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佛山文风炽盛,广东历史上出过九位文状元,其中佛山就占了五席。二○一二年,佛山就被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授予「广东诗歌城」称号。毋庸置疑,包括诗歌在内的佛山文学艺术在粤港澳大湾区占有重要地位。本期主编潘耀明翻动佛山记忆的鳞片,领略佛山的诗意和独特的情味。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诗人张况深爱中国长诗奖策源地佛山,大谈中国长诗奖的首创与「三公」、「广东诗歌城」的前世今生,以至综述佛山作家、文学的骄人成绩。佛山诗社执行社长包悦为祖庙、西樵山赋诗,表达对庙的崇敬爱慕、好山之钟灵毓秀。广东省小小说学会副会长胡亚林细说月亮湾保安队长曲和平,身为高手,却接连两次在较量中输给了小区中两位老人的故事……佛山市作家协会理事林友侨堂弟因病早逝,遗下许多未了的愿望和责任,正所谓死易生难空遗恨,作者思人忆往。今期一同沉醉诗意佛山。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佛山的鳞片●潘耀明
「明月湾区」文艺版,溯源于四年前。某次与时任香港艺术发展局王英伟主席聊起,认为大湾区「九+二」的整合是国策,一直以迄较侧重于经济的合作和发展,对于大湾区文化特别是文学方面的融合,乏人问津。
在此之前,广东已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
我建议做一个大湾区文学园地及大湾区征文奖,他十分赞同,让我做一个计划。后来我做了一份「创建『文化大湾区』计划」。除了开设了大湾区文学专刊——《明月湾区》,还策划了大湾区文学征文奖。
这是疫情之前的事,之后获艺发局批的是一年计划。
这个计划开创了大湾区文学大联合先例,我们整合三十二家媒体、作家团体、高等学院,取得较显著的成果。
大湾区文学园地《明月湾区》除了主要刊登香港作家的作品,还计划拨出部分篇幅分别介绍大湾区每一个城市的文学现况和作品。
之前《明月湾区》只介绍了澳门、深圳、广州、珠海、中山的文坛状况和作家,一年计划的「创建『文化大湾区』计划」后来停摆,这计划中断了。作为文学园地的《明月湾区》,一年后恢复了。
所以我们还将陆续介绍之前阙如的湾区其他城市的文学面貌。
本期《明月湾区》专题是「诗缘佛山」。
从「诗缘佛山」的特辑,我是首次领略佛山的诗意和独特的情味。
我印象中最难忘的佛山风物,是祖庙精湛的雕塑艺术,还有早年曾领衔全国的「卫生城市」称号。
建于北宋,重建于明洪武的古建筑群祖庙,是佛山历史的辉煌和骄傲,祖庙堪称一座中国卓越的艺术殿堂,庙内的石湾人物、动物雕塑,琳琅满目,釉色深厚华丽、神态迥异、灵动如生,我曾在那里流连良久。
这些人物陶像皆出自石湾陶瓷,其发源地就是佛山。
中国名窑之一的佛山石湾窑,于唐代创烧,兴于唐宋,明清为其繁盛时期,石湾公仔如济公、八仙、钟馗、关公、达摩等栩栩如生,源于浮世,兼具丰富的想像力,很受欢迎。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台湾知名文化人高信疆推出「艺术象棋」,声称要把象棋从棋盘屹立起来,他跑到石湾陶瓷厂让制作了陶瓷象棋。一套石湾陶瓷象棋售价不菲,主要是用于摆设多于实际用途,结果他因此而蚀大本。
他曾送我一套陶瓷象棋,一直放置在玻璃柜内,作为艺术的欣赏,别饶兴味。
这是我对佛山记忆的鳞片。
(作者为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明报月刊》荣誉总编辑、本版主编。)
佛山:中国长诗奖策源地●张况
佛山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秦始皇派任嚣、赵佗平定岭南之后,佛山归于南海郡治下。据史料记载,佛山正式得名是在唐贞观二年(六二八年)。此后,人们改称季华乡为「佛山」,意为「佛家之山」,简称「禅」。
佛山人杰地灵、文风炽盛,广东历史上曾出过九位文状元,其中佛山就占了五席。佛山文风标于两广,颇堪称道。
近年来,佛山诗坛很是活跃,诗歌活动也非常频繁。中国诗歌万里行走进禅城、中国著名诗人新春「龙塘雅集」、中国先锋诗歌三十年研讨会、著名诗人走进禅城「腊八诗会」、广东省小学生诗歌节等诗歌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诗歌之城的金字招牌增光添彩。尤为值得称道的是由叶延滨、丘树宏、张况三人首倡、永久落户于佛山禅城,已连续举办了八届的「中国长诗奖」。更成为中国文学界公认的重要诗歌活动品牌,受到诗人们的热捧。
