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他留下智者仁者勇者的榜样,慈爱宽容,嘉惠后学,造福崇基,不遗余力。他这一生无负于崇基教育,崇基精神已给他发扬得淋漓尽致。人生拱桥,容拱兴博士已跨过,无憾地登上彼岸了。」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前辅导长容拱兴博士二○二四年十二月二日辞世,享年八十八岁。作者细述其人其贡献,深情悼念。

一泓水色,拱桥悄立,满园翠色,落羽杉、池杉、水松红叶缤纷,还有佛教圣树「无忧树」(Saraca dives)橘花盛放,崇基学院未圆湖(Lake Ad Excellentiam)之天光云影,远客为之惊艳,归人为之徘徊。
在中文大学所有院校中,崇基最接近大学火车站,游人甫步下车站,左右顾盼,呀,一望空阔,波光潋灧,草木葱茏。入目第一印象至为重要,这眼前美丽一瞬,犹如中大赠予来客的卡片,口碑由是树立。未圆湖秀逸出尘,却位居要津,由是担当了文化形象之大任。步入环绕未圆湖的哲径,石块上涟漪里芳草间,处处都透出恬静闲适,而学府深邃气韵隐隐然已在其中。
未圆湖之胜景
未圆湖已是风致怡人的名湖了,其前世今生是一个故事。湖的前身是水田,后来改建为荷花池,但池塘淤塞,完全没有荷花影踪,池边围栏更上了锁,那名不副实的感觉令人无可奈何。我快要毕业时,狮子亭落成,尽管池塘里柱红瓦绿有亭翼然,可是周围的景观依然无法动人雅兴。直到一九九六年「改善荷花池计划」开展,面积挺大淤塞严重野草芜杂的荷花池,仅以短短一年多时间、以少于二百万港元工程费,魔幻似的变身为今日的未圆湖。说是魔幻其实是寸寸经营步步踏实,九六年正是容拱兴博士六秩荣休之年,数十年来他一以贯之尽心倾力于崇基,退休之闲成为转捩点,缜密的计划得到校董会熊翰章主席及李沛良院长支持后,他立刻领军施工推动工程。工程包括清理污水淤泥、导清溪引活水,明镜圆湖,清澈可鉴,湖心定时喷水,水柱迸出如梦的飞花;建环湖小径、九曲桥、拱桥,欢迎四方人士亲来领略一步一景的湖光;又打造荷花池,如今荷叶田田芙蕖出水,名实相副了;还把名湖开放给公众,修筑多条通往池旁路的阶梯,以鼓励游湖赏览。泥塘一亩,从荷花池之多年荒废而未圆湖之一方胜景,其谁之功?没有容博士之勇于承担巧于策划勤于修治,就不会有未圆湖。
敏锐前瞻的思考厚载仁爱的人文素养
容博士长于澳门,一九五五年入读崇基,主修化学,副修生物学,校园的人际关怀与人生哲学课程对他启迪良多,乃发展为高远的志愿无私的胸襟,尤其是回馈母校的心愿。他毕业后赴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修读理学硕士,研究单细胞有机体中间代谢途径,再修读哲学博士,转而致力于植物生理学,研究燕麦灵除莠作用的机理。然后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收割期后的生理学。一九六九年容博士实现了回崇基任教的初心,获聘为中大生物系讲师,同时获委为崇基学院生物系系主任。一九七四年赢得英联邦教学人员研究奖金,赴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担任访问科学家,从事细胞壁再生研究。后来他促成哈佛大学著名植物学家胡秀英教授重临中大,且在崇基任职。他与胡教授合力就实景推广植物学知识,每周举办环绕未圆湖之行,向参加者介绍校内的植物生态。
多年前他主理膳食组就提倡用者自行清理残杯剩碟,好解决膳堂挤逼。他办语文桌晚会、海外语文学习团及成立全校首个国际演讲会,已成为全大学语文学习活动典范。他督导校舍发展,为走读生设立专用舍堂,且在每一间宿舍房间安装最先进的电脑连线设备,水银泻地式的关心,切实到位的执行,使崇基宿舍又成为典范。他把空置的兰苑改造为欧陆式茶座,校园里再添了聚缘之所。他的学历、经验、视野、魄力、热诚,完全融化在崇基教育和校园山水,他参与的工作,莫不流露出敏锐前瞻的思考,莫不厚载仁爱的人文素养。
建树不矜不伐
我之所以能够认识容博士,在于崇基五十周年校庆之时以拙作向崇基致意。容博士看了,便邀请我回崇基主讲语文桌晚会,语文桌由他一手创立。他事必躬亲,每次都列席观察,当时主持人是已去世的康宝文博士。一晃眼原来是二十二年前的事了。后来语文桌由陈雄根教授及黄念欣教授主持,最近一次在疫情中,要用Zoom广播,容博士指定题目叫我谈粤剧,我便以「江山悲灾劫─从《帝女花》分析唐涤生的家国情怀」为题。二十二年间容博士多次赐饭,最饶意义就是由他带领我游湖。湖中一草一石一瓦一木,俯拾都是动人经历,由他娓娓道来,格外难忘。湖畔有老榕树,根须缕缕垂下,「这榕树的气根本来很快就落地了,落地又可长出一株榕树,唉,等了几十年竟然意外折断了!」惋惜的神情,历历犹在眼前。湖中有茶花园、竹林、桃花、樟树、紫薇、睡莲、黄花风铃木、串钱柳、垂柳、落羽杉、水松、白千层、蒲葵、软枝黄蝉、勒杜鹃、杜鹃、枫树等多种花木;湖中饲养大量锦鲤,景致静中有动。植物学是他本业,园中布局看似浑然天成不着痕迹,其实匠心独运。他不但捐出植物,还把自己担任园艺及文康管理课程主任的酬金捐出,务求把未圆湖修筑得尽善尽美,池中那道拱桥正是其中一项捐赠,游人当感念这位垦荒的推手。六艺之传授、嘉树佳木之栽种,是他一生志业,所以从崇基从中大出发,再推广至社区。他除了每年担任香港花卉展览评审外,更开创且持续为公务员主讲园艺及康乐文化管理课程,处处耕耘席不暇暖,种种建树不矜不伐。
数年前他跟我提起曾因心脏衰弱入住医院,日前惊闻噩耗,虽然已享八十八岁高寿,但人间难得如斯完美的样品,又怎舍得他遽逝呢?他留下智者仁者勇者的榜样,慈爱宽容,嘉惠后学,造福崇基,不遗余力。他这一生无负于崇基教育,崇基精神已给他发扬得淋漓尽致。人生拱桥,容拱兴博士已跨过,无憾地登上彼岸了。我这无甚贡献的崇基人,只能在拱桥另端垂泪,双手敬呈悼文。
(作者为香港作家,曾任中大图书馆「九十风华帝女花——任白珍藏展」策展人。)

