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二○二五年六月十九日,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假铜锣湾凤城酒家举行文学晚宴。世界华文文学联会会长潘耀明先生与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名誉会长贝钧奇先生联袂宴请参加《香港文学》四十周年活动的外地作家学者,立法会议员马逢国先生亦应邀莅临盛会。席间各方交流甚为热烈,与会者畅谈各地文学动向,并寄望香港能够继续扮演文化枢纽的角色,为推动华文文学发展作出贡献。
仲夏的傍晚,夕阳为维多利亚港染上秾丽的橙色,微微的海风送来丝丝凉意,喧闹的铜锣湾幻彩绚丽的霓虹灯下,历史悠久、极具声誉的顺德菜老字号——凤城酒家,迎来了一场丰盛、温馨的文学华筵。
世界华文文学联会会长潘耀明先生与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名誉会长贝钧奇先生联袂宴请参加《香港文学》四十周年活动的外地作家学者,欢聚畅谈、踊跃交流。与会嘉宾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香港会员总会会长、港区人大代表、立法会议员马逢国先生。
马逢国议员在致辞中,首先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嘉宾。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会,文化基因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胸怀,汲取中西文化精华,积极拓展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互鉴的多元管道,努力打造香港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在各自的领域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创作、研究和发展付出的努力,向世界讲好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故事!
马逢国议员高度赞扬潘耀明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推动香港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发展,不仅促进本地文化繁荣,更扩大了香港文学在国际华文界的影响力。自一九八八年由曾敏之先生和刘以鬯先生牵头,包括潘先生在内的三十一位作家发起成立香港作家联会,现有四百多会员,是香港活动最多、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团体。当年在金庸先生建议下,潘先生筹建了香港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先后与香港大学、香港珠海学院等高等学府合办活动,举行刘再复先生与高行健先生的对话论坛等,也曾与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举办白先勇先生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讲座,一场场高质素的活动,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为华文文学走向世界筑桥
潘耀明先生与原暨南大学教授曾敏之先生,创办(香港)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及《文综》期刊,为全球华文作者发表作品与信息交流提供园地。中马建交五十周年之际,该会在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举办「世界华文文学与马华文学及其(跨域)文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十多位知名学者、作家和该国多位议员及《星洲日报》社长出席了盛会。
潘先生还在二○○五年成立世界华文旅游文学联会,推动华文旅游文学,每两年一届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和澳门基金会举办研讨会,已历时八届。同时也主办香港以外的旅游文学征文比赛等;并成立「字游网」,刊载旅游文学作品与资讯。
潘先生被誉为「文学事业家」,是以创作、编辑、出版、组织活动于一身的文学全才,为沟通内地与香港乃至世界华文文学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让方块字的血脉在两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地的疆域畅通无阻。
马逢国议员亦赞誉了香港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广受尊敬的杰出人物贝钧奇先生,长期以来,他以深厚的情谊、巨大的热忱,慷慨解囊,支持潘先生的文学活动,为相关项目提供坚实的资金和物质保障。他是香港文体界一位「出钱出力」的不可或缺的领军者,其多年来对香港文化及体育事业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奉献,超越了简单的赞助,是一种深入参与和长期承诺,这种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潘先生在欢迎辞中不无感慨地说:「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的老朋友,此时相聚香江,百感交集。(香港)世界华文文学联会二十年前由原暨南大学教授曾敏之先生创办,由世界三十多家华文文学团体组成。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能为繁荣世界华文文学创作、促进海内外华文文学交流,起到桥梁和文化窗口的作用,飞架南北,连接古今;面向大洋,透视未来。这个舞台虽小,却能发挥紧密的文化纽带作用,为整个华文世界提供观察、思考、叙述的无限可能。继往开来,我们希望能通过这座桥、这扇窗,继续推动华文华语文化的传播、繁荣和发展。感谢各位志同道合的文友,共同携手,在世界华文研究、创作的路上孜孜耕耘、默默坚守。」