中国长诗奖的首创与「三公」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原主任、《诗刊》原主编叶延滨认为,佛山连续多年举办中国长诗奖是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也是诗坛值得大书一笔的盛事。他认为中国长诗奖有「三公」:一是公益性,二是公平性,三是公开性。不藏不掖,公开推荐,公开公示,不设奖金,毫无私利。
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丘树宏说:「中国长诗奖自二○一五年落户广东佛山禅城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受到全国文学界尤其是诗歌界的瞩目和好评。佛山是一块富有诗意的改革热土,举办公益性中国长诗奖很有意义,目前该奖项已逐渐成为国内知名的诗歌活动品牌,长诗奖由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使得该奖项更具专业性、权威性、代表性和学术含金量。」
公益性零奖金「中国长诗奖」的设立,是佛山首创,也是中国诗歌界首创。该公益性诗歌奖项对中国当代诗歌生态构建,起到了较好的带动和建设性作用,活动传递了高贵的精神和诗意指引的文学初心,让中国诗歌真正成就民族精神火焰的高蹈品质。
长诗公益品鉴举办多年来,全国共有近二百位诗人摘得历届中国长诗奖桂冠。其中就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鲁迅文学奖得主黄亚洲、西川、臧棣、海男、曹宇翔、刘笑伟、路也等。该公益性奖项较好地表彰了我国诗人在长诗创作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让中国长诗发出了新时代耀眼之光,同时也彰显佛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和「广东诗歌城」的文化魅力,展现佛山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气象和佛山诗歌文化强大气场多元共生的独特风貌,为推动我国诗歌事业发展,尤其是推动中国长诗创作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示范性的积极作用,意义重大。
岭南广府文化滋润了佛山这片改革热土,佛山诗人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打造岭南广府文化新高地。继「中国长诗奖」成为全国诗歌界重要活动品牌、登上百度词条之外,「佛山禅城腊八诗会」更在中国诗歌春晚等权威部门的活动中被评为「全国十佳诗歌活动品牌」之一。
多年来,佛山在历史文化长诗创作、工农业和乡村振兴题材长诗创作方面成绩突出,取得了可圈可点的阶段性突破,为全国诗歌界所瞩目。张况的十万行大型历史文化长诗《中华史诗》系统工程已全部竣稿完工,目前已出版《大秦帝国史诗》、《大汉帝国史诗(上下卷)》、《三国史诗》、《大晋帝国史诗(上下卷)》、《大隋帝国史诗》、《大唐帝国史诗》八部长诗,包悦出版了少数民族抒情长诗《玛吉阿米》,高世现出版了五万行长诗《酒魂》,陈陟云出版了情感类长诗《新十四行:前世今生》,李桥航出版了长诗《大河绵延》,郭杰广出版了乡村题材长诗《淬火集》,另外周崇贤创作了长诗《佛山辞十章》、来去创作了长诗《玉米传》、史鑫创作了长诗《南方献词》等。这些长诗作品熔铸民族精神,对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佛山的火热生活、厚重历史、独特地域文化多有描绘,是有温度有热度有高度有深度的心血之作。
「广东诗歌城」的前世今生
佛山文学在岭南文学史上曾有过辉煌的一页。佛山的诗歌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尤其是元末明初以降,佛山可谓诗人辈出,在岭南乃至全国诗坛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中,佛山不在少数,比如有「南园五子」旗手之谓的孙蒉、状元诗人伦文叙,明朝内阁首辅、诗人梁储。明中叶之后有「岭南后五子」之称的欧大任、梁有誉、吴旦。而明末则有血溅红花的诗人陈子壮、义不顾家的诗人陈邦彦、抱琴殉国的诗人邝露;及至清代,佛山则有「岭南三家」之誉的梁佩兰、陈恭尹,三家有其二。康雍朝时,佛山有岭南诗派「惠门四君子」之称的重要诗人何梦瑶、劳孝舆、罗天尺、苏珥。乾隆朝的「岭南四家」中,佛山诗人占其三,计有:黎简、张锦芳、黄丹书。清末至近现代诗歌史上,佛山则涌现了户部侍郎、诗人张荫桓,著名维新派领袖、诗人康有为,「千百年来岭南巾帼无人能出其右」之称的杰出女诗人冼玉清等等。历史上,状元诗人伦文叙、「谴责小说」鼻祖吴趼人、《三字经》作者区适子、状元诗书大家梁耀枢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都是佛山人,他们著述颇丰,影响久远。
