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2日晚,《咏春》香港特别版压轴亮相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当晚在香港文化中心现场,近1700位观众兴致高昂、情绪高涨。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香港康文署署理署长/副署长(文化)谭美儿指,已「第三次观看《咏春》了……香港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感情深厚。所以在看到凝聚了『双非遗』的《咏春》时会产生强烈的共感。」
她同时表示,传统与现代碰撞最能激发活力。她认为舞台剧《咏春》就是传统与现代交汇、融合、创新的文艺典范。
不同于香港影视作品,深圳把咏春拳搬上了舞台,用舞台剧的形式呈现,这让香港精英会副主席高松杰感受到深港两地共创文艺作品的更多可能。 「本次香港特别版加入香港管弦乐团的现场演奏,珠联璧合,是为一绝。」
当日演出也吸引不少外国人到场,在香港居住了40年的英国人大卫诺曼在太太的推荐下第一次观看《咏春》。他说,编舞、音乐都非常惊艳。
香港演艺学院校长蔡敏志首次观看《咏春》,「1月在我们学院演出时,我在外地,错过了。这次看了,果然名不虚传,方方面面都很好。」相较于演出,她更重视透过《咏春》,深港两地的「共创共演」,因为深圳不乏文化场馆,香港不乏演艺人才、团体,未来合作潜力无限,希望《咏春》香港特别版是一个「开始」。

深港携手「造艺」
《咏春》是诠释岭南文脉,呈现深圳文艺气派的精品舞台剧。事实上,《咏春》的故事线与香港息息相关。 叶问、咏春、功夫……勤奋拼搏、开拓进取、自强不息……这些都是鲜明的「香港元素」。同时,还有香港幕后团队及艺术家倾情加入与深圳的艺术家们携手合作。其中,香港指挥家冯嘉兴执棒香港乐团普罗管弦乐团(The Symphonic Pops),将《咏春》「录音版」升级为「现场演奏版」。 乐池里与舞台上,现场音乐与「舞武融合」交相辉映,气场拉满,带来了极致的艺术观感体验。
从2024年1月《咏春》首次赴港演出,到如今与香港「共创共演」,《咏春》香港特别版向香港观众再次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姿,加深两地同胞情感交流、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