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星院、保诚保险、香港综合肿瘤中心携手推进跨境医疗焦聚癌症治疗兼「免找数」

分享

港人在内地生活及工作愈趋普遍,对跨境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殷切,特别是癌症治疗,很需要在优质医院、专业医护及癌症药物等方面得到周全的对接支援,免却经常回港就医的不便。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下称星院)与香港综合肿瘤中心(HKIOC)早在2019年已开始携手推动跨境医疗服务,今次联乘保诚保险,三方协作推出首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医疗衔接服务,为跨境医疗开启新篇章。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这次三方合作的「首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医疗衔接服务」提供跨境癌症治疗「免找数」及专属医疗团队礼宾服务,当中将采取市场独有的「 共同病患管理」模式,让病人在这两间医疗机构接受癌症治疗时,均可通过跨专科远程视频会诊,获得两地肿瘤科中心医疗团队的支援。

在「共同病患管理」模式下,保诚保险的客户可率先透过转介机制,享用HKIOC 与星院两大医疗机构的专业资源和医疗服务,以更便捷及适切的方式治疗癌症。这意味正在星院就医的客户可从中国内地转介至位于香港的HKIOC接受治疗。而在HKIOC的客户也可因应个人需要选择到星院接受治疗,整个流程由安排专科医生初步诊症、接受治疗至跟进个案,旨在为病人提供无缝的一站式肿瘤支援服务,让他们可专注于康复治疗。

星院亦可根据客户的要求,为病人在内地提供点对点的医疗运送服务。该服务以非紧急服务救护车接送病人穿梭于星院与指定的地方,如酒店及住所,让病人可享更便捷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

中山星院、保诚保险、香港综合肿瘤中心携手推进跨境医疗焦聚癌症治疗兼「免找数」
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保诚保险及香港综合肿瘤中心,携手推出「首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医疗衔接服务」。

创新服务起示范作用

服务启动礼日前在星院举行,全国政协常委,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成员高永文医生认为这次合作有重大意义。期望此模式能够运作成功,并可作为示范,引起大湾区更多医疗集团与内地的医院以此模式合作,令两地医疗融合真正发生。此外,香港创新医疗学会会长刘少怀医生也在活动中表示,这次合作有助推动健康相关的产业发展,期望此创新业务能为市民带来更多裨益。

作为全国首家粤港共建中西结合三甲医院、内地首批「港澳药械通」政策落地实施的指定医院,以及中山市「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改革先行先试」的医疗创新改革专案单位。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黄汉伟指,自2021年设立国际医疗部至今,已为8千多名香港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特别是2019年开始与HKIOC合作,在疫情期间曾处理数百名港人难以回港就医的问题,疫情后更在线上线下开展紧密的肿瘤个案多学科会诊,既服务港人,也为内地居民提供港式医疗服务。今次三方合作在内地实施「免找数」安排,是给湾区生活的港澳居民,以及内地居民的好消息,并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两地医疗融合提供示范作用。

中山星院、保诚保险、香港综合肿瘤中心携手推进跨境医疗焦聚癌症治疗兼「免找数」
高永文分享推动两地医疗融合的经验

预先批核「免找数」 安心接受治疗

HKIOC与星院在2019年达成内地与香港癌症病人的多元化诊疗合作,并在今年2月正式签订「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服务战略合作协议」,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医护交流、多学科会诊等方面的深度合作。香港综合肿瘤中心行政总裁唐嘉其指出,随着湾区融合持续发展,市民穿梭两地将变得频繁,加上肿瘤治疗技术及诊断的科技发展,预料将来病人在接受治疗期间都可如常穿梭各地享受生活。为配合病人需要,HKIOC与星院合作,帮助病人解决跨境治疗在临床上会遇到的问题,现得到保诚保险共同合作,为病人在医疗支付方面提供解决方案,将有助病人更加专注在治疗方面。他认为这次合作在大湾区内创先河,期望继续努力共同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守护更多人的健康。

保诚保险在是次合作中,成为香港市场首间推出大湾区跨境癌症治疗「免找数」服务的保险公司。保诚保险首席客务营运总监欧阳佩玲指,是次合作显示保诚保险对跨境医疗需求的支持及推动。

保诚「免找数」服务适用此次跨境癌症治疗方案,HKIOC或星院会为合资格客户进行治疗前申请医疗费用预先批核,客户可获知批核结果及预先批核金额。如成功获得批核,保诚会在完成治疗后为申请人直接向院方支付已批核之医疗费用,客户无须垫支任何费用,从而免却欠缺现金流的烦恼。保诚亦已豁免信用卡授权,让客户在申请「免找数」服务时,无须作信用卡预先授权。

中山星院、保诚保险、香港综合肿瘤中心携手推进跨境医疗焦聚癌症治疗兼「免找数」
是次创新服务吸引大批中港媒体采访。图为黄汉伟(左起)、欧阳佩玲、唐嘉其。

高永文:有助两地医疗融合

高永文一直推动两地医疗交流,期望优势互补,以提升大湾区包括香港地区的医疗服务质量。他认为在两地医疗合作领域当中,必须考虑内地的医疗改革。原因是内地医疗体制跟香港很不同,内地医疗改革源自三甲医院太过挤迫,未能发挥应有的高层次综合医院的力量,所以在社区内要有其他医疗力量作出支持。

现时有很多三甲医院也肩负发动社区提供优良医疗下沉的任务,即要将医疗力量下放社区,才可令社区有高质量医疗,解决三甲医院人满之患。当中,民营医疗是社区医疗发展其中一个动力,特别是大湾区发展令中产阶层出现,他们有相对较高的经济能力,可透过商业医保有更多使用民营医疗的选择。他一直倡议内地商业医保要加速发展,但至今内地商业医保发挥仍然有限,令市民选择民营或社区医疗时,出现「鸡与鸡蛋」的困难。原因是三甲医院采用公营医保,给予市民保障。若市场缺乏商业医保,市民到民营医院求医时,对收费「不放心」。缺乏市场,内地商业医保的保险公司就不敢大力扩展商业医保。

因此,对于星院、HKIOC及保诚保险合作推出服务,高永文认为是非常重要一步,是两地医疗融合其中一个非常有实效及有良好示范作用。他更欣赏是此服务可供市民选择在香港或内地接受服务。两地专家团队一起合作,在决定方案后,可按照香港适用的循证医学,因应病人最新的医疗报告,选择治疗方法及药物。有方案后,病人决定在什么地方接受治疗。是双方补充,专重病人选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