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近年迅速发展,应用涵盖至物流配送、观光旅游、空中交通、医疗救援、城市管理等多元化场景,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未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凭借完善的交通网络、强大的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加上中港两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配合城市空中交通和无人机配送等应用场景的需求持续上升,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低空经济一般是指利用无人机或有人驾驶飞行器,在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开展的经济活动。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其中,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正居于领先地位,2024年低空经济年产值超过900亿元,形成全球领先优势。

今年全国市场将达1.5万亿元
深圳市发改委制定「深圳市低空基础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2026年) 」,明确提出全面兴建全球低空经济总部研发中心、高端智造中心、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一站式解决方案供给中心。计划到2026年底,建成「1+5+4 」(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转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及2个特色产业园区;建成低空起降点1,200个以上,开通载人、载货飞行等各类低空商业航线1,000条以上;建成全球首个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低空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等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全覆盖。
推进航线与配送
目前,深圳已有不少低空经济场景常态化营运,例如美团无人机自2021年至今已累计完成超过60万单的外卖配送任务,平均订单配送时长约为15分钟。深圳福田口岸的无人机航线落地后,亦有不少港人在往返港深时使用无人机落单「买奶茶」。
还有跨越珠海、中山、广州三市,历时约55分钟的「珠海唐家港—广州黄埔穗港码头」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以及深圳北站枢纽「空铁联运」,实现1小时内抵达粤港澳大湾区90%以上地区等项目。
此外,名为「盛世龙」的「空中的士」(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预计2026年开启深圳至珠海航线的载人飞行,进一步提升低空交通的便捷性。


各区积极开拓
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70%,拥有1,900多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现正全力打造「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
在各区积极开拓低空产业发展中,南山区低空经济链上企业超过500家,产值规模超500亿元,已开通载人观光、即时配送、城市治理、医疗救援等典型应用场景。同时亦积极打造「两区一廊」,即深圳湾低空经济融合创新先导区、前海-蛇口低空经济先导区、大沙河城市空中交通创新走廊,加速空间布局。
龙岗区则以「场景驱动、智慧高效」为核心,建构「基建+平台+基地+标准」四合一产业生态,持续以物流配送、医疗急救、商圈服务等需求为导向,布局多功能低空起降点。区内设有华南地区首个无人机专业测试场地,亦聚焦低空基础建设与服务保障标准制定。开通34条载人运输的直升机航线,更携手高德地图打造「空中高德」生态。
至于香港方面,有约100家从事小型无人机业务的企业,主要涉及空中摄影和测量。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包括推行「监管沙盒」试点项目,涵盖紧急救援及运送外卖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亦积极推进法例修订工作,包括开放载人飞行器试验的合法空间等。
广东省在10月24日推出的《广东省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更提出16项支持举措,涵盖低空安全、研发、适航审定、基础建设、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为广东打造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市场认为,低空经济产业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转型和升级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随着低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将有助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及城市治理效率,并为经济增长带来新机遇。
资金资助奖励业界单一资助项目最高可获3千万元
《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在2023年12月8日实施,围绕「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四大方面提出二十项措施。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就此于今年10月9日起施行《实施细则》,针对4个资助项目,细化资助对象、条件及标准。
(一)载人eVTOL航空器及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取证
向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eVTOL航空器、无人驾驶航空器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在深圳市经营的企业提供资助。其载人eVTOL航空器一次性奖励1,500万元(人民币,下同),中型及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分别可获得一次性奖励300万元及500万元,每家企业每年获得奖励合计不超过3,000万元,同一型号仅奖励一次。
(二)做大低空物流市场规模
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每条新开航线年度飞行架次达到5,000架次以上的,一次性奖励20万元;首年企业年度总飞行架次达到2万架次奖励40万元,之后每增加2万架次奖励40万元。
大、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每条新开航线年度飞行架次达到1,000架次以上的,一次性奖励35万元;首年企业年度总飞行架次达到2万架次奖励80万元,之后每增加2万架次奖励80万元。
每家企业每年获得的新开航线奖励与总飞行架次奖励总和不超过2,000万元。
(三)开通通航短程运输航线资助项目
境内航线:每条航线年度执行不少于100架次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首年企业年度总飞行架次达到100架次奖励30万元,之后每增加100架次奖励30万元。
深港跨境航线:每条航线一次性奖励100万元;每年企业年度总飞行架次达到100架次奖励50万元,之后每增加100架次奖励50万元。
每家企业每年获得的航线奖励与总飞行架次奖励总和不超过600万元。
(四)打造高端创新载体资助项目
资助深圳市建置低空经济领域创新研究机构的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深圳落地获国家民航主管部门认定授牌的民航重点实验室,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