《如何阅读中国诗歌》「唐诗之意境」粤语版
●浚哲
岭南大学环球中国文化高等研究院将在一月二十九日(大年初一)推出全新节目《如何阅读中国诗歌》「唐诗之意境」粤语版,这一节目由著名学者蔡宗齐教授主持,旨在推广中国古典诗歌文化,为粤语地区的观众带来亲切且富有文化内涵的视听盛宴。二○二二年,蔡宗齐教授及其团队制作的《如何阅读中国诗歌》英文播客大获成功,随后在二○二三至二○二四年间推出了普通话系列视频—「唐诗之意境」和「唐诗之音韵」,进一步深化了观众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本次粤语版节目是对前述节目的延续和拓展,通过本土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让更多粤语地区的观众感受唐诗的魅力。蔡宗齐教授及其团队在制作这一节目时,特别邀请了《明报月刊》编辑、诗人张志豪吟诵选诗,力求通过粤语这一亲切的语言桥梁,促进区域内文化共鸣和连结,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观众呈现一场声情并茂的文学盛宴。
《如何阅读中国诗歌》「唐诗之意境」粤语版,原创解读了八十首中国古典诗词,涵盖了艺术手法、诗歌情感、诗人境界等多个维度,通过融会贯通中西诗学研究方法,引入全新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深入浅出地解读古典诗歌,旨在带给观众雅致愉悦的审美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自节目播出以来,研究院官方帐号「岭南大学蔡宗齐老师」在Bilibili、YouTube、小红书、抖音等各大平台共收获二百五十五万四千六百五十四次播放(统计于二○二五年一月九日),这不仅反映节目的质素和影响力,还彰显了观众对该节目的欣赏和喜爱,更说明了古典诗歌在现代社会中的持久魅力。冀望这一精彩节目的播出让更多人能够在新年的喜庆氛围中,借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和交流,感受中国诗歌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国古典诗歌,不仅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国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更能为广大中华儿女带来更多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力量。
(欢迎浏览:https://www.youtube.com/@aigcsln)
(图片由岭南大学环球中国文化高等研究院提供,作者为该院研究员。)

