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分享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咨委会)成立已三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咨委会顾问梁振英于4月16日率委员及专家到访南沙,出席咨委会2024年第一次工作会议暨咨委会第二届委员专家聘任仪式,并实地考察南沙庆盛TOD专案、港式国际化社区、中科宇航、巨湾技研等最新发展,多角度了解南沙的开发建设情况。

梁振英认为,咨委会作为一个创新性合作交流机制,三年来着力于拓宽粤港合作深度广度,充分挖掘两地合作优势领域,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同时他亦强调,粤港两地还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希望咨委会委员、专家围绕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持续建言献策,以「香港所长」、「南沙所能」来服务「国家所需」,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品质发展,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他更直言,粤港两地的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建议企业多到南沙了解发展空间

在总结首届咨委会和展望未来时,梁振英指出,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在三年前成立的时候是全国首创,更形成了官方咨询专家学者的机制。成立三年以来,咨委会推动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其中便包括《南沙方案》中一些条例的出台,他期望「未来通过咨委会,能够在很大空间上扩大南沙、乃至于整个广东省与香港的进一步合作。」

作为广州南沙与香港全面合作的高层次决策专门咨询服务机构,咨委会亦是推动粤港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思想库」、「参谋部」和「超级联系人」。梁振英并指,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经济体,意味着外国企业和商会非常多,咨委会作为「超级联系人」,可以组织这些商会到南沙参观,让更多外企从产业和经济合作的层面看到最新的发展情况。

梁振英又特别指出,南沙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很发达,配合香港的第三产业非常发达,「对于南沙好的产品,香港的作用不是提供一个市场,而是通过香港让产品走向国际,在世界上的市场上卖更好的价钱,这亦是高品质发展『最后一公里』。」

此外,对于目前香港餐饮和文旅等行业面对港人北上热潮的挑战,梁振英则建议业界可以积极主动到广东考察和探索,在更广阔的市场找寻新的业务发展机会。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咨委会三年来着力拓宽粤港合作深度广度,充分挖掘两地合作优势领域,目标以「香港所长」、「南沙所能」来服务「国家所需」。 (广州市南沙区融媒体中心刘伟摄)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梁振英期望咨委会可以作为「超级联系人」,组织更多港商和外企到南沙,以了解产业和经济合作的最新情况。

促进南沙与香港合作深化实化

据了解,自咨委会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双向沟通桥梁作用,促进合作深化实化,成效上可归纳为三方面。

一是构建多管道合作机制,首次在内地推出了G2B做法,有效解决了香港与内地城市之间「相互不知道」的问题,积极推进《南沙方案》重大政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落地落实,推动南沙连结更多优质的港澳及国际资源,以扩大面向世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是打造特色化品牌活动。创设「粤港月讲」品牌活动,目前已联合咨委会香港工作站、专项工作组在南沙和香港举办了5期活动,两地委员专家围绕跨境金融、专业服务规则衔接、航运物流、兽医兽药等合作话题建言献策,凝聚合作共识。

三是做强专业性协会集群,目前咨委会服务中心集聚了30家香港机构,推动粤港物流合作、食品行业对接、港式养老服务、生物科技研发、跨境医疗合作等领域取得逾20项粤港合作成果。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见成效

至于在落实重点工作方面,亦有四点取得相当进展。一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实现新成效。南沙与香港在法律、会计、建筑、卫生等专业服务领域深化交流合作,联合「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共同探讨「软联通」的实施路径。

二是科技创新产业合作迈出新步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和民心港人子弟学校访问境外网路资源和资料跨境需求获中央网信办批复并开通运行,「粤港澳大湾区资料保护与资料跨境服务平台」上线。青年创新创业提质发展,争取与香港高校共建高校联盟,联合打造南沙青创大赛等品牌,让南沙成为香港青年筑梦、圆梦之地。

三是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广州南沙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中药材线上贸易平台在南沙注册成立并实质性运作。

