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广州自千年前海上丝网之路的起点,到46年的改革开放建设之路,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广州黄埔在今天无论是「三城一岛」的规划布局、「2+3 」战略科创平台、以至八大制造产业,广州黄埔一直坚持制造业当家,从「制造大区」迈向「智造强区」,构建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堡垒」。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广州在千年前已是贸易繁盛之地,根据《新唐书‧地理志》,唐代的「广州过海夷道」全长14,000公里,连接南海、马六甲海峡及印度洋等地,成为8、9世纪最长的远洋航线。为祈愿海上安全,当地还建有南海神庙,至今更是中国四大海神庙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海神庙,坐落于千年古港扶胥港旁。


40年奋进开拓
百多年前,从黄埔掀起的革命怒潮席卷全国,孙中山在此创办黄埔军校亦已历百周年。经历时代洗礼,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2月28日奠基,从9.6平方公里的滩涂蕉林上起步,至今成为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 GDP从1992年突破10亿元(人民币,下同)、1998年破100亿元、2008年突破1,000亿元,至今已甚至超越了4,000亿元,还在不断奋进。
推进新质生产力
「三城一岛」是广州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分别是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海丝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的产业空间布局。黄埔作为先进制造业高地,工业实力最强区、创新强度最高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及新质生产力。
现时区内已形成八大产业集群,当中包括有汽车制造、新型显示、绿色能源、新型材料、美妆大健康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500亿级产业集群,向「万亿制造」目标迈进。
「2+3 」战略科创平台集群
要推动产业发展,科研设施相关配套至关重要。广州具备2个国家级平台及3项大科学装置,包括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飞行起降动力学大装置、慧眼大设施工程预研项目,助力产业发展。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10月24日到来视察时,提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一重要论断。黄埔有超10万家民营中小企业,「聚沙成塔」成为了强大的产业实力,贡献了三个「80% 」,包括80%以上的规模上工业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以及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中小企业。至今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累计上市企业88家,实力强劲,产品创造硕果累累,包括3D打印、新能源换电站、低空平面幕墙清洗机器人、生物医药等相关产品。

宜居宜业宜游
为助力企业及投资者,黄埔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通过「审批大提速、效率大提升」的行动,成为利用外资、营商环境评价全国经开区第一,获得企业幸福感最强区,并获得联合国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殊荣。通过城市更新整合资源,最终打造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区,展现「绿美黄埔」的理想愿景。
八大制造产业突出
汽车制造:目前全区已形成传统汽车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双轮驱动,并行发展的良好态势。汽车制造业正加速转型升级,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主攻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整机控制三大平台及「三电」核心系统等关键领域,聚集了小鹏汽车、文远知行、百度阿波罗等行业龙头项目。

新型显示:有全球领先的电视机板卡供应商视源股份、TCL华星、乐金显示等产品生产研发。

绿色能源:当地正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储能、氢能、光伏、智能电网等领域持续发展,现在已形成一批具较强竞争力的绿色能源产业集群。

新型材料:各类优势企业协同发展,涵盖自主研发印刷及柔性显示材料、航空轮胎、芯片化学材料、先进材料与元器件、纳米材料等。

美妆大健康:产业不断扩大规模,国际知名美妆品牌汇聚,国内外知名食品生产企业品牌超过270个,具市场竞争优势。

高端装备:涵盖海陆空应用,包括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等,展馆还展示了撑靴式硬岩掘进机模型。

生物医药:已经形成了「研发在生物岛、中试在科学城、制造在知识城」的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全区聚集生物医药企业超过4,000家。五大细分链条包括生物制药、化学药、中成药、医疗器械、医学检测等层面。

集成电路:短短数年构建大湾区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基本形成「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零部件、终端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