疗后,由于资源分配限制,未能继续安排合并治疗(医治慢性骨髓炎的最佳方法),于是恒仔直接选择往私营高压氧治疗中心,完成他接下来的第四轮治疗;至今他已进行了约一百次高压氧治疗,伤口已大范围愈合。

宜居香港:被「名气」耽误了的高压氧治疗

病人忠告

恒仔饱受癌症及慢性骨髓炎困扰,复原路途崎岖。 「需要有很大勇气面对改变。」他鼓励其他病人,「要寻求协助,或许会遇到专业及有爱心的医生。同时要多阅读,认识自己的病情,才可跟医生商讨合适治疗方案。」他认为,关关难过关关过,伤病要面对很多经历,应专注自己可控制的事。 「不要放弃,才会找到方向、延续希望。」


认识高压氧舱

高压氧舱有如一个房间,一般可同时容纳五六个病人,甚至医生护士也可入内照顾病人。周医生表示,做法是将病人置身在高压氧舱内,在身体平均受压下吸纯氧。因应病症需要,有机会要将压力提升至两三倍,并以每次1.5至2小时治疗时间,刺激身体修复。根据不同病症,有可能一星期治疗两三次、每日或一日两次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伤口难愈问题,一般进行数十次高压氧治疗已可见明显好转。

周医生指高压氧治疗安全度高,但有轻微机会出现氧气中毒,也要适应耳压不平衡问题,因此需要专业人员从旁监察。假如病人未能做到「反压」,就要立即停止加压,避免有「穿耳膜」的风险。 「一般加压30%后已知病人能否做到反压。如果是昏迷病人,就要直接为耳膜穿孔,避免有耳压问题。」由于恒仔的情况较为严重,每日接受1.5小时高压氧治疗。

恒仔表示,「感觉很新奇,就如潜入水下吸纯氧,在治疗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坐飞机般的耳压不平衡情况,要以吞口水、按鼻等方法反压,然后戴上氧气罩吸纯氧。」他在过程中未有感到不适,还可以坐下看电视,认为是很有趣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