四是城市规划和民生事业展现新面貌。将香港标准融入规划设计,打造「港人熟悉、国际一流」的城市空间。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正式开学,二期扩建项目预计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港式国际化社区一期居住地块开工建设,港式金牌全科门诊部、港澳居民健康服务中心建成启用,已为4,000余人次提供港式医疗服务,港式消费、港味生活的氛围日渐浓厚。


委员的话

张燕生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发展新质生产力

张燕生认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重心包括南沙和港澳在高品质教育体系方面的合作,可以在南沙打造一流的人才和大学。其次,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可通过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开发试验研究打造一流的创新链。同时,南沙应通过深化和港澳的全面合作,打造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和更高水准开放的经济体制。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方舟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

全方位合作考虑共建共管

方舟指出,南沙的产业空间和土地空间都特别大,和香港的全方位合作应包括先进制造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金融领域等。他并透露,未来咨委会将在两个方面推动南沙与香港的合作,首先是制度创新,可以在更多片区考虑与香港共建共管的模式。其次是在行业中推动规则对接,包括建筑规划、测量、金融、医学等行业进行更紧密的对接,使南沙对香港高端服务业的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真正把南沙建成一个粤港融合区。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林家辉

香港测量师学会会长

交通对港式国际社区很重要

林家辉指出﹕「港式社区的选址必须注重交通,而港式国际化社区紧靠庆盛高铁站,相信可以吸引很多港人乘搭高铁到此生活创业。」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梁锦诚

香港规划师注册管理局副主席

喜见构想成现实

梁锦诚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获得接纳表示高兴,「见到当时很多构想和意见都变成了现实,比如现在港科大(广州)旁边的大学路,就是我们当时借鉴国外的做法提出的。」他还指出,进入咨委会的第二个三年,将会花更多心思如何更好地衔接从规划建设转到运营的这个过程。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李建华

香港规划师学会前会长

打造国际化社区吸引人才

李建华对南沙的发展感到不可思议和速度非常快,他认为庆盛可以作为南沙将来跟香港联系的一个重要门户。而庆盛港式国际社区规划的经验,更可以推广到其他区域。他们港方委员也会继续提供更多优秀的香港经验与南沙交流。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胡志远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

提供医疗科技的交流学习平台对接世界

胡志远强调,医疗是民生重要一环,除了支持香港人在南沙居住、生活和养老以外,他亦希望在医疗创新科技和产业发展方面,在南沙能够建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将国内优秀的医疗健康科技推介到香港,同时也将香港以及海外先进的技术、药物和仪器通过这个平台在南沙先行先试,进而落实成为对接世界的平台。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林诗键

香港船东会司库、中国委员会委员、海瀚资本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香港海运港口局成员

宜协同发展湾区港口

林诗键指出,在港口协同发展方面,港务航运发展需要不同的人才参与,香港和南沙可通过自身不同的优势协同发展。但他强调「我们不能割裂地看香港的港口或者南沙的港口,应该以大湾区的思路来看待大湾区的港口,实现湾区港口之间的协同发展。」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吴江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

打造高端人才大市场

吴江认为,位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南沙在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有优势,更获批创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他指出,在南沙能同时看到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可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使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南沙流动起来,并要「从湾区」及「从世界」来看南沙。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TOD打造「半小时交通圈」

梁振英率咨委会委员及专家考察广州南沙期间,首站是位于庆盛枢纽片区的新鸿基庆盛枢纽综合体项目。

庆盛枢纽片区是《南沙方案》三大先行启动区之一,拥有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重大战略机遇平台,也是南沙「未来城市」综合试点的实证技术集成示范区目。区域以港式理念和模式造城,正积极引入科创及产学研资源,打造为「粤港科创枢纽」。该地「五线交汇」成交通枢纽综合体,为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建设提供支撑。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考察新鸿基庆盛枢纽综合体专案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参观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

参观宇航科技及汽车电池制造基地

此外,梁振英一行亦考察了中科宇航产业化基地及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后者是全球首家超快充动力电池专业工厂,所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从0%充电到80%只需要7.5分钟,实现了充电像加油一样快,据知该公司亦有意将超快充电池技术带到香港发展。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见证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的电动车电池「超快充」过程
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换届派发首届三年成绩表梁振英:两地交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