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化妆品销售事业的,「惠之琳」(原名惠之林,自注册商标后改名惠之琳)是我由零开始创立培育的化妆品专门店,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无比激烈的市场,是一个有约17万家化妆品店的市场;要在这个市场成长,无异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惠之琳自1998年一路走来,2008年只有10家直营店,但2018年已发展至100家店,今天当然再进一步,已达到150家。
诚然,我还称不上赢了这场战争,但我绝对有信心!
不忘初心谨记本质
在逾廿年的「战争」中,我有两点一直紧记于心,其中之一便是:零售的本质。
什么是零售的本质?
就是用高效的方式售卖优质商品。商品是第一位,然后才是舒适的空间和服务。所以,不能提供优质商品的门店,服务再殷勤、门店再有品格,最终也留不住顾客!
而第二点,便是切忌因小失大,为了赢一场战役,结果输了一场战争!
壮士断臂浴火重生
到今天,我还记2013年秋天的那场「战役」,战斗的号角是在桂林市下辖县城的一家惠之林加盟店响起(当时仍未改名为惠之琳)。
话说当日我在店内发现了一盒来路不明的棉签,一个没有生产日期、没有生产厂家,也不是总部供货的「三无」商品竟陈列在店铺的货架上!
发现这盒的棉签的一刻,真有点茫然,冷汗直流!
但同时心中也有一个声音愈来愈大:一定不可以!
然而当时惠之林有70家店,加盟店超过40家,而后者拥有自主采购权,要改变,必然伤筋动骨。
但作为掌舵人,我很清楚,这与我「商品是第一位」的理念相违背,只会输了这场战争。所以我「要求加盟店和直营店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形象、统一促销、统一营运、统一软件。」
意料之中,六个「统一」遭到大部分加盟店反对,因为会断了他们的财路。最终只有个别店接受直营化管理,多数加盟店退出行业或让惠之琳回购。
外界可以认为这一役,我们是「输」了!因为支出了巨额现金,且店铺只剩下不到30家!
未来的战场
最终,在「直营+名品」的战略下,放弃短期利益的惠之琳重新站了起来,亦走得更远。
今天,虽然惠之琳已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在不少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战事,仍在继续,迎接我们的战役,还有「Z世代、私域流量、新型城镇化、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
我们的目标,是在2028年,要突破1,000家店。
我相信,现在的百强店,未来十年最多能剩下20个。惠之琳,必定会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