佛山是公认的岭南诗歌重镇,在佛山市作家协会、佛山诗社、佛山市禅城区文联等单位操持下,佛山诗歌活动频繁,先后举办了八届中国长诗奖颁奖典礼、十届佛山禅城腊八诗会、十三届岭南诗会,「中国长诗奖」和「佛山禅城腊八诗会」成为百度百科词条。
多年来,佛山还主办过「中国先锋诗歌三十年高峰会」、中国诗歌万里行著名诗人走进佛山采风、全国著名诗人行通济慈善活动、佛山诗歌节、龙年新春全国著名诗人龙塘雅集、珠江三角洲诗歌研讨会等等,二○一九年六月,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还联合佛山市作家协会举办过「首届『青春回眸』诗歌研讨会」。
佛山老中青少四代作家、诗人同堂,作品风格各异、审美情趣不同,文本呈梯次式递进。近十年来,佛山不少诗人有数量不菲的作品发表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或被选入全国各种重要文学选本。这些作品为广大读者走近佛山、拥抱佛山、了解佛山,感受佛山这片改革热土,亲炙佛山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和城市气质,体味佛山人民开放包容的格局气象,提供了文本借鉴。二○一二年,佛山就被广东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授予「广东诗歌城」称号,佛山南海大沥镇同时获评「广东诗歌之乡」。毋庸置疑,包括诗歌在内的佛山文学艺术在粤港澳大湾区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佛山作家、文学的骄人成绩
近十多年来,广东省四大文学奖「九江龙」散文奖、「大沥杯」小说奖、「桂城杯」诗歌奖、「有为杯」报告文学奖等多个省级文艺奖项、文学创作基地落户佛山南海。诗歌之城佛山由此成为省级文学奖项聚集地,为全省乃至全国文学界所瞩目。
继二○二三年国家艺术基金颁发,佛山艺术家原创粤曲《人民就是江山》获得资助,有了零的突破之后,二○二三年十二月,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揭晓,佛山有四位作家:诗人张况、盛慧、周崇贤、洪永争获奖,这是佛山文学历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上榜人数和作品数量均居全省地级市榜首。据了解,此前二十年,佛山已故作家安文江曾获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类奖项。另有佛山电视台电视类纪录片《寻味顺德》;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禅城籍著名曲艺家梁玉嵘原唱,佛山作家张况作词的原创粤曲《人民就是江山》;禅城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苏隽创作的粤曲《听见一束光》,获得本届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艺术类奖项。这次取得历史性好成绩,与近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对文艺创作的扶持与投入密不可分。
佛山作家协会成立于一九八八年,目前全市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十九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近三百人、市作协会员八百多人,佛山诗社诗人五百一十余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三十余人,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八十多人,佛山目前拥有市区镇村各级诗社团体近三十个,佛山诗社在册诗人有五百多人,诗歌爱好者则以数千计。近十年来,佛山诗人出版的各种诗集超过三百部,每年参与文学创作的人数至少有三千人以上。以二○二二年为例,佛山就有六位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二○二四年佛山入会人数实现历史再突破,有七位作家加入中国作协,再次位居全省地级市榜首。
(作者为著名作家、诗人、辞赋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