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这个名字位处何地,虽然大家并不陌生,但亦远远说不上熟悉。
但自从两个多月前,国务院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后,社会对河套的关注度也大增。甚至在最新的施政报告中,亦肯定了河套在未来创科发展路上的角色。
一向关注河套发展,更于特首任内解决了其土地权问题的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指,中央向深圳园区发出规划通知,却不包括香港的规划在内,既体现了一国两制,同时也说明「河套」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性是国家级的,香港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发挥所长,配合国家的发展目标。他更认为,河套将成为香港未来创科发展的最大机遇。
面对深圳园区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梁振英认为河套香港园区的发展关键在于理念和心态,他直言:「胆子要大,步伐要快!」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要化「不知道」为「知道」
梁振英并不讳言,在香港和内地合作过程中,就他所接触的,无论是大小省份,以至大湾区内各城市,遇到最大的问题仍然是「不知道」这三个字。他希望政府和民间,特别是相关企业,可以有充足的交流,让业界可以提出他们的观点和要求,加上官方的解答,进而解决「不知道」的问题,而这也是发展河套要留意的一个问题。
他进一步解释,香港是大社会小政府,应该让香港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了解国家在科创方面的整体布局是怎样的,河套港深合作园区的3.89平方公里布局又是怎样的一回事,这些都须让民间机构「知道」!
「例如香港科学园在深圳园区已经有地方了。设立在香港园区的优势,或设立在深圳园区的优势,肯定有所不同。所以,一定要让业界知道。」
深圳交流成果显著
料二个月后香港办研讨会
为了让业界对河套有进一步认识,梁振英在10月27日便组织了一个三百余人的代表团到深圳,就有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的发展规划和政策跟深圳方面进行了初步交流。他强调,要发展河套,必须要对深圳方面的目标、构思、规划和政策有充分的认识。而当日深圳官员便做了很好的介绍,并于答问和交流环节,做了坦诚的回应,甚至来自香港英国商会和希腊商会的代表也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意见。
当日的交流会由大湾区科学论坛、香港生物科技协会主办,大湾区香港中心及香港科技园协办。梁振英坦承,反应比想象中好。他透露,继深圳交流会后,大湾区科学论坛及香港生物科技协会将准备在香港合办一场研讨会,探讨香港的下一步工作。他估计筹备需时,活动将在约两个月后举行,相信届时可以更确定香港园区的未来发展方向。
河套魅力已初为人知
梁振英还透露,因应河套这个独特的平台,一家总部设在内地的产业研究院,拥有数以百计的研究人员,正有意落户河套香港园区。这正正说明香港独特之处。
梁振英强调,河套是全国亦是全世界最大的创科平台,通过一国两制,可发挥两地的制度优势。今天河套最怕的是「不知道」,广为认识以后就可吸引不同的人才,在国内外都应该重点宣传。
期待「聚变」新合金
对于看好河套发展的原因,梁振英强调,这是内地力量和香港力量最好的结合点,这个一国之内两地合作的创科平台,将可以更好地发挥一国和两制的双重优势。
他续称,香港和内地强强联手,可以做出很多成绩;例如香港的科研力量比较强,有全世界一流大学,但没有下游的生产平台。而广东的强大制造业,恰恰可以把香港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两者优势结合,通过聚变效应,成为新合金。
突破思维释放河套潜力
对于有关河套的新政策,梁振英特别指出,有两条一定要留意,一是「在福田保税区等海关监管区域建立产业、机构和个人『白名单』制度,对实施特定封闭管理的海关监管区域人员进出、货物流动实行『一线』、『二线』分线管理,构建高度开放的特殊监管体系,促进创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创造高度衔接香港及国际的科研制度环境。」
另一条则是「实施货物分线管理。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实施特殊监管,对货物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的监管模式,便利科技创新相关货物出入。 」
「人、物、资金和信息流」的「直通」
对于上述政策的突破,他持肯定的态度。
众所周知,大湾区的融合离不开四件事——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如何令双方人员可以更便捷的方式往返两地,让两地发挥「聚变」的效应,梁振英就曾建议给在香港居住的非永久居民使用「大湾区卡」往返内地工作,一则节省过关时间,二则毋需使用护照签证,大大便利往来。
对于这些突破性的构想能否落实,梁振英认为「事在人为」及「有所坚持」。
目标正确有所坚持
据他忆述,当年特首任内敲定「一地两检」政策前,中央不曾给予任何硬指令,「当时既可以做一地两检,也可以不做,但要知道,内地可以提供『过关』设施的车站寥寥可数,乘客在其他车站下车以后怎处理呢?」
事实上,当年政府在推动「一地两检」时,绝非一帆风顺。今天,一地两检所带来的便利,体验过高铁的市民都会认同,要是没有一地两检,今天就不可能在细小的车站如南沙、东莞停靠了。
他坦言:「这就是改革,当时做一地两检很少人支持,困难重重,最后咬紧牙关,做该做的,现在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融合的威力出来了。」
河套区发展规划
河套区坐落深圳河畔,地理位置独特。这片土地源起自2007年,当时深港合力抗洪,香港进行河道工程,扩展了这片87公顷的土地,并因此引起了土地归属权争议问题。梁振英上任行政长官后,决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2017年1月,香港特区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梁振英也在场见证。河套地区的土地归属权的问题得到解决后,深圳方面也划出土地,与香港合作,在深圳河两岸共同打造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一国与两制的好处都在当中得到体现。梁振英更认为「这是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地」。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在深圳河两侧以「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理念构建,总面积达3.89平方公里,由中包括3.02平方公里的深圳园区(深方科创园区)及0.87平方公里的香港园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国务院在今年8月底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并提出30项措施。当中涵盖深圳园区的发展定位、目标、总体布局、协同香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汇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保障措施等范畴。以2025年和2035年为关键节点,分阶段推进深圳园区建设。
港深创科园 聚焦科研、教育及文化创意板块
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位处落马洲河套地区,是全港唯一与深圳一水相连的创科园区,具备跨境便利、完善金融及法规、政策扶持、创科生态圈、优质生活的五大竞争优势,主要涵盖生命健康科技、微电子、新材料、机械人、新能源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的六大领域,定位为实现港深创科合作的桥头堡。
港深创科园主要聚焦三大核心板块,包括:科研基地、高等教育、文化创意产业,吸引本地及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企业、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进驻。愿景是成为世界级的知识枢纽及创科中心,让最优秀的人才汇集,共同畅想未来、开发与试验创新科技方案,以解决未来的问题。当中超过一半总楼面面积会用作科研用途,亦有小部分用作人才公寓、访客住所、商业及配套设施。预计可创造超过52,000个创科就业机会。
港深创科园占地约87公顷,计划将分为两期发展。第一期楼面面积1.2百万平方米,分为三个批次。第一批次兴建8座楼宇,楼面面积达116,000平方米,除了设有写字楼、干/湿实验室,园区更配套超级市场、餐厅、银行、医疗中心、运动及娱乐设施、展览会议中心MICE等设施,预料第一批次在2024年至2027年分批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