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资料显示,7月深圳一手住宅网签2,616套,环比下滑10.6%;二手住宅过户4,573套,环比增长9.6%,过户套数创近39个月新高。从录得量看,7月深圳二手房录得5,381套,为近42个月最高。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郑叔伦
7月深圳政策面平静,跟房地产有关的是新房需要项目封顶后才能放款,进一步加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开发商暴雷风险加大。虽然跟客户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不利于客户买新房,信心有点回落。另外,7月银行降息,反映到市场有个过程,不会说利率降低市场马上就会有变化,要累积到某个点才会从量变到质变。
7月利好因素是降息,利空是封顶后放款。这两个因素对买房的影响不是特别直接,总体需求释放力度有限。对新房来说,现在总体销售情况不太理想。但一些优质房源,即核心地段、品质好的项目,还是很受欢迎。例如6月底中海超总项目;7月中旬海德园,是今年第一个日光的项目;还有月底宝安中心的阅臻府,卖的也很好,特别是最大的户型,最贵的单位,反而基本都卖光了。
市场两极分化
很明显感觉到,现在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高档的、优质的房源,还是很受追捧。另一方面刚需市场,价格很便宜,表现也不错。反而中间层客户观望情绪最为严重,没有中间力量的支持,整个市场形成不了闭环。现在经济形势不佳,受影响最大的也是中产阶级,市场中间层有点不给力,拖了后腿,房地产链条没法形成良性回圈。中间断层,也造成了市场一二手成交量的反差。
买新房,某种程度上投资的成分大过自住。由于是期房,从购买到使用最少要一年以上。现在存量房比新房要好,从刚需层面来说马上就可以用,而新房有交付风险,存量房眼见为实。所以要居住成熟,一般是买存量房。新房一般是买未来,买规划。现在存量房愈来愈受市场欢迎,导致新房销售压力更大。
预估未来市场将逆转
香港境外财富增长比较快,去年已经来到世界第二。趋势不变的话,最快今年就会到世界第一。同时,很多香港家族办公室、境外资金,通过前海等管道回到内地寻找投资机会。最近我们接触到一些大宗交易或者豪宅客户,发现有些资金是在香港汇进内地。如果资金回流,外资增加,加上内地政府放水,对资产价格也会形成支撑。此外,降利率是趋势,美国可能在9月减息,中美息差会令到中国也有减息空间。如果美国减息,中国就更加有条件减息。
未来整个市场会发生逆转,大环境趋势将会是资金增加,利率降低。对于房地产市场绝对是利好,买房首付愈来愈低,供楼压力愈来愈小,借钱比较容易,也更加划算。因此,在可见的未来,应该是上车最容易的时期,加上房价已经调整到合理水准,房价见底回稳是市场共识,综合考虑,确实是入市买房的很好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