是次聚会汇聚海内外二十多位重要学者与作家,出席者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重岗教授和赵稀方教授、暨南大学白杨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袁勇麟教授、南京大学刘俊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胡德才教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李良主编、厦门大学林祁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凌逾教授、浙江大学金进教授、东南大学张娟教授、厦门大学张羽教授,香港学者黄维梁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朴宰雨教授、马来西亚作家暨学者辛金顺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松建教授等,以及世界华文文学联会秘书长兼司库、香港作家联会秘书长彭洁明女士,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公关部主任、香港作家联会副秘书长崔文冰女士及亚联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行政主任郑伟杰先生。
(作者为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公关部主任、香港作家联会副秘书长。)
【创作园地】
■AI如是说●宋诒瑞
小婷和小晴是令人羡慕的姐妹俩,在同一间中学求学,中六和中一,每天一起上学和回家,姐姐关心妹妹,妹妹尊重姐姐,两人几乎无话不谈。
这一天,回家路上,小婷见小晴一改平日的活泼健谈,拉长了脸不出声。姐姐知道,一准是她遇到不爽的事了,且慢逼问,让她自己缓口气平静下来。
果然,一到家放下书包,小晴就忍不住一吐怨气:「姐,今天小羽把我气死了……」
小婷柔声道:「什么天大的事呀?把我们小晴气成这样!」她拉凳坐下,侧耳细听。
小晴气呼呼地叙述了事情经过:全家刚从日本旅游回来,小晴照例买了很多小型的挂件、冰箱贴、书签等作手信回来分赠给同学们。这次小晴买了很多,今天课间休息时正与同学们一起欣赏,让大家挑选。小羽与她一向不那么投契,她不喜欢小羽说话咋咋呼呼、刻薄刺人,平时不怎么搭理,这次本也不想送她手信。但是小羽见小晴在赠送礼物,就挤了过来,随手拿起一个樱花形状的挂件叫道:「啊,真漂亮!太好看了!」说着,她竟抓起桌上的好几个这样的挂件走到她的几个同伴那里分送给她们。小晴和同学们看得目瞪口呆,想不到小羽竟如此蛮横不讲理。小晴是个平和的人,不爱与人争执吵闹,少了几个挂件也就算了,没去与她计较,但是心头很不快,大家不欢而散。
小婷听完后笑嘻嘻地拍拍小晴背脊:「哦,原来这样!看来你这次选买的手信真不错呀,大家都喜欢,连平时很挑剔的小羽也那么中意,还代替你去送人。看来她的欣赏风格与你相同,品味不差呀!」
小晴苦笑着:「说这些有什么用?她这样做太霸道了吧!」
小婷说:「是的,她没征得你同意这样做,是很不尊重人。难怪你那么生气了。小晴,不如我们来请教AI,看看它怎么说。」
小婷最近在手机里安装了这个软体,很想试试它的能力。小晴一听也很感兴趣。
AI真能,三秒钟就回覆了。姐妹俩一看,拍案叫好!
AI首先肯定了小晴感到委屈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她没被尊重。但是它说要换位思考,分析小羽这样做的动机,是出于嫉妒?还是想获得关注?还是她根本没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合适的?看到这里,小晴说:「她倒是不会嫉妒人,只是一向如此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样子,应该是没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对。」小婷就说:「那就好,你理解她为何会这样做,虽然不能接受,但是你的气已经消掉一半了!」
接着,AI教小晴要学会温和表达,以非暴力沟通,可以告诉对方:「这是我给大家的礼物,如果你喜欢可以取走,但是请不要转送别人。」小晴说:「这几句很好,我要学学。」小婷也赞道:「这样说很合适,不指责,很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AI肯定了小晴:「你分享礼物说明你很慷慨很善良,这是你的优点,不要因为别人的行为不当而改变自己。」小婷说:「对,你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要受别人的影响。我们可以想想以后应该怎样做得更好。」
参考AI的建议,小婷帮小晴把剩下的小礼物都贴上了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写:「来自东京的心意,希望你喜欢。晴」。第二天带去学校送给同学们。小晴还特别找出了一个也是樱花状的冰箱贴送给小羽,并且说:「看来你很喜欢樱花,这是我特别为你准备的,请不要送给别人。」
(作者为香港儿童文学作家、香港作家联会监事。)
月夜怀人、秋晓、璞社情●张志豪
月夜怀人
缱绻金风夜半思,星河似见玉颜儿。银光一泻鹊桥满,几许深情两所痴。
秋晓
轻风翻转入秋晨,倚卧南窗一欠伸。菊沏香茶山野羡,逍遥当下此闲人。
璞社情
缘聚狮山十一年,蹁跹鸿影彩屏传。搜成万字陈瑛璞,引遣众怀和管弦。月会从来开锦绣,芬芳不必独暄妍。曾经写罢纷纭事,社史豪情历历鲜。
(作者为本版执行编辑、香港作家联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