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文化:「在香港读金庸」分享会暨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致敬金庸文学与大侠精神

分享

「在香港读金庸」分享会暨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仪式于日前(11月3日)举行。活动由香港嘉兴同乡会、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香港海宁同乡会、海宁市袁花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向武侠文学泰斗金庸( 查良镛)致敬,弘扬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深化香港与内地文化、青年等领域的互动交流。

当日来自香港各界、浙江同乡、文化机构、青年团体及金庸家属代表等百余人齐聚一堂,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湾区文化:「在香港读金庸」分享会暨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致敬金庸文学与大侠精神
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启动仪式现场,主礼嘉宾一同启动首映。
湾区文化:「在香港读金庸」分享会暨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致敬金庸文学与大侠精神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伍志和(右一),在海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中权(左一)陪同下,参观金庸武侠内容剪纸作品。

影响跨越中港推动文化传承

海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中权在致辞中回顾了金庸作为海宁名门之后,与同族爱国人士查济民共同心系家国、支持香港回归的事迹,并强调金庸作品深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其侠义精神跨越时空,是连接全球华人的文化纽带。他并邀请各界朋友亲临浙江嘉兴海宁,感受金庸故里的江南韵味与钱塘潮涌的壮阔。

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助理署长伍志和致辞时表示,金庸的武侠作品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全球青年了解中华历史文化的窗口。海宁作为金庸故乡致力于弘扬「侠之大者」精神,成为联系香港与内地文化的重要纽带。香港作为金庸第二故乡,政府亦积极推广金庸文化,并于2017年在香港文化博物馆设立金庸馆,至今已吸引300万人次参观。去年举办的「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雕塑展亦获广泛好评。今年9月,金庸馆完成升级,新增照片及书画,丰富观展体验。他认为,纪录片首发会,不仅是对金庸作品致敬,更是进一步推动金庸作品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湾区文化:「在香港读金庸」分享会暨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致敬金庸文学与大侠精神
《大侠金庸》纪录片将金庸从乱世求学,到后来写书办报,为家国尽心的历程和情感描述出来。
湾区文化:「在香港读金庸」分享会暨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致敬金庸文学与大侠精神
金庸的儿子查传倜特别与会
湾区文化:「在香港读金庸」分享会暨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致敬金庸文学与大侠精神
湾区文化:「在香港读金庸」分享会暨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致敬金庸文学与大侠精神
两位文学博士在读生,答中题目获赠金庸画像。

首映与沙龙对话

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启动仪式,在现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举行。 《大侠金庸》纪录片是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和海宁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今年6月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总导演段欣率主创团队在现场分享了历时三年、行程万里的创作历程。片中童年及中年金庸的扮演者王一恩、李泽峰也讲述了参与拍摄的深刻体会,展现了金庸传奇人生与精神世界的多个侧面。

活动还设有「侠论江湖」沙龙对话环节, 分「家——有一种乡愁叫金庸」与「国——金庸江湖的精神世界」两大专题。罗海雷、沉西城、黄海波、杨兴安、李以建、邱健恩、曹众、沈慧林、黄观敏、戚苗苗等文化学者、业界代表及青年领袖,从金庸的文学原乡、家国情怀、作品影响力及对当代青年的启示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对谈。现场思想碰撞,气氛热烈。期间穿插的「江湖百晓生」趣味竞答,更增添了活动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仪式上,海宁市还向香港文化传媒等机构赠送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宁皮影、剪纸、皮贴画、甲胄等非遗作品,寓意文化传承与友谊长存。主办单位和与会人士认为,本次活动不仅是对金庸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其文学成就的传承与弘扬。通过读金庸、论江湖,两地嘉宾共同展望了在文化交流、青年互动等领域更广阔的合作前景,携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湾区文化:「在香港读金庸」分享会暨纪录片《大侠金庸》香港首发致敬金庸文学与大侠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剪纸系列选,图为《天龙八部》。