【学苑春秋‧师说师文】■ 梦

梦即贪嗔痴
●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林嘉颖老师
现代人滑手机其实是在滑自由,希望在虚拟时空暂时抽离现实社会角色,于生活的压迫中稍稍缓一缓气。
早几天滑自由的时候,偶尔滑到一部华语电影的宣传片段。电影主要讲述一名远嫁的全职母亲,在毕业多年后,希望回家乡参与同学聚会。可是,母亲的角色却让她一次又一次为家庭妥协,一再放下自己梦中所愿。然而,在长期的让步中,母亲终于爆发,决定离家十天去找回昔日友人,重拾自我。
电影情节是否似曾相识?因为电影人物的挣扎绝非孤立的,而是很多人在追逐内心渴求时所遇到的境况,总是需要面对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选择。凡有愿想便易生贪、嗔、痴,只因选择不易,求全更难。但若换另一个角度看,我们难以抉择,只因二者皆为所愿:一个让自己有机会在喜爱的领域中发光发亮,刺目耀眼;另一个则让自己与重视的人共享时光,平实顺遂。如我们能重新定义选择的内涵,或能在追梦的过程中减轻内心焦虑—我们只是选择了当下最适切的。无论我们选择什么,这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应且行且珍惜;若决定后总是意难平,对最终选择百般挑剔,变得嗔恨偏执,那便是人性的贪念痴迷作崇,得陇望蜀,既要又要,自寻苦恼罢了。
同时追逐两个梦并不容易,那么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我们可以分阶段追梦?日本五十八岁跳舞大叔内海透(Utsumi Toru),自二○一八年开始在公余时间学习街舞,并于二○二三年开始经营自己的社交频道,坚持每天更新自己的Lock Dance片段,赢得极大人气,其中不少粉丝都是年轻人。跳舞大叔积极的人生态度,无疑告诉我们,适度的痴迷能转化为对梦想的热情与投入;而追求自我与社会角色并不矛盾,提醒我们无论是社会上的谁,都可以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现在开始永远不会太晚,因为今天是我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IG@tohru_dance)

梦想
●香港都会大学潘金英老师
梦想是沉淀在心中的一粒小小种子,随着自己的成长,梦想的萌芽也钻出心头,在岁月的浇灌下成长,开花,结果!
梦想是一只沉默的蛹,身上包裹着坚实的躯壳,蛰伏在阴凉的角落里,浑身懈怠的躺在那里似乎没有任何「睇头」,但谁知道长大会有一百八十度变身?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谁能预测蝴蝶的前身,竟是只不起眼的睡蛹?一如谁知道井底蛙的前身,是只逗号般小的蝌蚪?世界许多逗趣奇妙的事,蛹变蝶,在花间穿梭飞舞时,优美婀娜的姿态,时时浮现我脑海,多令人感动!
恍惚间,我想起了童年;小时候,我和其他女孩一样,喜欢布娃娃、小动物、童话故事,喜欢诗歌,和一切新奇趣怪的事……难忘丑小鸭瑟缩在芦苇草丛仰天望天鹅,它羡慕美丽的天鹅,渴望飞翔,目光一直朝望蓝天,直到它长大了,才知道,自己也是天鹅!
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梦想,要相信自己。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本书,那么梦想就是书的扉页;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盏灯,那么梦想就是那缕暖入心田的光芒。
昔日我是个喜欢追梦的女孩,我喜欢写作,喜欢讲故事,我梦想自己长大后成为作家,向孩子们讲故事,感觉真美好开心!
已经长大的我,是个心中充满真善美爱,有活力的女子,我觉得自己可以先做教师,然后再做作家,但愿教育工作有助我撷取灵感,写到可爱而美丽的童话和诗啊!
梦并非飘渺,只要每个人心中有梦,生活就更充实、更幸福、更有价值和意义。只要自己肯为了这个梦去努力加油,必有一天可实现,坚定要让这个梦更完美,就要拥有自信的微笑,持恒去追求。
岁月不饶人,我现今已年老,所有人都会变老,我想回到少女年代,人可以返老还童就好了。我心想,心不老的话,梦就继续追,成为自己向前的动力!我要使出浑身解数,无言的艰苦抗衡,埋藏内心的痛苦;我不向命运低头,誓要用意志承受一切艰险困乏,我要为梦想踏上征途;我知道,只要爱拼、尽力,只要心中常有理想信念,拥有梦想,并且能尽己所能去努力,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世人的肯定,那么,梦想必会变成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